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鑫+陳燕珊
摘 要:隨著民眾越來越重視中醫養生,對中醫養生康復保健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順應社會形勢,我校創辦了中醫康復保健專業。但就讀本專業的學生大多基礎薄弱,且以男學生居多,學生管理難度較大,為此,本文圍繞如何在中醫康復保健專業創建特色班級進行一番探討。
關鍵詞:中醫康復保健專業;班級管理;特色創建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2-0046-02
收稿日期:2015-01-16
作者簡介:劉樹鑫(1982-),男,廣東潮州衛生學校講師,學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廣東 潮州/521041)
陳燕珊(1978-),女,廣東省潮州衛生學校護理講師、外科及護理教研組組長,護理本科。研究方向:護理教育(廣東 潮州/521041)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有了更高的認識;另一方面,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數量持續上升,居民對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明顯增加,衛生服務的重點逐漸由原來主要依靠藥物治療向預防、食療、康體、保健等需求轉變。在這種大環境下,我校創辦了中醫康復保健專業。中醫康復保健專業因為順應這種社會形勢,有著廣闊的就業空間和發展優勢。但由于就讀本專業的學生大多基礎薄弱,且以男學生居多,管理難度較大。如何正確帶領學生建設出有專業特色,團結上進的中醫康復保健班班級文化,成了班主任要考慮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
一、衛生中職學校中醫康復保健專業的班級特點
1.中醫康復保健班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
這個專業的特點是男生占大多數,并且學生入學時的分數不高。雖然有個別學生入學時成績不錯,但數量較少。部分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學習的目標較為明確,他們的動力也較為充足,來到衛生學校便是學習中醫康復保健知識,以獲得一技之長。而大部分學生的知識基礎相對較為薄弱,學習自覺性不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較不明確,表現為得過且過的學習態度,這給班級管理造成了較大的困難。
2.中醫康復保健專業學生的學習任務較重
我校中醫康復保健專業作為一個市重點建設專業,已經進行了課程改革并形成了具有中醫特色的課程體系,在淡化了學科意識的同時突出了技能教學。但因為康復保健專業所涉及的范圍較大,涉及醫療、保健、社會保障、福利等許多方面,這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學習如《解剖學》《推拿學》《中醫養生康復學》《針灸學》等等課程外,還必須積極鍛煉身體,要有強健的體魄。因為從事推拿按摩工作的如果沒有較好的體能和力量,那將很難勝任該項工作。
3.中醫康復保健專業學生要有較好實操能力和溝通能力
中醫康復保健專業學生推拿按摩的對象是病人。從這一點上來說,這和藥劑專業或者口腔修復工藝等專業不一樣。因為按摩師手法的熟練程度,力度把握的準確程度等因素對病人的影響比較大。這一方面對本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在讓學生學好理論知識、實際推拿按摩能力的同時,還要利用好各種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
二、如何創建具有中醫康復保健專業特色的班集體
1.開學之初要做好班級文化的初步創建工作
在做好開學之初的常規紀律教育、軍事訓練和班團干部培養等工作的同時,專業介紹也十分重要。開學之初我校邀請了本校中醫教師為本專業的學生做了專業介紹,讓學生對中醫康復保健專業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對今后的就業形勢及人才需求情況有所了解。目前,潮汕地區醫院康復科、社區衛生康復中心對康復技術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社會上卻缺乏醫技類相應畢業生,近幾來年中醫康復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比較樂觀。開學之初的這些介紹,不僅增強了本專業學生學習的信心,也指明了學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2.在主題班團會活動中滲透中醫康復專業特色
主題班會是德育的主要陣地。開好一堂主題班會,不但能活躍氣氛,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更能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心靈上得到陶冶和滌蕩,使德育內容潛移默化地融匯進學生的心靈之中。如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按照學生科的安排,組織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主題開展專題班團會。本班在認真準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班會課的時候,還有意識地滲入了中醫康復保健的專業特色。在熱烈的班團活動中,同學們都踴躍發言。學生得到了醫德教育,也提升了班級的凝聚力。
3.大力開展中醫康復保健專業的見習活動
中醫康復保健專業是我市重點建設的專業,也是國家示范學校立項建設專業。目前我校擁有中醫康復實訓室、中藥標本室、中草藥園、急救實訓室、藥膳實訓室等實訓場所。我班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充分發揮這些實訓室的作用,把握好動手學習的機會,同時也充分利用好校外資源,鼓勵學生到潮州市中醫醫院、千禧養生堂、殘聯康復中心、富麗頤養中心等多家校外推拿按摩、養生保健等服務機構進行課間見習。并布置好學生寫好見習心得,再在班中將優秀的學習心得張貼出來,供學生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4.充分整合好校園中的已有文化資源進行醫德教育
一個教室的布置,可以體現出班集體的奮斗目標與特色。筆者讓學生集思廣益共同布置好教室內的文化氛圍。如在教室的空白墻壁上張貼上一些醫學標語,像“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等。同時也充分利用校園相關文化,組織學生參觀學校中的孫思邈、張仲景、李時珍、白求恩、南丁格爾等塑像,對學生進行醫德教育。組織學生做好每一次黑板報的出版工作,盡量讓黑板報的內容貼近專業,體現出專業特色。通過整合校園內部的各種教育因素,培養學生的中醫康復專業素養。
5.積極發揮中康社團的積極影響,帶動學生共同進步
作為衛生學校的特色社團,中康社團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校的社團活動近幾年來開展得如火如荼,而中康社團的成員主要是中醫康復保健專業的學生。學會生社團部定期舉行社團活動,充分調動了同學的參與積極性。中康社團定期到市區人民廣場、潮州牌坊街等地方進行推拿按摩等活動。這些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專業能力,也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班級文化,代表了班級的形象,也是班級的生命。一個團結奮進,積極進取的班集體是班主任的工作追求。水無長勢,教無定法。就中醫康復保健而言,只有充分結合學生專業,發掘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因素,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成功,體驗到快樂,并自覺地組建成一個和諧的班集體。
參考文獻:
[1]陳鈣群.中職衛校中醫康復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思路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3(13):26.
[2]鄒燕齊等.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培養模式初探[J].中國當代醫藥,2011(19):5-6.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