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夢雪
【摘要】伴隨全球化步伐的不斷深入,中西方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文化的相互碰撞與融合,促進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發展。運用西洋樂器來演奏中國音樂作品就是中西方文化之間相互融合的表現。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音樂上的各具特點,想要完美的運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音樂作品并不容易,期間的磨合必然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本文就圍繞如何才能更好的運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音樂作品展開探討,希望可以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西洋樂器;中國音樂作品;演奏;策略
一、前言
西洋樂器,是我們對美洲與歐洲國家使用普遍的樂器統稱。西洋樂器根據制作的材料、外形特征、演奏方法等特點的不同具體可以細分為五類,包括木管樂器、弦樂器、銅管樂器、鍵盤樂器以及打擊樂器。但不可質否,西洋樂器不管是在獨奏還是合奏上都是音樂領域珍貴的財富,值得全世界人民擁有它。中國是文明古國,歷史悠久,在音樂領域的創造上也涌現了許多瑰麗的音樂珍寶,但這些傳統的音樂作品都是由中國獨特的民族樂器演奏,帶著濃厚的地域及民族特色,所以在世界的認知度和流傳度并不高。因此,中國近代的音樂家們為了使更多的人可以欣賞到中國傳統音樂,推動中國音樂文化的傳播與發展,他們做出了許多努力,將西洋樂器與中國傳統音樂作品相結合,演奏出獨特的音樂風格。但要如何才能更好的運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音樂作品,這就需要講究一定的策略。
二、運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音樂作品的策略
(一)需要依據中國音樂作品的特點風格演奏
西洋樂器的制作基本上使用的是金屬材質,不像我國的傳統樂器多都使用木頭、竹子、玉等材質制成,所以演奏出來的聲音讓人感覺到洪亮、大氣。這也是我國近代許多音樂家喜歡用西洋樂器來演奏愛國歌曲的原因,它可以給人熱血澎湃,充滿斗志的感覺,突顯了強烈的國家歸屬感。從此可以看出,在運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音樂作品時需要考慮到音樂作品的風格特點,什么樣風格的音樂適合運用西洋樂器來演奏,適合用什么樣的樂器來演奏才能更好的將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感情充分的突顯出來。如果脫離了作品的風格特點,片面的強調西洋樂器的優勢,那么演奏出來的音樂將會是不論不類。比如古曲《漁舟唱晚》,曲子給人們描繪的是夕陽夕照下的湖光景色,漁舟竟歸、漁人唱和的美景,利用古箏演奏,極富詩情畫意,音律優美流暢,情感層層遞進。由于該曲調的旋律動聽、表達的情感積極向上,后來被音樂家們改編成運用小提琴、豎琴、鋼琴、長笛等不同演奏形式,或是獨奏,或是合奏,都受到了廣大聽眾的喜愛。不同的樂器都要自身獨特的優點以及演奏的技巧,但相同的是都繼承了作品原有的特點風格,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也沒有很大的變化。又如張難先生的《哈尼情歌》,這是一首極富民族特色的歌曲,其結構框架均采用民族腔調,但在表現手法上卻選用了小提琴。在西洋樂器中,小提琴的表現力是最為豐富的,音色上也變化多端,一般都運用古典音樂作品上,而張難先生卻巧妙的運用小提琴演奏高難度技巧充分展現了作品所要體現的戲劇性的場景,演奏出一首既富有現代化氣息有極具民族特色的音樂作品。
(二)需要結合中國音樂的民族特色演奏
西洋樂器是西方文明的產物,如果要用于演奏中國音樂作品就必須結合中國音樂的民族特色,這是我國民族文化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世界文化交流與融合的要求。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自身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豐富的音樂素材,是世界音樂長廊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運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音樂作品需要充分結合我國音樂的民族特色。比如在演奏我國云南少數民族地區音樂的特點是高音嘹亮高亢,低音雄偉寬廣,西洋樂器單簧管的特點是低音區飽滿、渾厚、中音區圓潤、高音區明亮清晰,所以適合用于演奏我國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作品,比如云南名曲《小河淌水》。單簧管充分的體現了白族優美清新的音樂風格,使之更具韻律性和起伏性,另外單簧管屬于冷色調的樂器,其更適合用來演奏音樂色彩比較抒情、緩和的民族音樂,如《晚上吹的調》。
(三)需要聯系中國音樂作品的曲風曲調特點演奏
中國戲曲作品是中國音樂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歷幾千年歷史流傳下來的中華民族的特色。隨著我國戲曲文化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西洋樂器也逐漸出現在我國戲曲音樂的表演上,并且兩者間的合作也日益加深。運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音樂作品,需要聯系中國音樂作品的曲風曲調,這里不得不提到西洋樂器在中國戲曲演奏中的表現,以陳禮旺先生的黃梅戲《七仙女與董永》為例。在黃梅戲《七仙女與董永》中,陳禮旺先生在保留傳統的前提下,在演奏上大膽的加入了長笛,中西方的完美結合演繹了一場別樣的黃梅戲。在這段戲曲中,陳先生巧妙的借助黃梅戲中的花腔表演技巧,加入大段的長笛獨奏,再根據場景更換不斷變換音色將主人公復雜的內心情感表現的淋漓盡致。可以說,這出黃梅戲可以獲得金鷹獎,一部分功勞要歸功于西洋樂器長笛。將長笛本身的音律特點融入到黃梅戲中,使其更富有感染力,有效的增加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我國傳統戲曲黃梅戲與西洋樂器長笛的完美融合,便是西洋樂器用于演奏中國音樂作品,更好的表現音樂作品的證明,當然,前提是一定要聯系音樂作品的曲風曲調,才能完美的將作品的意境表現出來。
運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音樂作品,對我國傳統音樂的傳承、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的音樂作品中國使用西洋樂器演奏,可以將我國優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作品發揚光大,讓世界更了解中國民族音樂。同時,借助西洋樂器與中國音樂相互融合的契機,在其他文化領域上進行開拓和發展,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優秀的民族文化,不斷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劉婉辰.試論中西樂器共鳴體背后的文化意涵[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5(01).
[2]李姝.中西音樂美學的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7.
[3]李香波.建國初期民族管弦樂發展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