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在多年的幼教實踐中,我發現區域活動是幼兒最自主、最快樂的活動,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創設區域活動才能充分挖掘其教育價值,進而滿足幼兒多方面的發展需求呢?
一、區域活動的內容設置
1.既關注整體性又考慮年齡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所以活動區內容的設置要關注整體性。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是活動區的主人,活動區域的內容應為幼兒服務,所以我們在考慮整體性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其內容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
特點。
2.既關注教育性又考慮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我們在區域活動內容設置時,不僅要關注其是否有教育性,還要考慮內容是否具有趣味性。我們要做到學習性區角和游戲性區角相結合,要充分考慮本班幼兒的興趣,只有幼兒感興趣,才會有人愿意去玩。
3.既關注普遍性又考慮差異性
區域活動的創設應從幼兒發展的普遍需求出發,考慮學前兒童發展的差異性、不均衡性等特點,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材料,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滿足兒童操作的不同興趣。
二、材料的投放要注意層次性和開放性
1.材料投放的層次性
由于幼兒之間存在著不同層次的差異,教師在各個區角投放材料時,應該通過觀察、評估每一個幼兒的發展狀況,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使材料與幼兒發展的實際水平匹配,切實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材料投放的開放性
什么是材料投放的開放性?一是指提供開放性的物質環境,即活動的空間、時間及玩具材料,對幼兒來說是開放的;二是指提供開放性的心理環境,即活動中的同伴關系、師生關系是平等的、互動的、和諧的,人際關系是開放的。
三、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
教師在布置區域活動環境時,要盡量把性質類似的活動區放在相鄰的位置,避免互相干擾。如,圖書區與科學區,要考慮方便性;美工區靠近盥洗間,考慮合理性;圖書區靠近窗戶,美工區有桌子,建構區要大一些,表演區盡量有獨立空間等。
通過對區域活動的創設與實踐,我對區域活動環境創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區域活動為實現幼兒園教育目標提供了有效途徑;區域活動能使幼兒在一種沒有壓力的環境中主動學習;能促進幼兒進行多種形式的有效學習。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進一步探索區域活動創設策略,充分發揮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使區域活動真正成為幼兒成長、發展的幸福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