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濤平
摘 要 一種優秀的藝術品往往離不開文化的熏陶與時間的淬煉,紫砂壺自然也不可例外,它博采眾家之長,在數百年的時間中至真完美,成為享譽世界的傳世瑰寶。作為一門造型藝術,紫砂壺不僅僅在外觀上要求盡善盡美,也要能夠直擊人的心靈,令人回味悠長,這便是意境的傳達。
關鍵詞 紫砂壺;造型;意境
意境是藝術家用所表現的形象來表達胸中之意,對萬事萬物的情感,文學家以文字勾勒、畫家以畫筆記錄,雕塑家用刻刀雕琢,而紫砂藝人則是用雙手直接從靈魂的深處傳達出自內心的所思、所想。意境的理論最先出現于文學創作與批評,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文學創作中就有了“意象”和“境界”之說,意境的構成是以空間境象為基礎的,是通過對境象的把握與經營得以達到情與景之交融、意與象的通達,這一點是藝術創作的主要依據。以紫砂壺為例來說,它是形與意的結合,首先產生于制壺人的藝術構思,再通過外觀的創作來達到視覺上美感的呈現,進而使賞玩者產生韻味感,達到意境上的傳達,本文試從外觀造型和文化韻味兩個方面來談談紫砂“云竹紫泥壺”(見圖1)的意境美。
1 外觀造型
紫砂壺的造型千變萬化、奇詭多變,而最具典型的要數宜興紫砂壺,形成了以花器、筋紋器和光器為主的不同門類?;ㄆ饕苑律鸀橹?,將自然界、生活中的事物捏塑成型,化為一把紫砂壺,加之以光影色彩的裝飾,意境表達方面多為熱愛自然、回歸自然的閑情逸趣;筋紋器以多等分的紋路劃分壺面,采用線條的剛柔并濟,給人以一種規整的秩序感,屬于一種較為抽象的意境表達;光器則依靠紫砂壺本質上的比例尺度以及材質美來展現美感,其給人的感覺多為簡樸深重的醇厚美?!霸浦褡夏鄩亍敝黧w為“仿古壺”造型,初見時給人落落大觀之感,細細咀嚼又有悠然古韻拂面而來。在造型上,壺身鼓起,兩端緊束收攏;壺嘴細短,拉出一個微小的弧度,顯得俏皮伶俐;壺把圓括勾連上下,橋型鈕緊扣壺蓋,同時泥料選用原礦紫泥,整器胎質燒成后為紅褐色,壺型、壺色兩者相結合,散發出濃郁的古色古香,猶如古物富有人文韻味,也隱約地表達出道韻和禪的意境。
2 文化韻味
紫砂壺另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便是裝飾,涉及金石銘刻、書法、繪畫、雕塑,手法之廣、涵蓋內容題材之多更是其他藝術品所少有的,“云竹紫泥壺”顧名思義是以云、竹為創作的主題,嘴、把、鈕三者均捏塑為竹節形態,剛正有力、足見根骨。壺名中的所謂“云竹”即文竹,它似竹而非竹,只因其葉片輕柔,常年翠綠,枝干有節似竹,且姿態文雅瀟灑,故名文竹。在此以竹入壺,并無嬌媚之氣,看似柔弱,卻見骨力,頗有文人氣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文人愛竹、品竹、賞竹,故竹也是文人的象征,承載了堅韌、剛正、高潔的精神,花中“四君子”、“歲寒三友”中都有竹,宋代大文豪蘇軾曾作《于潛僧綠筠軒》贊詠竹在世人心中的超凡地位:“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币鉃閷幙刹怀匀庖惨幼≡谟兄裣喟榈牡胤?,無竹讓人庸俗,這樣的庸俗無法醫治,這是對竹的高度評價,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此外,由壺嘴上端向兩邊伸展勾勒出一條柔美的云紋,上下律動、飄逸瀟灑,尾端點綴了些許“星點”更添趣味。相傳古人以云可造雨滋潤萬物,帶給人們吉祥如意,被賦予了豐富的人文內涵,故而被裝飾在生活用品上,流傳至今的許多傳統工藝品諸如云錦、如意云、靈芝云中都出現了它的身影,但無一例外地均是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情思。通觀全壺,將竹之剛與云之柔揉捏在同一個作品上,互為臂助、相互映襯,不僅僅耐人尋味,更是一種道家“和”思想的體現,據此看來“云竹紫泥壺”便有了更深層次的文化底蘊。
3 結 語
通過“云竹紫泥壺”的賞評,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外觀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