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嬌麗
摘 要:新課標指出:“品德與社會要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聯系起來,鼓勵教師積極地開發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而臨海就蘊藏著豐富的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地方文化資源,不僅必要,而且可行。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了開發和利用好臨海地方文化資源的嘗試:加強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推進地方文化資源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中運用的可能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臨海地方文化資源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應用的時效性;營造地方文化資源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應用的良好環境,形成良性磁場。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臨海地方文化資源;開發利用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如一沐春風,它為我們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注入新的活力,點亮新的征途,我們教師的教學觀念也在不斷地得到刷新,回歸生活的品德教學已達成共識。新課標指出:“品德與社會要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聯系起來,鼓勵教師積極地開發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本著新課標的理念,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努力拓寬教學資源,積極探尋教學改革之路,讓地方文化資源為我們的品德課堂增光添彩。
一、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推進地方文化資源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中運用的可能性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學生學習的扶持者、合作者、指導者。教師在課堂上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良好個性形成的引路人,引領著學生向著真、善、美的更深處蔓延。所以,要想把地方文化資源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之中得到更好的應用,最關鍵的是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首先需要我們教師對地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教師只有對所要涉及的教學內容了如指掌,胸有成竹,才能做到應用自如,游刃有余。比如,我在教學《我來做個小導游》這一課時,結合我們臨海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的優勢。我在課前搜集了大量與這一方面有關的資料,像江南長城、紫陽街、東湖公園、巾山塔群、桃渚戚繼光抗倭古城等等,對相關的資料反復地進行閱讀,實地進行考察,甄選了其中代表我們臨海旅游文化精髓的幾個景點,納入課堂,讓其成為我們課程資源,為我們教學目標的達成鋪路搭橋。
其次我們教師要有積極投入的熱情。外在的行動總需要內在的感召。當一切教學需要成為個體的內在需求的時候,我們的課堂就是幸福課堂,我們的教學行為也會煥發出生命的光彩。而這一種內驅力來自于教師的責任感、事業心,我們教師只有用先進的教學思想武裝自己,提高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創新的意識,才能使地方文化與小學品德與社會完美結合,從而促進課堂的有效
教學。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臨海地方文化資源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應用的時效性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所以,在教學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主體,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的理想舞臺。
在教學《家鄉特產知多少》一課時,課前我讓學生通過調查,了解到我們臨海不但風景優美,而且物產豐富。臨海蜜橘、茶葉、西蘭花、草莓、葡萄等遠近聞明,遠銷全國各地。通過查找資料,學生還了解到臨海產茶歷史悠久,明洪武初,芽茶已列為貢品,心中多了一份自豪和熱情。課堂上,學生紛紛亮出從自家帶來的家鄉特產品,有的是圖片,有的是實物,介紹起來是頭頭是道,學生心中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課后,學生自發組織鄉成立了特產小隊,如茶葉小隊、西蘭花小隊、葡萄小隊等,他們通過親身實踐,種植西蘭花、采摘葡萄、自制茶葉,學生對家鄉的各種特產做了進一步的了解,愛家鄉、贊家鄉自是不言而喻,也當一回傳承和弘揚家鄉特產文化的小達人。
三、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形成臨海地方文化資源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應用的良性磁場
把臨海地方文化資源應用于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之中,建設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園環境,既充實了校園的文化建設,增添了校園的獨特風格,又有助于臨海地方文化的傳播。
首先,學校可以從臨海地方文化中吸收營養,為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所用。例如,臨海市臺州中學是全國百所重點中學之一,朱自清先生曾經在此任教。校園文化的價值正體現于此,這也是臨海地方文化的見證,激勵著學校的辦學方向,也鼓勵著學生積極進取。而在我們巾山實驗小學,雖然沒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積淀,但是我們也通過自身的建設,創造了與臨海地方文化相適應的校園文化環境。我們創辦了“臨海新聞廣播站”“臨海文化再現欄”等特色文化陣地,在教室走廊通道上,懸掛臨海的名人畫像,在教室內設計了專門的“臨海文化”陣地,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地方文化的熏陶,在欣賞和探索臨海地方文化的過程中接受道德品質教育。
其次,我們以年級組為單位創建了各類富有我們臨海地方特色小社團,使學生的校園生活“活”起來,彰顯臨海特色。如臨海詞調小分隊、大石車燈小分隊、大田板龍小分隊、枧橋鼓小分隊等,這些小隊做到定時、定點開展活動,確保活動有指導、有場地、有內容、有成效。各小隊、各小組都要定期出版報,進行成果展示。
臨海的文化資源是品德課堂的一劑豐厚的營養品。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要有效地開發和藝術地利用臨海地方文化資源,讓品德課堂因地方文化資源的到來而更加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