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東
摘 要: 針對甘肅省政務信息資源整合中普遍存在“信息孤島”,不斷重復建設,表層信息多等多種問題,通過研究電子政務的背景,國內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的現狀,政務信息的數據整合方法,以及數據整合模型,提出甘肅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實現機制。對政務信息資源的利用和整合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 電子政務; 信息孤島; 信息資源; 整合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5)03-74-03
Abstract: In view of problems in the Gansu province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including information isolated island, repeated construction, too much surface information. The background of e-government, the status quo of domestic electronic integration of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data integration method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nd data integration model are researched.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Gansu is put forward, which provides a new solution to utilize and integrate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isolated island;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e
0 引言
電子政務,其產生源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電子政務不僅增強了管理主體和客體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1],同時,也增強了公民和社會在信息和知識方面的占有量,從而削弱了傳統政府的優勢地位,對于傳統的政府官僚管理體制提出了挑戰,使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公民個人共同管理、民主管理、參與管理成為一種需求和可能[2]。我國的電子政務亦是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而與時俱進,互聯網信息資源可以更好地被政府利用,增強政府與公眾之間信息的交流,也能更好的管理[3]。
我國經過十幾年來在網絡建設方面的發展,呈現一個現象:網站數量猛增,但是“重網絡、輕內容、輕服務”的現象嚴重,尤其是政府部門的網站。對于電子政務來說,互聯網是它的渠道,而互聯網本身就是個巨大信息資源庫,要更好利用互聯網就必須對其進行信息資源的整合,如何研究進行信息資源整合也就存在著重大的意義[4]。我國政府網站建設突飛猛進,中國各級政府及組織機構網站數量目前已逾7.5萬個,達到75282個[5]。目前,中央級政府網站有122個,省級政府網站有2314個,地市級政府網站有19033個,縣區級以下政府網站有53813個。
數據整合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例如北京海淀園區管理委員會自2000年5月開始[6],推出了以電子政務為核心的數字園區工程,重組了以“一網式”(一個網站集中辦理多項政府管理和服務項目)、“一表制”(企業和政府之間通過一套表報送,政府各部門之間實現數據共享)為特征的業務流程,使審批時間由15個工作日減為5個工作日以下[7],使企業降低成本46.3%,縮短辦事時間75.9%,節省人力30.1%。
1 甘肅電子政務亟需信息資源整合
甘肅電子政務的建設起步早,但是發展嚴重滯后。落后的現實不僅代表我們需要更加努力發展電子政務,而且代表有發展的空間。
1.1 甘肅電子政務發展現狀
⑴ 甘肅省電子政務外網現狀
2012年,由甘肅省信息中心建立的甘肅省政務外網電子認證注冊服務系統(即RA系統)順利通過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管理中心電子認證辦組織的合規性審查。甘肅政務外網電子認證RA系統是國家政務CA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系統已于近期投入運行,旨在配合國家有關部委推廣數字證書應用,免費提供屬地化的機構數字證書、個人數字證書、設備數字證書、代碼簽名數字證書等信息安全服務,并滿足我省各級政務部門利用外網平臺開展業務應用的需要。目前,甘肅省的電子政務外網已覆蓋到14個市(州)、86個縣(區),并與國家骨干網的70多個中央單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骨干網實現了互聯互通,省級接入部門和單位接近30個,外網的運行將促進跨區域跨部門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升政務效能。
⑵ 甘肅省電子政務內網現狀
2006年,甘肅省電子政務專網建設全面啟動,于年底,包括省、市、縣電視電話會議系統、會議通知報名系統、面向甘肅省公務員的電子郵件系統、應急指揮系統等八大應用支系統,基本上涵蓋了全部政務需求的甘肅省政務專網將在甘肅省實現互聯互通。2011年,省電子政務辦發布全省機構編制專網的線路建設,由省、市、縣三級機構編制部門依托甘肅省政務專網,采用VPN的方式建設政務專網。至今,甘肅省電子政務建設已經逐漸上了軌道,且推動了整個甘肅省的經濟發展。
1.2 甘肅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的緣由
1.2.1 經濟相對滯后,人才不足
經濟上甘肅財政不足。2013年2月19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蔡武部長描述甘肅省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經濟欠發達,二是文化資源豐富,這兩個方面都非常突出,很有代表性。
信息資源人才的匱乏及平均知識水平低。信息資源人才的缺乏是電子政務建設的硬傷。甘肅省大多數政府公務人員對于信息技術知識及應用水平不高,很難適應當下飛速發展電子政務。
1.2.2 “信息孤島”的形成
本來可以向公眾公開的文件、信息、資源依然被掌握在各個部門手中,不能由其他部門和社會公眾及時共享,造成了“信息孤島”現象。
追求部門利益和權力是造成“信息孤島”的深層原因,有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將取得的信息資源作為私有財產,并不愿意拿出來共享。這導致了信息資源利用率極低。迅速膨脹的信息資源,其實并沒有有效的利用,也就無法實現為大眾服務、共享信息的長遠目標。
1.2.3 資源的有效配置問題
在中國,政府掌握著超過六成的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是中國信息資源的最大擁有者,但在電子政務的建設和運行中,政府及人為造成的資源浪費極大地制約了電子政務發揮效益,使本應高效運作的電子政務體系有名無實。
1.2.4 對于政府的管理復雜性影響
政府管理的范圍廣泛、內容龐雜,因此政府電子政務信息極為豐富復雜。而公眾希望得到的信息服務涵蓋了教育、就業、娛樂、醫療、商務等幾乎所有的社會生活領域,要求也更加全方位、深層次。簡言之,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應該是開放、拓展、務實的。
1.3 信息資源整合的技術
⑴ 多媒體技術。包括多媒體分析技術、視頻和圖像壓縮技術,其他圖像處理技術、對圖像文件能夠識別圖像和文字的技術、文字的自動識別技術、多媒體信息的整合與檢索信息的可視化展示等是用多媒體技術整合后體現的。
⑵ 個性化服務技術。個性化可以劃分為:界面風格的個性化,包括面向各個用戶個性化風格,提供資源服務的風格界面;提供個性化的資源。后者設計的核心技術包括用戶檢索行為的獲取、分析與利用、用戶反饋檢索、用戶檢索歷史的應用、個性化推薦服務、信息協同過濾等。
⑶ 信息自動處理化技術。信息的自動索引、自動分類、自動分類、自動文摘、自動篇章分析、機器翻譯等。智能信息處理的過程中所應用的方法中包含數據發掘、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等。
2 甘肅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策略
加快電子政務建設,需要政府的積極推動,也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借鑒發達省、市電子政務發展成功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 在促進電子政務的發展中對信息資源的整合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2.1 電子政務信息部門共建
通過以往的發展,電子政務信息部門的建立一方面代表政府對于電子政務的足夠重視,另一方面也成功將電子政務進行專項化,對于之后發展電子政務以及不斷更新電子政務的不斷發展變化能夠與時俱進,而不是跟不上節奏,形成重復建設。因此,電子政務信息部門的建立勢在必行,它是我省發展電子政務極為重要的一步。
2.2 一站式電子政務的實現
為了適應當前電子政務形式,促進甘肅省電子政務系統建設健康、有序、深入地發展,我們提出構建一站式服務框架,將現有的各級各部門政府信息化系統聯系起來,充分實現政務處理資源與數據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整合,以統一的面貌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實現集中式監控協調,分布式管理實施的電子政務系統的模型,并通過一站式服務框架政務服務模式全面提高政府部門的業務關聯與辦事效率,面向公眾服務,面向決策支持,以數據獲取和整合為核心,實現政府職能向“管理+服務”的方向轉變。
2.3 建立基于信息資源的“服務型”政府
在政務公開和建立“服務型”政府的理念下,業務流程再造不應僅僅是由政府管理部門獨立構建,還應該吸納需求主體者的共同參與;同時在服務集成的過程中伴隨著技術的集成,技術集成的提供方應該為業務流程再造能動地提供技術支持。業務流程再造甚至還要充分利用第三方咨詢機構等更多的社會力量。通過對信息資源“深度”的整合集成建成“服務型”政府。
2.4 “綜合服務型”政府的建立
甘肅省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的“深度” 可以保證在“點”上實現“服務型政府”的理念。但是,即使在所有服務的“點”上都實現了交互式的事務處理,它們所代表的電子政務與理想形態的電子政務之間還有一條鴻溝,因為一個信息割據的“政府”是不可能提供綜合服務的。要實現電子政務要求的“一站式”服務、“一體化”服務,就必須提高信息資源整合的“廣度”。通過建立全國統一的信息服務資源目錄體系,來對信息服務資源進行大面積整合,從而建成面向客戶的“綜合服務型”政府。
3 甘肅電子政務整合模型的構建
3.1 構建思路
建立甘肅信息資源整合模型思路是,通過建立甘肅電子政務系統內外網的無縫銜接,將最多最新的消息收集,然后進行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通過整合步驟將信息進行處理,減少重復信息和信息分散的現象。政府信息是具有保密性的,因此應建立權限,擁有不同權限可以查閱不同的資料,普通用戶和政府人員對于內外網也需擁有資格才可以進入。這樣的處理會大大減少甘肅省電子政務信息的泄漏現象,更可以使得信息孤島的現象不再那么明顯,等級性會使得整個政府體系規范化和科學化。根據甘肅省電子政務建設規劃和相關技術規范、標準,構建完備高效的電子政務基礎設施。
3.2 數據整合模型
將數據進行整合,通過主題圖的設計方法設計出它的模型,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在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的過程中,將數據進行規范的,科學的整合。將模型設計為三個模塊:數據處理模塊,主題圖生成模塊,主題圖合并模塊。
⑴ 數據處理模塊
本模塊主要是將數據庫進行解析,通過對異構數據庫的數據標準化、數據庫ER模式的抽取、元數據創建、元數據收割等手段,形成元數據倉儲,為高層應用服務。
⑵ 主題圖生成模塊
本模塊利用底層形成的元數據倉儲,依照主題圖模板和規則文檔生成主題圖。
⑶ 主題圖合并模塊
由于主題圖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可重用性,全局主題圖可以分為若干個局部主題圖分別構建,采用自底而頂的方式進行逐級合并,最終構成一個總的全局主題圖。
4 結論與展望
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的整合,在推進全面網絡化、促成政府與公眾互動的同時,有助于公眾知情權的實現,加速了政務公開的進程,并且為行政監督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和手段。一些地方開展公開辦事依據、公開辦事過程、公開辦事標準、公開辦事結果等活動,大大改善了公眾與政府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狀況,在推進政務公開的同時,有力地促使了政府優化行政行為,并且及時披露和遏制腐敗現象,從而提高政府行為的公正性、廉潔性及自律性。在整合過程中還需對未考慮全面的地方作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苗地,商曉帆.對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的理性認知[J].現代情報,
2008.4.
[2] 劉治宏.甘肅省電子政務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科技,
2010.2(24).
[3] 商曉帆.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整合與信息孤島[J].現代情報,2008.6.
[4] 蓋玲.基于電子政務的信息資源整合[J].現代情報,2005.12.
[5] 夏立新,葉飛.利用主題圖實現城市圈電子政務系統數據整合模型的
構建[J].數字圖書館,2009.11.
[6] 賀軍.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的障礙分析[J].數字圖書館技術論壇,
2007.2.
[7] 雷雯.試論我國電子政務存在問題及發展路徑[J].管理縱橫,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