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
摘要:高校音樂教育可拓寬學生的視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有利于學生對日常壓力進行釋放。然而,目前的高校音樂教學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音樂教學設施與資源缺乏,教師缺乏對音樂課程的掌控能力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轉變高校音樂教學理念,改革音樂教學模式,將音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整合,同時,舉辦一些切實可行的音樂實踐教學活動。以推動我國高校音樂教學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問題;對策;研究
一、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一)音樂教育可拓寬學生的視界
高校學生通過對音樂的學習,可以體會到不同的音樂類型而帶來的不同情懷。有利于學生視界與知識面的拓寬。
(二)音樂教育可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音樂的教學實質上是一種文化與精神傳統的教學。在音樂的熏陶下,學生的氣質與追求也不斷得到更深層次的培養,更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三)音樂教育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對日常壓力進行釋放
就高校學生而言,對音樂的學習與品味,有利于學生對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壓力進行釋放,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更為優雅、更為高尚的事物中來。
二、高校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進行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現階段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授課過程實際上是與學生的興趣點所在分離開的。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視,教師僅僅是以完成任務的方式進行音樂課程的教授,而不關心學生的出勤率以及自身授課的質量。教師在教授過程中的這種思想極大地阻礙了高校音樂教學的合理開展,不利于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培養。而對學生而言,由于教師沒有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及時的引導,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點也僅僅放在對流行歌曲的欣賞上,而沒有真正地對各種類型的優質音樂進行鑒賞。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雖然對流行音樂有一定的愛好,但這種單一性的愛好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而言實際上是不利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無法對世界性的音樂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其視界與知識面也無法得到真正的拓展。
(二)音樂教學設施與資源缺乏
在普通高校硬件設施構建過程中,針對音樂教學購置的硬件設施可謂少之又少。許多高校沒有自己的音樂教師,較多的音樂教學課程也只是在普通教師或多媒體教師中進行開展。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音樂教學的專業性。另外,由于音樂教學的硬件設施限制,高校學生僅可以對各式各樣的音樂進行欣賞,而缺乏實踐性。
(三)教師缺乏對音樂課程的掌控能力
在普通高校音樂課程中,學校安排的音樂教學課程往往是較為有限的。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有限的音樂課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這需要教師對音樂課程有一個較為良好的掌控。然而就目前高校音樂課程開設狀況而言,教師對音樂課程的實施具有一定的隨意性。
三、高校音樂教學發展的對策
(一)轉變高校音樂教學理念
理念的限制是高校音樂教學無法順利開展的重要原因所在。因此,在推進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改革方案的制定者應首先從音樂教學的教學理念出發。方案制定者應吸收舊時音樂教育方法的長處,并對全新的教學理念進行引入,從而從根本上保證教學的合理性。另外,高校課程制定與實施者應對高校音樂課程給予足夠的重視程度。只有在足夠的重視程度的基礎上,音樂教學在課時上與授課的內容要求上才能夠真正得到滿足,教師才有機會與精力對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激發。
(二)改革音樂教學模式
教學效率的提升是教學過程中重點項目。特別對于普通高校音樂教學而言,音樂教學本身被分配的課時極為有限,要想在有限的課時內保質保量地完成音樂的教學內容,就必須對音樂教學的效率進行提升。因此,教師在制定課程內容時應著重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選擇學生切實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教授。在教學手段上,教師應將音樂理論與音樂實踐相結合起來,在對樂理知識進行講授的同時,配以樂曲欣賞或現場樂器參觀等方式。
(三)將音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整合
高校音樂教學應改革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在不斷地探索中尋找一種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優勢,采用計算機技術對于高校音樂課堂教育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將本節所授的內容與涉及音樂作品的多媒體資料投放其課程網站上,教師要求學生將其資料先進行預習,學生在預習中了解到了本節課所涉及的音樂作品的內容與特點、重點的與難點,在學生預習之后,教師將授課內容的提綱呈出,并對重點與難點進行分析,學生在這種主次分明的教學模式中,將重的與難點抓住了,既節省了時間,又掌握了重點。學生在多媒體的形與聲的情景中學習氣氛活躍,學習音樂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
(四)舉辦一些切實可行的音樂實踐教學活動
高校音樂教學不但要學生學習音樂理論知識,而且要努力培養音樂表演方面的人才。因此,學校要經常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教學與觀摩相結合的實踐活動,還要培養他們的演奏能力,提高他們豐富的舞臺演奏經驗,為他們畢業后有“用武之地”而創造條件。
1、教學與觀摩相結合
高校的音樂教學應將音樂演出觀摩作為課外的教育實踐活動,并以此作為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手段。學院可以聘請知名的音樂演奏專家來校進行指導與排練,并舉辦有特色的音樂演奏音樂會,使學生可以面對面地感受音樂演奏家音樂風格的詮釋。
學院還可以聘請知名的音樂團體、知名的音樂演奏家來校進行音樂表演,并讓學生免費觀賞。學生在大型演出的觀摩中可以積累豐富的舞臺實踐經驗,這些都是課堂上無法比擬的最佳的補充。
2、定期舉辦教師音樂演奏活動
學院應要求音樂專業的教師定期為學生進行音樂演奏,并以音樂會的形式公開為學生匯演。這種要求應形成制度為教師形成一種約束機制,這種約束機制可以促進音樂專業教師不斷地探索與提高自己的音樂演奏水平,而且教師在排練與匯演中將豐富的實踐運用于音樂教學,特別是對于在課堂上的示范與演奏都有著優化與促進作用。
3、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
高校的音樂教育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與制度,以保證大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得以訓練并有所提高,高校音樂實踐教學活動是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當前高校音樂教育的趨勢。音樂專業的教師應組織學生每年進行2-3次音樂作品音樂會,在音樂會中要求音樂專業的學生不但要有獨奏演出,而且要有藝術歌曲伴奏等演出活動。主課教師平時要注重訓練他們的音樂演奏技巧,而且要求他們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演奏活動,通過演奏不同時期的交響音樂或歌劇作品,使音樂專業學生的演奏技巧以及與樂隊合作的能力不斷提高。通過這些音樂教育活動,可以使大學生的音樂專業訓練不再孤立,同時使大學生的綜合藝術水平通過各種音樂環境不斷地得到科學發展。實踐證明:音樂課堂教學與課外樂團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有機地結合,可以促進高校音樂的教學水平與學生學習的效果不斷提高。
總之,高校的音樂教育在處在深化教學方法改革,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關鍵時期,高校的音樂教育要與時俱進,并不斷地借鑒國內外音樂教學的創新模式與成功經驗,優化音樂教育資源,提高高校音樂教育質量,切實保障我國高校音樂教學的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