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聲樂教學是以培養和訓練學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對音樂和藝術的感受、表現力和創造能力,培養他們高尚藝術情操的教育活動。
關鍵詞:歌唱的呼吸;表情;演唱技巧;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3-0100-02
收稿日期:2015-02-01
作者簡介:
楊瓊芳(1986-),女,臺山市聯合職業技術學校音樂中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聲樂。(廣東 臺山/5292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幼教行業飛速發展,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中等幼兒教育專業承擔著為社會輸送優秀幼兒教師的任務,而聲樂課作為幼教專業的一項基礎技能技巧課和必修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其教學應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更新觀念,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和社會的需求來設計合理的教學方式。
一、學生現狀分析
聲樂基礎幾乎為零,需要從最基本的識譜、站姿、表情、呼吸、咬字、吐字等學起。學生對聲樂很感興趣,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確定目標,合理選材
中職幼教專業學生的聲樂課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能用正確的情感歌唱,提高其音樂表達能力和藝術修養,能夠聲情并茂的演唱不同類型的聲樂作品,能夠勝任幼兒園音樂課教學。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有選擇性的挑選一些比較簡易,曲式結構簡單,風格多樣化的作品。如《送別》、舒伯特《搖籃曲》及《雪絨花》等一些中外歌曲。另外還要穿插一些朗朗上口,耳熟能詳的兒歌。
三、教學方式方法
(一)重視基本功的訓練
進入我校就讀幼師專業的學生,大都數來自農村,其在中小學時期對音樂知識的了解甚少,因此,在日常的聲樂教學中,基本功訓練必不可少,如歌唱的姿勢、呼吸、發聲、共鳴、咬字吐字等。特別是一年級上學期,教師更應耐心細致地講解,針對諸如發聲、共鳴、咬字吐字等問題,要反復地講解示范,并及時地進行回課指導。同時穿插視唱、識譜、節奏的訓練,引導學生學新作品之前先看譜、唱譜,演唱時可以將自己的聲音錄下來,聽聽自己唱出來的聲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自學奠定基礎。
(二)注重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聲樂學習亦如此。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適時地演唱一些中外的名曲、或者教唱一些時下最流行的音樂作品、講一些中外名人趣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此外,還得讓學生學習得有成就感,只有讓她們感到進步,她們才會更加努力、更加勤奮地去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習基本的演唱技巧的同時可適當穿插一些旋律優美、音樂性較強的歌曲,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積累更多的知識。
(三)注重能力培養
對于中職幼教專業學生,唱好歌曲是她們今后成為合格的幼兒音樂教師所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她們需要掌握基本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基本的識譜能力,較簡單曲子的分析及試唱能力,兒歌的自彈自唱能力。因此,教師應該自始至終圍繞這些能力展開課堂教學,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所選曲目及授課方式就很重要,例如,《送別》和《雪絨花》和里面的不同類型的節奏都為兒歌彈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校目前采用的是小組課授課形式,前45分鐘做發聲練習、唱譜練習等,運用啟發式、講解式、討論式等多種方式進行新課的講授,后45分鐘為個別單獨回課指導和個別展示,針對每個學生出現的問題,予以及時糾正,例如:
1.發聲練習。發聲練習是用于訓練聲音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簡單的練習,是獲得歌唱方法的重要途徑。發聲練習的目的是訓練學生學會調節自己的聲音,力求自如、柔和、圓潤、明亮、統一和集中,使之具有高位置的混合共鳴并富有穿透力,為更好的表現歌曲藝術服務。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的錯誤,并作示范。示范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表情,面帶微笑,氣息要保持在深呼吸的狀態下,同時也要這樣要求學生。堅持每節課都要做發聲練習。
2.識譜問題。第一學期初始,教師每節課應嚴格抽查學生識譜,或者請高年級的學生用自身的學習經歷告誡她們識譜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學生就能認識樂譜,這對他們今后的教學很有作用。可以用標準的意大利語來唱譜,可作為發聲練習用,學生挺感興趣。
3.節奏音準。節奏和音準問題幾乎是每位剛學習聲樂的學生都要掌握的問題。這也是本專業學生學習的重難點。由于學生自身條件的差異,有的學生五音不全,所以在教學中經常遇見有的學生唱歌“跑調”的問題。這時候教師應該耐心的輔導,個別輔導。發現問題后還要結合其他學科教師一起來解決,比如樂理老師可以幫忙糾正一下學生節奏的問題,試唱練耳老師和鋼琴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多聽聽鋼琴的聲音,多訓練學生的內心聽覺,從而解決音準和節奏的問題。
4.歌唱的表情等綜合知識。歌唱的情感問題應貫穿在整個音樂教學中。筆者經常會跟學生講的一句話就是“每首音樂作品都有她的靈魂”。拿到一首作品,我們不僅是要學會演唱她,而是要會去表達她,理解它內在的含義,到底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
5.兒歌教學。幼教專業的學生大多是女生,平時我們會選擇大量適合她們演唱的獨唱、齊唱與合唱的歌曲。為了將傳統聲樂教學的普遍經驗與學前師范聲樂教學的特點相結合,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還得穿插一些中外幼兒歌曲,旨在提高學生對幼兒歌曲的風格、類型、演唱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從而激發她們對幼兒歌曲的興趣,增加演唱幼兒歌曲的技能,為今后的幼兒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定期觀摩匯報
堅持每月一次的觀摩匯報表演,將當月的學習成績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每月定時舉行一次觀摩可促使學生積極練聲,讓怯場的學生逐漸適應在人多的地方歌唱。另外就是要多鼓勵學生參加校內校外舉辦的文娛活動,鍛煉其心里素質,效果明顯。
(五)開設學科活動
對于熱愛聲樂且很有潛質的學生,增加每周一次的聲樂第二課堂學科活動課,是很有必要的。教師應特別重視發聲技能技巧的作用,結合相應作品進行合理有序的訓練,可以選擇一些技巧突出、音樂性較強的作品,在增強學生演唱熱情的同時,也大大的挖掘了其音樂潛能。
(六)愛心教學
對于拘謹的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肯定的點頭,一個善意的微笑會消除學生緊張心理。對于浮躁粗心的學生,一個善意的批評會使學生更加用心去學習。對于經常出錯的學生,耐心細致地提出解決辦法,會使她更加細心的去學習。這一切都是源于教師對學生的愛,對于音樂教育事業的愛。
筆者深深愛著我的職業,作為一名音樂教師,當看到學生每周都有或多或少的進步時,筆者感到非常欣慰,同時也感到自己責任重大。筆者會一如既往地做好教學工作,扎扎實實講好每一堂課,對每一個學生負責,讓她們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音樂編寫組. 聲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張春霞,方強等.中外聲樂曲集[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 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