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田
教學相長,教無定法。筆者耕耘教壇20余載,近來閑暇之余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了梳理, 覺得高中三年的英語教學應該有幾個方面的整體思索,明確一個總體目標,然后把教學日常教學活動置于總體目標之下, 并為總體教學目標服務,這將有利于明確方向,明確重點,著力于刀口提高效果。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值得思考:
一、教學大綱、教材和具體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的問題
學好教學大綱是一個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開宗明義之舉。在大綱指導下通覽高中三年的整套教材,掌握高中三年英語教學量與質的總體目標,并進行實現總體目標的藍圖設計;然后明白自己所執(zhí)教的某冊教材,獲得這一冊教材教學階段教學目標,并制定實現這個目標的具體步驟。在這兩個不同層次又相互關聯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設計下,再來研究當前某一具體內容的教學,認清它在這兩個不同層次的整體教學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礎上考慮它的重難點、深淺度、教學容量、語言訓練、與其他教材的聯系、教學框架、在后續(xù)學習中如何復習與加深等。對教材宏觀與微觀的研究工作是連續(xù)的,否則,在教授某一內容時會出現新舊知識沒有糅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零售散裝”,甚至內容不當;或者在教學上著力不夠,潑墨不濃,深淺不妥。所以在領受教學任務時,應該索取三個本本——教學大綱、三個年級的整套教材和各冊的教學參考書;做到“三通”——通讀大綱、通曉全套教材、通覽自己所教的各冊教材。
二、對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發(fā)展智力提出整體要求的問題
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汲取知識、培養(yǎng)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發(fā)展學習和運用英語方面的智力,三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首先,教師要明了三年內高中英語的知識網絡結構,明確培養(yǎng)什么樣的能力和智力。其次,在平日教學中要把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開拓智力三者熔于一爐。第一步讓學生正確有效地學習知識,使能力成為有本之木;接著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知識進行口頭交際,并使它在后續(xù)學習中成為工具,去格物致知,掌握新知識,使知識轉化為能力,以此發(fā)展學生的智力。為此,教師上課應有呈現、理解、牢固、復用、活用等教學流程,筆者稱之為“先死后活、死去活來”。同時正確處理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與考試的關系。但有時候由于功利思想的原因(過分看重常規(guī)考試),在教學中往往缺少活用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時候甚至連復用的程序也刪掉。這當然不利于培養(yǎng)能力與發(fā)展智力。L.G 亞歷山大告誡我們:“如果教師一使自己的班級通過考試為唯一目的,他永遠教不好語言。永遠把考試看作是第二位的,是學生闊步前進中必然取得的副產品,而不能把考試當成最終目的?!?/p>
三、對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方法進行整體考慮的問題
教學內容的深淺和教學容量的大小要受到學生水準的制約,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允許有學生經過努力達到的高度,但不可超越學生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極限,不可超出學生智力發(fā)展的最近區(qū)域。倘若我們把教學比作培養(yǎng)摘桃子的人,那么教學方法就是根據兩者之間的距離,不斷調節(jié)的活動梯子。應當根據教學內容的深淺和容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選擇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上梯子而且能夠摘到桃子。教學方法還應該受到學生的趣味性和安全感的檢驗。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方法都不是定向的東西,必須時時保持三者之間的和諧,要一并考慮。不能以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去教一班又一班的學生。一種教學方法一旦成為一成不變的東西,就會失去生命力。而且英語教學在教學思想、人才觀、質量關等方面都已發(fā)生了變化,學生的整體情況更是一班一個樣。這就要求我們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學無止境,教亦無涯,需要我們去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四、對課文進行整體教學,以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
對課文進行整體教學是時勢使然,它符合系統論中的整體原理。課文整體教學就是對課文所表達的內容先是整體感知,后部分探究,再整體理解;不僅要求掌握課文中單個的信息、觀念和情景,而且要掌握它們相互關聯的方式和由它們所組成的整體印象,從中發(fā)展學生領悟整體印象的能力。學生的學習實踐表明,剛接觸到一篇新課文,首先引起學生興趣的不是課文中的單詞,而是它的內容。課文整體教學,就是從學生的這個心理出發(fā),把單詞、翻譯、句式講解置于部分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去進行,依靠對課文內容的新鮮感,使學生對單詞學習、句式結構、句子翻譯等始終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減輕死記硬背單詞的心理負擔,也避免只見句子不見課文的弊端。那種蠶食式地逐詞逐句地進行講解、翻譯、理解、套用會把完整意義的課文講得支離破碎,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方法只能發(fā)展學生的局部學習的能力。課文整體教學,要求在語言學習中不僅掌握個別的詞、短語和句式結構,而且要在整體上感知通篇文章“講些什么”、弄懂“怎樣寫”,把握各類文體的一般寫作順序,弄清文章條理、結構脈絡,體會文章的用語。通過對課文內容、詞語、句式結構,寫作思路四個方面的整體學習,使學生在口筆頭表述中所進行的英語思維有了多方面的依靠,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英語表達的流暢性。所以,課文整體教學的中心是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
五、對課內外英語學習要做整體安排
對英語學習來說,課內課外宛如港口與海洋,應當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聽英語廣播,多看英語電影,多讀英語報刊書籍,增加接觸英語的渠道,擴大英語學習的容量,形成課內課外一體兩翼的英語學習網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