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嘉婕
【摘要】音樂教育是整個基礎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渠道。音樂是創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音樂最大的特點是培養人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大膽的創設有利于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教師更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塑造,重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音樂教學;創新能力;創新思維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前進動力。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對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高尚情操、健康的身心都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同時也擔負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責任。根據同內外的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創新能力的潛能,特別是青年時期創新能力是最為活躍的時期。所以在音樂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
一、改變音樂教師的傳統教學模式與創新理念
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教學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皯嚱逃钡闹饕椒ㄊ墙處熤v,學生聽,教師課堂上忙于講課,學生課下忙于做作業,循規蹈矩就成了填鴨式教學,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而素質教育則是去培養學生的獨立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盡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我們的音樂教師應改變機械的、照本宣科的、循規蹈矩的教學模式,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學會學習、學會創新的教學模式,才會更多地引起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并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關鍵是轉變音樂教師的教學理念。音樂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心靈有強大的影響,是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知識傳遞知識,以心靈塑造心靈的偉大T程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巾,音樂教師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使音樂理論知識為音樂教學實踐鋪摯扎實的基礎,這樣音樂教師才能踴躍的創新,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師應充分的挖掘課程巾的創新因素,教師再以創新的理念教學,這樣才能培育也創新性的人才。
二、激勵學生課堂上的表現欲望,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教師怎樣增強學生表現欲望的自信心并激勵學生的創新能力呢?一方面是教師和學生應該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關愛他們,尊重學生的想法和做法,以此減少或消除學生的內心理障礙,使學生輕松的表現自己并鼓勵學生的創新,讓學生充分的發揮白己的創新潛能。另一方面是音樂教師應該組織豐富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參加并積極表現,尊重學生的創新。把學生引入音樂的世界,使學生著迷于音樂,給學生創造了更好的表現機會和創新時機,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好途徑。
音樂教師要適當加強學生的音樂技能訓練,幫助學生的表演更加自如優美。有的學生天生聰明伶俐善于音樂表演,也有很好的表演設計,也有很好的創新,但是因為音樂技能的缺乏以至于表演行為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所以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時,學生才能更加自由、更加深入、更加靈活的參與到音樂的表演里。
三、在音樂教學中創設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適宜環境
在音樂教學巾教師應該創設生動有趣的創新活動,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藝術創新潛能,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平時在課堂上學到的音樂知識和技能,來對作品進行分析和理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潛能,使音樂課堂更有學習氛圍和活力。在實際教學巾,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對教室進行精心設計,使學生很自然地融人到了音樂的海洋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進入音樂創新的狀態。豐富多彩的課外音樂活動,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了自己喜愛的課外音樂活動項目的機會,滿足了學生進一步學習音樂的欲望,發展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學生的課余文化得到了充實,所以音樂教師可以拓展音樂教育空問,組織課外活動。通過課外活動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類型,讓學生沒有了課堂的束縛,使學生可以大膽的、自由的、自信的進行自我展示。因此,音樂課外活動更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更能彰顯學生的個性創新魅力。
四、在音樂教學的創作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在給學生選擇創作內容時,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生活經歷和學生的心理特點來適量的給學生選擇創作的主題。如果學生創作的主題為學生所熟悉的內容或素材選自學生們的生活,這樣就會很容易的激起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靈感,這樣才可以很容易的讓學生找到創作的思路,更加容易的激起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生在進行創作之前,教師準備一些作品為學生進行示范和作品分析,從而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創作表現手法。音樂創作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只有靈感是不夠的,學生必須掌握創作的技巧,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更廣闊。比如,教師再給學生講解“重復”創作的手法時,教師可以列舉,出這種風格的音樂作品.然后為學生進行分析,讓學生在作品分析的過程中學習到“重復”的創作手法。如《走進新時代》(旋律節奏重復)、《映山紅》(旋律重復)等,學生通過作品分析來掌握“重復”的創作手法,學生學會了這些創作技巧后,才可以自由的進行音樂創作和創新。
五、通過音樂欣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音樂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心理特征,然后選擇欣賞的作品。這樣音樂教師在上欣賞課之前,r解到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那么學生們就不會厭煩這節課。比如,學生們的生性活潑可愛、聰明好動,形象思維較抽象思維更敏捷伶俐,那么音樂教師在上音樂欣賞課時,就要選擇一些旋律優美、節奏活潑、情緒鮮明、形象豐富等音樂作品,這樣可以使學生們更容易的投入到欣賞中。
音樂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音樂作品時,音樂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審美自由。在學生欣賞的過程中,教師根據音樂內容又通過故事情節引導或通過圖片說明把音樂語言化。教師的這些做法是完全不對的,這些做法實際上是剝奪了學生的自由審美、欣賞的權利。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知道,人類的性格、情感經驗等方面是有很大的差異的。所以學生們在欣賞音樂作品時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想法,這時教師不能只按照自已的思路來引導學生,那樣學生理解音樂作品的思路范圍就縮小了,從而音樂教師不能把自己的音樂思路強加給學生,音樂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審美白巾、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
總之,創新是人類對真善美永無止境的追求,是音樂教學與時俱進最強最美的音符。隨著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不斷向前發展,將有更多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勇于創新,勇于創造性開展音樂教改的探索活動,不斷發展學生的聯想、想象,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使音樂教育這門具有創造性的特殊學科能為建設社會祖國造就更多有開創意識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