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萍
【摘 要】當前課改的重點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新的時代要求學校必須開展“大課間”活動,突出體育與健康的重要性,尤以“大課間”體育活動為載體,更好地落實“陽光體育”工程,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樹立終身體育觀念,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
【關鍵詞】 “大課間”體育活動 問題 實施策略
前言
“健康第一”是新課標的指導思想,要求教師必須掌握體育生理、心理、衛生保健、環境、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科學領域的相關知識。教師肩負著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這不僅僅是體育課堂而已,更重要的是課間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1小時的課間內進行多種體育活動,甚至可以進行旋律較強的校園舞蹈,使學生能進行無拘無束地體育鍛煉。學生通過“大課間”體育活動,可以增加體育鍛煉時間。發展了技能,增強了體質,展示了特長,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和勇于進取的精神,使校園文化建設走向蓬勃。
一、“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的制約性問題
(一)觀念滯后,認識不清
農村的體育教師在多年的教學中沒有真正地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沒有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沒有形成新的教育觀、教學觀,在教學中未能達到平等、自主、互動的新教育思想,就更談不上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由于應試教育的羈絆,學校整體觀念重智輕體,課間操單一乏味,且時間很短。教師觀念的滯后已嚴重影響著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是一個亟待考慮的問題。
(二)時間偏少,形式單一
由于目前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作業量大,相當一部分中學生在課間擠時間去做作業,占用了課間活動的部分時間。加之學校在安排課間操時間上偏少,達不到一小時。同時,在課間操的開展中,也只是班主任習慣性跟班級做一些單調的廣播體操,體育老師沒有很好地組織全校學生到操場參加學生喜愛的活動項目,形式單一,內容貧乏,就談不上內容豐富多彩。長期的同一套操,同一種口令,依舊不動的做操位置已使學生產生了叛逆心里,與學生追求個性難以對接。
(三)活動器材少,場地有限
農村初級中學人數偏多,但體育活動場地有限。在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時,班級活動僅以教室門前空地為活動場所,嚴重影響著學生體育活動興趣。同時,學校體育器材極缺,僅有幾個籃球和排球,而原有的單雙杠、吊環等體育設施因安全隱患而拆除。在體育活動中部分乒乓球、跳繩、羽毛球還是學生自帶,學校沒有得到充足的保障。這些原因無形中制約著“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
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改變觀念,結合實際實施多樣性的教育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必須要考慮學生的愛好、興趣,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愿望去苛求學生,不能施壓于學生,要正確地認識體育是以“健康第一”為要素,以“終身體育教育”為宗旨的一門學科。要轉變教育觀念,正確認識學校體育工作中“大課間”活動的開展,真正地要體現出智體并舉的局面,注重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運動實踐能力,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態參加“大課間”體育活動。
同時,在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中,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多樣性地教學。每班采取不同的形式在同一地點(操場),由體育老師根據班級學生的愛好特點可自由編組,可進行籃球對抗活動,投擲和200-400米交替跑和走,女生可進入校園舞蹈組。學校有目的地進行編組,讓“大課間”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我在投擲組做示范時,首先給同學們創設情境;在藍藍的天空上,飛著幾架銀白色的“小飛機”,它會做多種高難度動作,你是一名小飛行員,愿意駕駛飛機試一試嗎?帶著問題去練習:①.怎樣才能飛得高?生回答(通過練習):手向上投,要高于肩。②.能不能讓它飛到指定地點?怎么做?生答:動作正確就可以讓它飛到指定地點……這樣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在“大課間”的開展中,根據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可組建流行集體舞。在體育老師的引導下,和著動感的旋律,同學們跳起韻味十足的校園舞曲。他們整齊有序、進退自如的隊列和舒展嫻熟、簡潔流暢的動作將這“神曲”演繹得淋漓盡致,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些現代流行元素的介入,使校園文化的建設發生了巨變。
(二)采用分年級、分組做課間操,并進行班組評比
在“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中,學校要改變原有的課間模式,打破固定班組在固定地方,喊著同一個調子統一做操的形式,采取按性別、年齡,興趣愛好編組,以興趣組為單位,有計劃地在場地相應的區域,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各自活動。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潛能的發揮,又便于組織管理,活躍了校園文化氣氛。同時,學校每兩周進行“大課間”興趣小組活動評比,選出優秀的小組或班級進行獎勵,以榜樣的力量,推動高雅的校園文化風尚的形成。
三、結束語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是“陽光體育”的延伸,注重了“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思想,給體育教師一個更寬廣的空間,讓學生能控制自身的潛能,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參與到活動中來,由單一的廣播體操變成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貼近了學生的生活,注重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但這一體育活動的開展,必須要學校和體育教師力改陳舊的觀念,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確實為學生的健康著想,讓孩子們積極參與,在樂中玩,樂中學,在活動中受到教育。
【參考文獻】
[1]羅容海.課間操應緊跟時代引入創新元素[J].光明日報,2012(2):1-2.
[2]劉曉峰.對課間操改革的可行性研究.
[3]鄭桂麗.中學課間操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重慶教育教育學院學報,1998(4):90-93.
[4]陳建明.課間操現狀思考及創新思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