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明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在社會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也將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計算機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培養小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計算機教學是學習革命的產物,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怎樣上好小學計算機課:精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授課師生互動,維持興趣;精心備課,充分準備教學素材。
【關鍵詞】精心;備課;激發;興趣;師生;互動
培養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方面來說,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途徑是各式各樣的。只要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本著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集思廣益,開拓進取,怎樣上好小學計算機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精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求知的一種力量,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抱著一種十分好奇和渴望的心態去了解它、研究分析它。教學中,我們可以針對學情化繁為簡,把有趣味性的內容、圖形編制成動畫、配上音樂、設計新穎的導課,讓學生欣賞,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我在為學生上第一節計算機課時將學生帶入機房,在適當講述電腦室使用規則和電腦使用維護常識后,讓學生面對伸手可觸的計算機,看一看,摸一摸,仔細觀察各部分的外貌,然后提出“你認識面前的這臺機器嗎?”“你知道它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他們認識計算機的主機、鍵盤、鼠標、顯示器、驅動器等主要硬件組成部分。這樣,一開始就通過感性接觸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感官,使其很快“進入情況”,消除對電腦的隔膜和畏懼,保持初始的亢奮情緒,輕輕松松地開始計算機的學習。小學生對故事充滿的興趣,在課堂的開始用這樣的小故事激發他們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穿插相應的內容,學生學起來就不再枯燥無味,無興趣了。
二、授課師生互動,維持興趣
授課過程中,教師在完成既定教學目標的同時,要注重維持學生的興趣。因為學生興趣的維持,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學習方式的培養,對于學生體驗愉悅的成就感,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親身體驗電腦帶給他們的新奇感受。只有學生親身體驗過,他們的印象才會更加深刻,他們的興趣才能夠維持。光聽不練,他們的興趣很容易就消失殆盡。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我注重提供學生親身體驗的時間和機會,借此來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些課是需要學生自主完成的。學生在自主完成的過程當中,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充分調動并維持他們的興趣,從而順利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僅僅只是自主探究式,還需要有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方式。合作式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增強他們的團隊精神,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又能夠在合作中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他們只有課堂上的四十分鐘可以利用,在教學中我就經常讓學生進行操作練習,但是單純的操作太乏味,時間一長學生就失去了再學習的興趣,為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繼續保持下去,我們可以用一些競賽的方法來激勵學生,并且根據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不搞一刀切的教學,使他們都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學生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就會認真地學習每一個內容,各自互不相讓地講述自己的作品,講述自己用的什么方法,并且大家還會討論說明那一種方法最好。通過比賽的方法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進一步促進了他們學習的欲望,并且使他們的交際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三、精心備課,充分準備教學素材
精心備課是提高信息技術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要做到精心備課,不僅要認真鉆研教材,做到能駕馭教材,而且要根據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案。要正確處理好教學中的難與易、快與慢、多與少的關系,使教學內容和進度適合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教材進行加工,把教材內容處理成符合認知規律、學生容易理解和感興趣的教學體系。信息技術課重在培養學生的上機動手能力,教師要明確能力目標,并讓學生了解,主動投入學習,發揮其創造性,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做到學懂會用。其次,要想上好一節信息技術課,課前的準備和估計必不可少。從知識到素材,乃至課上需要的各種信息、資源,都要提前做好準備。面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教師在備課時還要做好充分的估計。這樣,教師就不會因課堂上出現的一些突發情況而措手不及,從而保障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在教學中,對于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采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攻克了本節的難點。用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學科,要上好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這門課程,必須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濃了,課堂教學的形式多了、新了,師生間的氛圍和諧輕松,教學效果必然明顯提高。同時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感到信息技術課一定要學會,一定要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