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潔
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齊 潔
作為高等職業院校設立較早的老牌核心專業——會計專業,面對資本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企業對于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努力建立以職業技能需求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已成為提高高職畢業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必由之路,本文從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實際出發,通過客觀分析現有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結合所在院校教學實踐,努力從實踐教學目標、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內容及實踐教學條件等方面入手,改革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方案,以期對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完善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高職;會計;職業導向;實踐教學
財政部印發的《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中強調了“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作為會計專業人才的重要輸送渠道之一——高職院校,如何培養滿足市場需要、適應會計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會計人才,是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大力推進職業能力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是實現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所在。
(一)實踐教學目標需進一步明確
實踐教學是實現高職會計專業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一環。雖然在實際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已經對努力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達成共識,但是實踐教學的培養方向依然模糊,無法有效指導實踐教學開展并達到實踐教學要求。只有明確會計職業能力要求和崗位能力標準,才能據此制定提升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實踐教學實施方案,進而全面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二)實踐教學體系需進一步完善
高職會計的實踐教學應立足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操作能力,但一直以來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主要表現在實踐項目單一、割裂,沒有根據職業能力的要求設計相應的實踐教學項目與內容,沒有根據能力發展規律實施分階段的、階梯式的實踐教學。
(三)實踐教學內容需進一步整合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大多數高職院校是將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補充,教學過程中理論課時量大,內容過多過深,而能夠體現高職會計專業教育特色的實踐技能教學課時少,內容陳舊,銜接性差,脫離社會、會計崗位需求。要根據重新確定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目標和會計相關崗位的任職要求,重新整合實踐教學內容,重構會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真正提升學生職業能力。
(四)實踐教學條件需要進一步改善
由于會計行業的特殊性,難以接納大批學生到企業財務部實習,校外實習受到限制,因而規劃設計校內實訓室就顯得尤為重要。要進一步注重會計專業實訓實習條件規劃與設計,通過創設校企結合的內外環境,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通過對國內外現有實踐教學資料的的研究整理,通過對畢業生、企業進行廣泛調研,在明確目前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作為國家首批骨干院校,江西財經學院積極探索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方案,以期為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提供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
(一)實踐教學目標的確定
實踐教學是學生從“理論—實踐—理論”的不斷循環、螺旋式上升的學習過程。經過反復探討,我院確定了由專業知識與職業能力、職業素養和社會能力三部分組成的實踐教學目標。具體地,將實踐教學目標定位為:以職業能力提升為目的,以培養學生的崗位綜合能力為主線,同時考慮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使學生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在一般會計技術應用能力、職業能力和崗位能力上達到會計相關從業者所需的水平或標準,努力培養具備較強的滿足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的實踐能力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構建“五步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
針對實踐教學體系不夠完善的問題,我院構建了“五步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會計認知實訓→專項技能實訓→分崗模擬與綜合實訓→生產性實訓基地實訓→頂崗實習”五個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從初級會計基礎的認知和操作到專項技能的培養,從單一技能的提高到綜合技能的全面提升,從處理仿真會計業務到處理真正實際會計工作,一步一步使學生掌握勝任會計崗位所需要的全部技能和綜合素養。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實踐教學體系
(三)建立“階段化”的實踐課程體系
根據實踐教學的層次化需要,我院將會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分為三個階段:初級、中級和高級階段,在不同的年級和同年級的不同階段設置相應的實踐項目和實踐內容,構建多層次、應用性教學實踐活動以提升專業核心職業能力。具體如下圖(圖1)所示:

圖1 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1.初級階段
以單項實訓為主,實踐課程主要有《會計基本技能實訓》、《初級會計實務實訓》等,使學生熟悉所從事工作的崗位要求和職業能力標準,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中級階段
以技能模擬為主,實踐課程主要有《加工制造業會計綜合實訓》、《商品流通企業會計綜合實訓》、《財稅一體化綜合實訓》等,通過在校內仿真的實訓室中進行不同能力要求、不同企業環境的實訓活動,使學生獲得各種職業技能及綜合職業能力。
3.高級階段
以社會實踐為主,逐步開展生產性實訓基地實訓和校外頂崗實習。在最后一個學期安排頂崗實踐。結合專業對所從事的崗位的要求進行訓練,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適應性。
(四)建成“三位一體”實踐能力培養教學條件
建成融校內實訓,校外實習和軟件教學為一體的實踐教學環境?!叭灰惑w”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條件保證了“五步遞進”實踐教學體系的正常開展,具體見表2。

表2 實踐體系與實踐支撐保障
1.校內建立了多功能會計實訓中心
建立包括仿真企業財務部、會計基本技能實訓室、會計手工賬實訓室、財稅一體化實訓室、ERP沙盤仿真對抗實訓室、實訓成果陳列室等不同功能的實訓室,按真實財務部配置會計崗位,實現實訓環境與工作環境一致。在此基礎上,組建了會計實訓中心,整合實訓資源,形成融教學、競賽、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為一體的財經類實踐教學基地。
2.校外成立了輻射全省面向全國的校企實習基地
通過校企共建,形成了含括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多種類型且分布在多個省市的實習基地群,同時,在江西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支持下,與江西省內的多家會計師事務所達成了派遣實習生的協議,將實習觸角伸向了綜合性的會計師事務所。
3.開發和引入了多種實訓教學軟件
自主開發了小鍵盤錄入軟件,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實時檢測。引入了用友財務軟件、金蝶財務軟件,培養學生熟練運用財務軟件的能力。引入航天信息金稅工程軟件,培養學生網上納稅申報、網上開票等稅務能力。引入ERP沙盤模擬軟件,培養學生企業資源規劃與經營能力。在軟件訓練中加深對相關業務的理解,提升職業能力。
經過不斷探索實踐,我院在實踐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條件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我院要進一步加大實踐教學的深化改革,為培養出更多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端技術技能型會計人才而努力。
[1]陳立波,李谷音,石雪梅,胡敏.高職會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2]陳兆芳.高職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三段雙軌遞進式”實踐教學模式[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0年01期.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