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家權
【摘 要】從分析當前中職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闡述改革中職物理教學的必要性,并論述了改革中職物理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物理教學;問題分析;教學方法
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在生產、服務、技術以及管理等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中職物理作為一門承繼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的課程,對中職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近年來,中職物理教學面臨新的挑戰。
一、當前中職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重視程度不高
從學校方面來看,當前部分中職學校不夠重視物理課,認為可有可無,而且由于受時間和物理教學設備的制約,有些中職學校甚至取消了物理課的設置。例如,現在很多中職學校根據專業的不同來安排物理課,每周才安排一節或者兩節,對于物理課中非常重要的實驗操作也不夠重視,物理實驗室形同虛設。
2.教材陳舊
不少中職學校使用的物理課教材基本為本科教材的壓縮,導致教材的理論偏深偏難,內容相對陳舊,實踐教學不能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例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電路基礎》這門課程中的一些題目,需要運用到微積分和微分方程才能夠解答,但中職生卻沒有學過這些知識。
3.教學方法單一
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當前部分教師在上物理課的時候,過分依賴教材,造成教學方法非常單一呆板。這種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缺少師生間的靈活互動,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改革中職物理教學的必要性
1.符合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教育教學改革是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實現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環節。深化課程改革,努力形成就業導向的課程體系。
2.符合學生就業特別是當前就業形勢的需要
根據近來教育部課題組的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在錄用一線崗位從業者時,對求職者的能力高度重視,在學歷和能力之間的選擇,有92.8%的用人單位傾向后者。
3.符合提高中職生技能水平的需要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每個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規律的發現,都來源于實驗。因此,從這個層面來看,物理學和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物理學中含有大量的實驗,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或者以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實驗。為此,筆者認為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應該針對中職生的實際情況,大力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改革中職物理教學的有效方法
1.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在首屆國家級開發區職業教育年會的開幕式上,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分析我國職業教育存在問題的時候指出,我國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不足的問題制約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的職能不僅是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技能。
2.實施行為導向教學法
德國的職業教育成效突出,效果顯著。例如,上世紀80年代,德國開展了行為導向教學法,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可以借鑒其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實行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行為導向教學法主要包括:項目教學法、卡片展示法等一系列教學方法和技巧,是能力本位的教學方法,它關注學生的關鍵能力、綜合職業能力與全面素質的培養,是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人的發展為本位的教學。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選用其中的一些方法。
3.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的基本模式包括:作為出發點的項目創意;為研究項目創意而產生的方案;確定行為步驟的計劃;實施項目結束等。該教學方法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解決了學生動手能力不強的問題。例如,筆者在教學中結合實際情況,組織學生設計制作了電視機無線耳機、走廊燈自動感應器、電子生日蛋糕等,其中一些還在市里的比賽中獲獎,使學生的成就感大增,從而也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4.演示教學法
演示教學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化抽象為具體,把要研究的物理規律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能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特別是在物理教學中,演示教學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把物理規律形象直觀地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學習物理時候不再感到枯燥無味,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5.開展探究實驗教學
當前,很多中職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從器材、方法到表格設計都是按照規定的步驟和方法進行的。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筆者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去設計實驗方案,設計表格,提高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訓練和培養學生對物理現象的創造性思考。比如,在講授利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利用伏特表和電流表測出的電壓和電流可算出待測電阻的阻值,能不能只用一個電流表或電壓表來測量電阻呢?如果能成功測量出來,還應該需要什么器材?怎樣測量?然后設計的方案并畫出電路圖。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以及社會能力都能夠在物理課中得到訓練、發展和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