桂意華 王興祥


[摘要] 目的 探討病友支持團隊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方法 將2011年3月~2014年3月間收治的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住院號的奇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6例。對照組給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教育常識和飲食運動指導。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由呼吸??谱o理人員組織的“病友支持團隊”支持教育。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后6個月的依從性、自我效能和療效。 結果 6個月后,觀察組的依從性、自我效能和療效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病友支持團隊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治療療效,增加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友支持團隊;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08-012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wardmate support team on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Methods A total of 112 patients with COPD enrolled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4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6 cases) according to their admission number.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guidance of health education, diet and exercise,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upport education from“wardmate support team” based on routine guidance. The compliance, self-efficacy and therapy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os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six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for six months, the compliance, self-efficacy and therapy effec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Wardmate support tea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ompliance, self-efficacy and therapy effects of patients with COPD.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ardmate support team; Compliance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包括氣道慢性炎癥導致的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1]。在急性炎癥、寒冷等刺激下,可能出現急性發作,嚴重時可能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危及患者生命,因此COPD也是導致高致殘率和死亡率的常見病之一[2]。及時有效的治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預后的關鍵[3]。正確的護理干預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但是正確生活方式的養成則需要較長時間的實踐和規范。因此我們探討一種全新的護理干預模式,不再是單純的醫護人員講授健康教育內容,而是在專業醫務人員干預下的病友支持團隊模式,在積極的實踐過程中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自我效能,從而強化治療的效果[4]。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1年3月~2014年3月間收治的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住院號的奇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6例。其中對照組男33例,女23例,年齡56~77歲,平均(62.4±5.8)歲;觀察組男31例,女25例,年齡53~78歲,平均(64.1±5.3)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組成、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疾病的診斷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中的標準[5];②年齡18~80歲,排除如肺結核、肺癌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排除意識障礙或有精神類疾病史,排除慢性器官及系統功能障礙;③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模式,在患者住院期間由責任護士負責宣教,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病友支持團隊的模式,具體如下:
1.3.1招募成員 選擇2名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護理經驗的專業護理人員和幾名有熱情、具備一定經驗和常識的老COPD患者擔當志愿者。
1.3.2初始培訓和健康教育 培訓最開始的一個月內由專科護士對招募的隊員進行“COPD患者的運動與飲食”、“COPD治療的藥物及方法”、“堅持氧療的重要性”、“藥物治療的注意事項”等系列COPD自我護理與保健的知識講座及交流技巧培訓,解釋COPD發生的機制和臨床表現、目前治療的方法和目的、常用藥物的使用方法和不良反應、COPD患者日常生活和保健等,除此之外還對講授的內容進行復習和考察。
1.3.3后期開展多種形式的“病友支持團隊”活動 定期組織新老病友聚會,相互交流經驗,強化自我效能,典型成功案例的講述能夠極大地堅定患者的信心;組織多種形式的聯歡活動,包括定期總結自己的狀況,交流心得等,不僅鼓勵成績較理想的病友,而且激勵尚不理想的病友。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患者建立多種形式的興趣愛好,不但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從而能使患者從患病的陰影中轉移注意力,使得患者堅定抗擊疾病的信心。組織新老病友自愿結對,家住距離比較近的病友常常自發聚在一起,聊天鍛煉,不但能夠舒緩心理壓力,也能夠互相督促。
1.3.4總結反饋 由志愿者記錄病友組織的活動并定期進行不同主題的調查問卷,根據結果總結出一段時間內病友最亟需解決和關心的問題,根據反饋制定相關計劃,及時調整方案,以便使活動更加有效和充實。
1.4評價指標
①依從性:使用自制依從性調查問卷,包括患者遵醫囑服藥、鍛煉、養成正常生活習慣、定期隨訪等方面,包括20題,滿分100分,80分以上為依從性良好;②COPD自我效能量表(COPD self-efficacy scale,CSES)[6]: 該量表用于評價COPD患者在不同情境下避免或應付發生呼吸困難的自我效能,該量表涵蓋呼吸困難癥狀管理、情緒應對、體力活動、環境/天氣和安全行為5個方面,得分與患者的自我效能呈正相關,自我效能=各維度的實際得分/維度可能的最高分值×100%,其中<40%為低水平,40%~80%為中等水平,80%以上為高水平。③療效評價[7]:顯效:患者平素無咳嗽、咯痰癥狀,胸悶、憋喘癥狀明顯減輕,近期未發生過呼吸困難,可從事輕度的體力勞動;有效:患者偶有咳嗽、痰少,靜息狀態下無明顯胸悶憋喘,上述癥狀均較前有所好轉;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干預前后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前的依從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良好所占比例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自我效能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前自我效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自我效能各維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干預后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干預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類以明顯的氣流受限并不完全可逆,且呈進行性進展為特征的呼吸系統疾病,目前藥物治療以增強氣道通氣功能為主要目的,但是尚未發現可以使其氣流受限能夠逆轉的藥物[8]。不過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養成合理的運動飲食習慣,合理規范地使用藥物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9]。因此本研究希望通過提供合理的干預方式,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激發患者參與疾病防治的自我效能,我們采用的病友支持團隊的方式能夠調動患者參與的主動性,既往研究也證實團體活動能夠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對提高療效有確切的作用[10]。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干預前兩組患者的依從性和自我效能的各維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經過6個月的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和自我效能的各個維度較對照組有明顯的改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颊叩淖晕倚苁莻€體對自己在對該疾病控制程度上預期獲得某種結果所需付諸行為的信念[11]。研究發現,患者自我效能往往與患者的生存質量呈正相關性,也就是說自我效能愈強的患者愈能為提高生存治療、改善病情付諸實際行動[12]。因此可以說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更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疾病的防治和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中來。除此之外,研究還對干預6個月后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療效進行自我評價比較,結果發現干預6個月后患者的療效自我評價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兩者除上述護理干預外,其余治療方式一致,也就反映出病友支持團隊有增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療效的作用。
在病友支持團隊活動中我們特別注重分工合作,使每一類成員在團隊中都發揮最大的作用[13]。專業醫護人員在團隊中起著規范、支持的作用,通過自身具備的專業知識規范成員的行為,向他們傳遞正確的生活方式、健康飲食習慣、如何正確遵醫囑行為等,并且動員、組織各種活動。老病友在團隊中起到傳遞消息、帶動新病友的作用,不但將自身所學、所感跟其他人交流,而且積極主動為團隊組織活動出謀劃策,通過自身交際吸收新隊友參加,不斷使團隊更加壯大,團隊活動更加豐富多彩[14]。此外在組織這項活動中,我們還體會到應該盡可能地借助更多的社會支持力量,包括患者家屬、朋友,其他具備相應專業知識的人士等,能極大地激勵病友提升治療的依從性[15]。相信我們的病友支持團隊在大家的努力下,在今后將會收獲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 肖建,杜春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及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3(11):3191-3194.
[2] 黃仕明,李江旭,王秋梅,等.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對COPD患者疾病認知與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 重慶醫學,2013,42(10):1136-1138.
[3] 張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護理中的自我保健[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2):13.
[4] 宋淑芬,王先明,宋意,等. 病友團隊支持對乳腺癌患者心理狀態影響的研究[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32):3369-3370.
[5]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6] Wong KW,Wong FKY,Chan MF. Effects of nurse-initiated telephone follow-up on self-efficacy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5,14(2):210-222.
[7] 欒微. 頭孢吡肟對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評價[J]. 臨床肺科雜志,2013,18(9):1593-1594.
[8] 汪正光,張牧城,方向群,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氣管哮喘預后評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機械通氣患者遠期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全科醫學,2014,17(2):148-150.
[9] 李麗蓉,傅桂芬,胡瓊燕,等. PDCA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復中的應用[J]. 廣東醫學,2014,35(1):157-159.
[10] 陳鴻爾,鄭亞華,顏萍,等. 病友支持團隊在改變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中的作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13, 28(5):461-463.
[11] 王瑩,張清,劉素彥,等. 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的相關因素分析[J]. 中華護理雜志,2011, 46(2):158-161.
[12] 張忠芹,衣桂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的相關性研究[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 16(8):935-937.
[13] 鄭亞華,陳鴻爾,張天華,等. 病友支持團隊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護理管理,2014,11(9):936-938.
[14] 任愛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0):30-31.
[15] 李淑霞,伍慧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行為與社會支持、自我護理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23):16-19.
(收稿日期:20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