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藝蓓
本文章為: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河南省高等學校音樂課程評估體系調查研究
摘要:近年來作為藝術教育一大分支的音樂課程,在全國各地高校的普及工作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許多成功經驗,本文以三維教學法為基礎,深化參與性教學環節,改變原有課堂教學、學生自學、社會實踐相互獨立的局面,構建一個三者相互聯系,環環相扣、有機結合、螺旋向上、不斷深化的教學模式,從而促進學生參與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藝術教育;課程評估;教學改革
普通高校音樂課程評估是我國一項長期的教育政策,近年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能夠激勵高等院校形成辦學特色的音樂評估系統,是教育部適應擴招后高校內涵發展的必要措施,也是提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河南省高等學校音樂課程評估體系調查與研究是河南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針對本課題的內容及具體安排,我們于2013年3月至今,以安陽工學院的公共音樂鑒賞課為試點進行了以下實驗,在授課過程中,對上課的形式分為了兩類,一類是有部分老師按照以往傳統的方式進行上課,另一類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教學,該教學方式就是通過改進上課內容、形式、大學生的參與等等,在經過兩年的實踐教學后得到以下的對比:
一、上課內容、方式的變化
實 驗 類(授課對象:固定班級)
時 間 方 式 參與
人數 上課內容 存在優點 存在缺點
2013年3月-7月 講 座
雙向交流 30-50 按老師嗜好準備 內容廣泛 和學生脫節
2013年9月-12月 分類別進行多媒體
雙向交流 30-50 根據收集學生要求后準備內容 內容廣而精
課堂氛圍較好
學生參與廣泛 前期需大量準備
2014年3月-7月 陳述展示
討 論 20-30 根據學生自己嗜好
傳統經典
時下最流行 內容廣
與學生思想聯系密切
課堂氛圍較好
學生參與廣泛 前期需大量準備
2014年9月-12月 結合以上方式
另加實踐 15-30 結合以上
田野調查 內容廣
課堂氛圍好學生參與性、主動性、創新性、均為佳興趣極高 前期需大量準備
后期需要總結
二、考試形式、授課內容獲取的變化(傳統、實驗)
時 間 傳統/實驗 授課內容獲得渠道 存在優點 存在缺點
2013年3月-7月 論文寫作/寫作報告 以老師為主/以老師為主 系 統 單一
涉及面窄
2013年9月-12月 論文寫作/心得 以老師為主/老師和學生各占半 系統/涉及面大 需要調研
2014年3月-7月 論文寫作/現場陳述展示 以老師為主/以老師為主/老師和學生各占半 系統/涉及面大 需要調研
2014年9月-12月 論文寫作/田野調差查作品集 以老師為主/以老師為主/老師和學生各占半 系統/涉及面大 需要調研
三、通過這些實踐后的效果
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反映
專 業 層次 反 映
理科、工科 本專科 有特色、希望能開為必修課、這樣人數可以控制上課效果會更好
文 科 本專科 藝術認識和修養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藝術類 本專科 專業認識更深刻
授課教師的反映
時 間 方 式 上課內容 存在優點 存在缺點
2013年3月-7月 好 好 效果好、自己知識結構得到了鞏固 需要搜集大量材料
2013年9月-12月 非常好 較好 學生樂于接受愿意上課 前期準備工作多
2014年3月-7月 新穎 非常好 內容廣
與學生思想聯系密切
課堂氛圍較好
學生參與廣泛 調動學生積極性學要下功夫
2014年9月-12月 非常好 非常好 內容廣而深 前期工作需大量準備
針對以上提到的上課模式,兩年內四個學期,每個學期結束后我們都進行了問卷調查及分析,兩年內發出去的1800份調查問卷中分析的結果是90%的學生認為這樣的上課形式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新的嘗試、是一種挑戰,更是他們想要的上課模式,所以對課程的滿足度極高。
四、在試點基地教學成果的啟示
優秀的教學研究成果對課程評估體系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因而在本次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提煉優秀教學研究成果具有十分積極的導向價值。在本次的教學實驗過程中我們認識到教學研究想取得成績,想在本學科的教學中起到真正的素質教育,很重要的一點一定要扎根于實踐在實踐中形成、發展、成熟。要想取得成績應尊重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因為有價值的理論都扎根于實踐的土壤。要想真正的是教學研究成果為課程評估體系所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實踐基礎是否深厚、扎實。其實在長達兩年的教學研究成果的過程中我也 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眾多的音樂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 極少產出高水準的教學成果”,在經過這兩年的時間后我的的結論是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與實踐聯系不夠緊密,各方面的重視度不高,有可能很多老師都會再說硬件設施不夠到位,學校不夠重視等等原因,但我想在這些缺乏的情況下,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與實踐聯系不夠緊密,自身重視度不高占著具足輕重的作用。總之在硬件不到位的時候,想讓我們的課程達到較好的效果我們還是應該遵從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不僅要到實踐中驗證價值"更要在指導實踐中創造新的價值"這是優秀教學研究成果價值的最終體現。
五、存在的問題
(一)是否開課已不是主要問題,整體教學質量需要提高
在教育部相繼出臺關于藝術課的文件后,很多高校都陸續的在建立相應的機構和課程,所以對目前來說高校開設藝術類的相應課程并不是最重要的關注點,然而在這種大勢的狀況下,怎樣提高教學質量反倒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二)在校內關注度低,對學科建設的理念認識還不到位
雖然經過教育部多次文件的洗禮,很多地方性院校建立音樂課程的觀念依舊較薄弱,音樂課程的教學理念還沒有完全深入人心;特別是沒有設立音樂系的理科、工科、農業、醫學等學校,很多情況下,發展尚處于隨性的狀態,在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還不夠徹底,所以,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適應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等方面還需認真學習研究,加大改革力度。
(三)教學條件尚顯不足
教育部多次出臺文件后,多數學校近幾年來在音樂課程方面的經費投入也在持續增長,但要想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是需要大量的硬件投入,這樣教學成本就會顯得略高,對一些設立有音樂系的綜合院校還好點,可以將音樂系的設備共享,但對一些理工科、農、醫等高校教學設備、教學場地等還顯單薄,特別是實際教學條件明顯不足;適應當下人才培養的教學隊伍建設還有待大力加強。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快培育相適應的師資隊伍,教師要具備應用研究的能力,骨干教師素質要具田野調查經歷與學術經歷的雙重素養,既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與專業相關的工作經歷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努力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型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強對在職教師的培養,加強應用型教學團隊的建設和管理。要發揮學科建設的人才集聚功能,可以的中有益形式共建平臺匯聚人才;選派中青年教師到境內外高校、科研機構訪學研修;也可以外聘的形式,聘請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為學生提供案例教學、實踐指導不斷完善機制導向,使教學師資協調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水平。
(二)學生滿意度的持續跟蹤
要想建立科學嚴謹的評估體系,必須在實踐教學中總結經驗,所以現已開設音樂課程的學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每個學期節課后調研學生的上課滿意度,通過各方為的努力,最終建立一種真正適合音樂課程評估體的方案。
(三)教學場地和設備的完善
好的教學效果,軟件設施完備的情況下,離不開合適的場地和充裕的設備,軟硬件就是一對互補的關系鏈,缺了誰都會略顯單薄,所以教學場地和設備的完善是很有必要的。
七、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音樂課程的教育,進一步理清并落實學校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戰略,依照科學的發展規劃,圍繞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開展人才培養,以人才培養質量提高課程聲譽,將為音樂課程的建設起到具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貝雷特·雷默,音樂教育的哲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1
[2]黃燕,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民族音樂課程的現狀與設想[J], 科技信息,2010(05)
[3]周林一,藝術創意類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J],藝術與設計,2009(10)
[4]朱錫芳,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