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德 黃義
【摘要】裝備類課程建設是實施裝備崗位任職培訓的重要基礎。按照課程建設服從訓練規律和教學模式的特點,分析了裝備類課程建設思路,探討了裝備類課程建設途徑,并且圍繞裝備類課程建設的具體問題及舉措展開深入研究,為裝備類課程貼近實踐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科學依據和理論支撐。
【關鍵詞】任職培訓 裝備類課程 課程建設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231-02
任職核心課程建設是學科專業建設的根本,必須體現出學科的前瞻性、應用性。立足裝備面向應用是裝備類課程建設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隨著軍事訓練轉變深入推進,跟蹤分析裝備發展特點,在實踐中努力破解其內容、方法、形式與要求,促進裝備類課程按照體系作戰能力生成要求可持續建設。
1.裝備類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
堅持以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為落腳點,合理構建課程體系,以課程發展環境建設為龍頭,以實踐平臺建設作保障,以提升課程水平為著力點,形成良好的促進課程建設發展的課程體系、激勵機制和課程生態環境,形成“注重人才質量、注重科學研究、注重部隊特色、注重崗位任職”的課程建設思路。
(1)以培養適應新裝備發展和需求的知識結構優化、專業方向明確、特色鮮明的復合型軍事人才為總體原則。從事裝備相關技術與管理的專門人才,要求學員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比較熟練的動手實操能力,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和創新精神。
(2)以重點課程建設為核心,以重點教材建設為主線,以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以主干課程為主,一般課程為輔”的原則,確保特色課程在教學及研究水平和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
(3)以特色、優勢創“精品”專業,實施“品牌”戰略。在繼續保持已有課程特色和優勢的基礎上,加快重點課程建設步伐,以課程交叉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進一步加強一般課程的建設,不斷促進各相關課程的迅速發展。
(4)注重協調發展,按照課程建設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重點建設的原則。注重教學與科研、重點課程與一般課程協調發展。既有教學改革工程,又有質量監控保障;既有總體發展目標,又有單元發展計劃。
2.裝備類課程建設的技術途徑
(1)以崗位任職需要為牽引
裝備是崗位任職的立足點,裝備類課程建設應圍繞培養人才展開,確立高質量人才是課程建設的核心和歸屬。用人才培養的質量來衡量綜合辦學實力,而人才培養質量取決于院校的師資力量和課程建設水平。對于裝備類課程而言,沒有高質量的理論教育和實踐訓練就難以培養出高素質的新型軍事人才。沒有先進、合理、符合內在要求和規律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就不能建立起一批在軍內外享有盛譽、具有重要影響的學科專業,便難以實施高水平的教育訓練,也就難以培養出高質量的新型軍事人才。必須把崗位任職需要擺在課程建設的突出位置和優先地位,以課程建設促進人才培養,以培養質量和軍事斗爭需要為前提,牽引并帶動課程建設,并促使兩者步入良性循環、協調發展、共同推進的軌道。
(2)以科學研究發展為動力
首先,課程建設必須適應軍事科技的發展變化和部隊對人才的需求。以現實軍事斗爭需要為牽引,通過承擔能夠提高新型裝備技術水平的科研項目和研究課題,推動科技創新向部隊現實戰斗力的轉化,并以此帶動并促進相關課程及專業的建設。其次,要把培養人才貫穿到從科研項目申請到成果轉化的全過程,真正使科研活動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協調共生。第三,充分認識到裝備類課程建設水平和科學研究也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要發揮讓教員的主觀能動性,將科研貫穿于教學,用教學激發科研背景。
(3)以交叉創新為目標
課程交叉創新可以使原有課程發現新的生長點。但是,課程交叉不是在人員組成、專業布局、課程點設置等方面進行簡單的重組,而是滿足新裝備新技術快速發展的需要,體現部隊信息化建設的要求,以部隊建設需求為導向,發展新專業,調整、改造老專業。針對優勢課程、特色課程、有發展前景的課程進行交叉、滲透,以應用課程和交叉課程為主,真正實現課程間的內在融合,同時積極扶持和催生面向高新技術應用、為部隊的信息化建設所急需的新興與交叉課程,以適應軍事科技飛速發展的現實需要和部隊對人才需求不斷變化的新形勢。
3.裝備類課程建設的具體問題
(1)課程體系設計
立足崗位任職教育實際,著眼課程建設特色發展,通過加強已有課程資源整合、優化課程配置組合,緊跟裝備技術前沿深入課程發展理論研究,做好課程建設規劃設計,圍繞重點建設課程專業,重點建設以部隊急需的應用型課程,重點扶持優勢課程,協調發展配套課程,大力培育新生課程,加強軍事基本技能、軍事指揮、管理等專業要素建設,著力營造與部隊實戰化訓練相接近的課程實踐環境。堅持裝備類課程建設“特色化、針對化、優勢化”的發展策略,形成系統配套、相互融合、創新發展的裝備類課程群專業群建設格局,堅定在軍地行業領域中的地位。
(2)教材體系規劃
著眼新裝備新理論新技術的發展,結合裝備實際訓練和信息化建設,按照“突出任職教育需求、突出高新技術、突出綜合能力培養”的思路,更新教材體系內容,實施精品教材戰略,突出抓好與重點建設課程專業相配套的主干課程專業教材的編寫,編著出版一批代表課程專業水平、體現任職教育特色的學術專著,穩步推進新戰法新訓法教材的編寫,形成立體化的新型任職教育教材體系。
(3)實踐平臺建設
圍繞重點裝備類課程建設任務,高起點、高標準規劃配套實踐教學平臺發展,優化組合模擬訓練設備,實現各型相關裝備教學器材資源的互補,發揮整體資源的配置效應,突出抓好體現專業特色的重點實驗室和教學訓練基地的建設。實現實戰化教學、模擬訓練一體化教學;專業訓練改革、模擬演練仿真數字化;各戰位專業操作科學化的實驗實作體系。為課程專業建設提供科學研究條件,為專業教學提供貼近實戰的教學環境,促進課程專業教學逐步向模擬化、可視化方向發展。
(4)信息資源開發
加強校園訓練網、多媒體網絡教室、數字化圖書館等數字化教學環境建設。建設網絡教學平臺,加強網絡課程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實現自動化教學、多媒體教學、網上教學及訓練信息收集與查詢立體化、可視化和智能化。充分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媒體示教軟件和模擬訓練器材,逼真模擬實裝實戰場景,定期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的競賽活動,提升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果。
4.裝備類課程建設的具體措施
(1)以重點專業建設推進課程建設
專業建設是課程建設的關鍵點,要正確處理課程與專業、特色與創新的關系,找準課程建設與專業建設的結合點,在發揮裝備自身特色優勢的基礎上注重創新。根據專業培養裝備指揮與管理專門人才的總目標,以崗位任職需求為著眼點,把具有任職需求和課程優勢的專業作為重點專業建設。
(2)以交叉課程作為建設切入點
裝備類課程建設要突出專業建設特色。裝備類課程要能反映本課程、本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特別是反映部隊建設需要的交叉課程、新興課程的成果。選擇能體現院校教育思想,符合部隊需求,適應裝備發展,有利于提高學員任職能力的核心課程進行重點建設。正確處理好單門課程建設與系列課程建設的關系,通過重點課程輻射其它裝備群課程建設,促進重點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3)以精品教材促進課程建設
樹立精品意識,在原有各級教材規劃的基礎上,堅持教材的擇優選用原則,確保高質量、有特色的教材進課堂,保證教學質量。設立教材建設專項基金,強化培養新型軍事人才意識,以課程改革建設成果為依托,通過立項形式進行教材建設,編寫公開出版一批質量高、特色鮮明、適應性強的應用型任職教育系列教材;重點支持特色教材建設。同時也要兼顧高層次人才培訓教材體系建設,避免各層次培訓任務用一本教材,或無合適教材可用的情況。
(4)以重點課程成果優化信息資源
加強重點課程的資源建設,將重點課程建設成果轉化成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完善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建設的機制。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是實施裝備教學計劃的載體,將優秀的課程專業建設成果轉化成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是實現以裝備類課程建設推進教學提高質量的最終目的。
(5)以重點課程成果引領發展趨勢
在重點課程的建設過程中,通過將課程建設與科學研究、隊伍建設、研究生教育、任職培訓工作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重點課程建設的龍頭作用,從而促進一般課程建設水平的發展,帶動學科整體教學質量水平的提高。
5.結束語
課程建設牽涉到學科建設的方方面面,裝備類課程建設在任職專業發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里程碑意義,只有貼近崗位任職需要、貼近實戰需要、貼近作戰環境、貼近作戰對象進行建設,才能為部隊建設輸出更多優秀人才。課裝備程建設也只有滿足院校、部隊雙向推進,才能建立強化學科專業群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馬樂梅,徐明.任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報,2009(1)
[2]胡江,黃景德等.加強任職教育中實踐性教學的思考.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12(5)
[3]孟慶操.重視槍炮專業實習,研究組織實施方法.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報,2012(增)
作者簡介:
黃景德(1973.09-),男,博士,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