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人們活動強有力的動機之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最關鍵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其創造性思維。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多數對數學缺乏濃厚的興趣,不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本文圍繞如何全面培養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展開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 ?培養興趣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30-01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大多教師仍然只是單一向學生傳授課本知識,過于重視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枯燥單調的學習模式中,難以構建“雙贏”的局面,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初中教學中,教師必須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才能確保較高的教學效果。
1.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培養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初中生處于逐漸成熟的心理發育階段,因此,教師應該掌握其心理特征,展開實際的教學活動。掌握學生的好奇心理。在教學中可利用初中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與求知欲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比如:通過設置情境教學方法,增強數學知識的生動性、豐富性,從心理上培養了數學的學習興趣。多媒體綜合文字、聲音、音樂、視頻等功效,可通過利用圖文并茂的多媒體,創設生動化、趣味化的情境,以吸引學生的好奇心,以增強其學習自主性,培養學師可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進行設置一系列競爭環節,包括:“知識搶答”、“課前提問“、“快速解題”等。
2.利用數學本身的特征,激發主動學習興趣
數學本身具有明顯的實用性、規律性,因此,數學老師必須靈活利用數學本身的特征,引導學生主動探討學習規律。①利用數學的實用性特征。馬克思提出,必須將數學成功應用于一門學科中,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該深入促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更善于從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有機結合數學知識及實際生活,促進學生體驗學科的學習樂趣。②利用數學的規律性特征。數學此門學科本身存在很多規律及無限的奧秘,因此,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性作用,在課堂中做到以學生為本,加強對主動學習和總結規律的引導,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數學概念屬于一種感性的的認識,其形成基于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感覺、知覺,再通過一系列思維活動的分析及對比,從而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在簡單介紹概念教學的同時,必須全面引導學生進行體驗隱含于概念形成中的數學思想。
3.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學習數學
營造一個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倡導“自主、合作、探索”新學習方式,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構建積極互動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加強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性,確保較高的學習效率。互動式教學要求數學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確定教學內容、步驟,從而為學生展開數學學習提供有利的條件。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師生之間的角色轉換,教師成為傳授者、灌輸者,引導者,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通過打造濃厚的的課堂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積極投身于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比如:在講解“三角形相似”內容時,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展示提前動手制作幾個相似三角形,加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相似三角形具有的性質,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推動數學教學的開展。
4.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數學屬于反復試驗和推導驗證的結果,在數學教學中可向學生介紹偉大的數學家所獲取成就,比如:數學家商高發現了“勾三、股四、弦五”;祖沖之推算出圓周率π的值為3.1415926~3.1415927;陳景潤攻克了“哥德巴猜想”等。通過在教材內容中融入偉大的學科成果,結合理論教學及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讓學生利用自身知識去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例如:在商品買賣中怎樣穩賺錢,怎樣托運最省錢等;怎樣計算銀行儲蓄的利息,獲取更高的利潤;利用二次函數進行計算籃球入籃的路線——拋物線等。通過結合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及學習能力,進行設置個體化的教學方法,全面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提高整體數學教學質量。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在初中教學中至關重要,作為初中數學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特征及興趣愛好,結合實際情況革新教學內容以及方法,充分展開各項趣味性、互動性、競爭性的數學教學法,及時發現及處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持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紅英.談全面培養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1,7(12):141-142.
[2]李春濤.淺析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J].讀書文摘,2014,8(9):138-139.
作者簡介:
徐國慶(1963.9-),男,漢族,河北省平泉縣人,大專,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