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蘭云
【摘要】寫作文是中學語文中必備的一項內容,然而很多的學生為寫作文而陷入煩惱之中,這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中學生的心疾。因此針對這種問題,筆者就提高寫作能力,淺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閱讀 尋求素材 批改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80-01
作文的教學不僅僅是讓語文老師頭痛的問題,更是很多學生抓耳撓腮抱怨的課程,然而就是這樣一門讓人頭痛的課程卻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容忽視。不僅僅是因為其在考試試卷中所占的分量極大,更是因為寫作文能讓人學會思考,提升語言能力,能夠幫助人更好地提高思維組織能力。筆者認為,應從提升閱讀量,積累尋求素材,創新批改方式等途徑來提升作文。
一、養成閱讀習慣,培養作文興趣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了翅膀。”閱讀是積累經驗,積累素材,提升語言組織能力的重要途徑。現在由于網絡等技術的發達,閱讀途徑也變得豐富了,然而更多的網絡游戲等娛樂方式占據了現代學生的諸多時間,導致很多中學生不再以讀書為樂。而強迫性的閱讀只會適得其反,因此,還是得通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不是強逼閱讀的方式,從而培養學生寫作樂趣。
現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現在的學生不明白為何要閱讀,認為閱不閱讀無關緊要,筆者認為,閱讀量的多少極大程度的影響寫作文的水平。僅僅說閱讀量也許是有些片面的,但是量變是質變的基礎,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需要有很多的方法,其中記錄筆記便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并非是沒有道理的。著名歷史學家陳垣在《時不待人,努力讀書》一文中曾經說過:“讀書的時候,要做到腦勤、手勤、筆勤,遇到有心得就寫下來,多動筆,多寫,多記,不然,你有心得,不寫下來,時間長了就忘了。多寫多記,書念多了,就積累下不少知識,可以左右逢源。”
著名作家巴金曾經說過,人不能僅為了米而活著,當然作為現代的一名學生我們也不能僅僅為了考試而閱讀,這樣豈不是太小看了閱讀的力量。讀書改變命運,閱讀滋養心靈,如果能堅持養成閱讀的習慣,必定收益終生。另外教師應當合理的指導學生閱讀,比如指導學生記錄讀書筆記以及心得等。讀書多了,肚子的知識也就多了,寫作文時也不至于胸無點墨,導致抓耳撓腮,而是能夠利用自己閱讀所積累的知識從容下筆了,這樣學生也就能夠培養起寫作的興趣。
二、深入生活,挖掘素材
其實,寫作源于生活。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章。”從現實生活中積累素材,教師應該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寫出生活中的真實見聞。而我們所說的寫作內容就是我們寫作所積累的材料,只有將生活中所積累的材料運用到寫作中去,將自己的真實情感寫進文章中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有血有肉,不致于沒有真情實感讓人咋舌。從這也就引出現在很大眾的一個現象,作文都有固定的模板,學生所寫作文時有雷同,喪失了寫作最初的動機。此中緣由大多是由于應試教育導致學生用虛化的語言寫出沒有血肉的文章,也將作文當作不得不完成的任務而草草應付,從而更加惡化了目前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的要求,因此語文教師更應該在作文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妙之處,隨手記錄下來,讓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寫入作文,讓作文煥發活力。作家王蒙說過:“當你拿起筆時,你激動,你感到有一種強有力的沖擊,這首先是生活的沖擊。”中學生正是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能在這個時候,合適的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之美,并學會將生活中的真實情感運用到作文中去,才會有效的提高作文水平。
三、創新批改方式,有效提高寫作能力
作文批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這學生的作文水平,傳統的作文批改使學生一昧接受老師的指導思想,常常會使有些學生產生消極怠工的情緒,有些學生甚至大多數學生都以完成寫作文任務而寫作文,并沒有當作文是一項自主的作文。而眾所周知,學生才是寫作文的主體,應當使作文批改的權力下放到學生中去,讓學生學會自主批改作文。“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曾經聽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從前有一個青年文學愛好者,一心想寫好文章,想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作家,于是他苦心學習,寫了一篇文章寄給當時一個頗有作為的作家請求指點一二。這位知名作家,看過他的文章之后沒有作出任何批改,而是讓這位青年作家重新寫過再寄來,就這樣反復修改多次,作家說終于可以投稿。后來,這位作家終被采用。由此可以看出,自己批改之力遠勝于老師圈圈點點。因此可以采用學生自批以及學生互批的方式來替代傳統的教師批改作文的方式。葉圣陶先生明確指出:“‘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學要看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學生自改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研讀作文題目,深入解讀題目內涵,并合理的指出此次作文的情況,然后合理的指導學生如何批改作文,讓學生掌握批改作文的方法,從而更有效的修改自己的作文,提升寫作水平。針對學生互改,可以幫助學生發現不同作文中的問題,從而互幫互助,針對有爭議的地方,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共同探討,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提高方式。
要解決寫作文的難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堅持下去,老師作為引導者,合理的引導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仔細觀察,并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積累成為自己的人生知識,使之變成自己的作文素材。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提起寫作文的興趣,不再是以完成任務而寫作,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培養起寫作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減少作文提升道路上的阻礙。也唯有此,寫出的作文才能言之有力,感動人心。閱讀是很好的老師,可以提高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引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讓自己的文筆下充滿生命力,。最后,通過老師指導批改,學生自改,學生互改,發現自己作文之中的問題,然后悉心改進,堅持下去,那么日復一日,寫作水平一定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冬.閱讀寫作周計劃[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
[2]蘇之康.中學語文教學研究[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
[3]邢永富.現代教育思想[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