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胡蓉
信息技術深刻地影響著數學。農村數學教師信息技術信念深刻影響著農村數學教育。本文對農村數學教師信息技術信念做了問卷調查,并進行了模糊評判,分析了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發展及作用的認識、網絡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新技術的現狀。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內容“整合的原則是有利于對數學本質的認知”。[2]教育的優質資源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地處偏遠的農村很難共享。信息技術的發展能有效促進教育資源共享的前提條件是教師。本文對農村數學教師信息技術信念現狀作了調查,在此基礎上應用模糊綜合評判法作了一個評估。
一、調查設計與實施
本次調查設計四川省達州、廣安、巴中、萬源的農村中學數學教師共265名,有效問卷214份,有效回收率88%,調查時間從2014年3月2日至6月28日,經過與數學家、數學教育家、一線數學教師機教研員的多次討論,形成農村數學教師信息技術信念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1)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發展的認知現狀;(2)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與學中作用的認知現狀;(3)農村數學教師借助網絡學習現狀;(4)農村數學教師過去5年學習新技術的現狀。
二、調查結果及模糊評判[3]
1. 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發展的認知現狀。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發展的認知現狀的調查結果統計表見表1。
根據表1,可以構造模糊評判矩陣R1為:
那么由W1=(0.399,0.254,0.162,0.098,0.057,0.030)可得可以得到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發展的認知水平的評價向量:B1=(0.050,0.152,0.195,0.087,0.015)歸一化得B1=(0.100,0.304,0.390,0.175,0.031)。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發展的認知水平隸屬于“一般”。
表1? C1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發展認知的調查結果統計表
2. 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與學中作用的認知現狀。
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與學中作用的認知調查結果統計見表2。
表2 C2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與學中作用的認知調查結果統計表
根據表2,可以構造模糊評判矩陣R2為:
那么,有W2=(0.423,0.269,0.149,0.090,0.043,0.026)可得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與學中作用的認知水平評價向量B2=W2·R2=(0.008,0.034,0.200,0.314,0.442),歸一化得B2=(0.008,0.034,0.201,0.315,0.443)。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與學中作用的認知水平隸屬于“非常同意”。
3. 農村數學教師借助網絡學習情況的現狀。
農村數學教師借助網絡學習情況的調查結果統計見表3。
表3 C3借助網絡學習情況的調查結果統計表
根據表3,可以構造模糊評判矩陣R3為:
W3=(0.396,0.238,0.162,0.101,0.054,0.031,0.018)可得農村數學教師借助網絡學習的評價向量:B3=W3·R3=(0.010,0.173,0.144,0.130,0.040),歸一化得B3=(0.021,0.348,0.290,0.262,0.080),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農村數學教師借助網絡學習的評價水平隸屬于“很少”。
4. 農村數學教師過去5年學習新技術的主現狀。
農村數學教師過去5年學習新技術的現狀調查結果統計見表4。
表4 C4過去5年學習新技術的現狀調查結果統計表
根據表4,可以構造模糊評判矩陣R4為:
那么,由W4=(0.406,0.282,0.163,0.083,0.043,0.024)可得農村數學教師過去5年學習新技術現狀的評價水平向量:B4=W4·R4=(0.016,0.083,10.237,0.162),歸一化得B4=(0.032,0.167,0.476,0.325)。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農村數學教師過去5年學習新技術的現狀的評價水平隸屬于“有一些”。
5. 農村數學教師信息技術信念。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可進一步作農村數學教師信息技術信念的模糊評判。評語級V={非常好,較好,一般,較差,非常差}。
由上表可得農村數學教師信息技術信念水平的評價向量:B0=W0·R0=(0.088,0.236,0.333,0.228,0.140),歸一化得B0=(0.086,0.230,0.325,0.223,0.136)。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農村數學教師信息技術信念水平隸屬于“一般”。
三、結論
農村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發展的認知水平隸屬于“一般”,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與學中作用的認知水平隸屬于“非常同意”,借助網絡學習情況的評價水平隸屬于“很少”,過去5年學習新技術的現狀的評價水平隸屬于“有一些”。進而得出農村數學教師信息技術信念水平隸屬于“一般”。從第二層指標的評判結果可見,農村數學教師對Z+Z智能平臺的認識水平特別低;對于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與學中作用得到了較高程度的認同,尤其是農村數學教師能看到信息技術將部分代替傳統數學教學,這充分說明了他們認識到了信息技術對數學課程全面的深刻影響,但是借助網絡學習、交流都很少,在過去5年里農村數學教師并沒有經常學習新的信息技術。綜上,農村數學教師信息技術信念有待進一步提高,其中主要在學習各種教育平臺,借助網絡學習和新技術的學習態度和頻率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2).
[3]杜棟,龐慶華.現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例精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