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吉
【摘 要】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全球互聯網的普及使得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以數字化、多媒體、智能化、網絡化為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本文就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數學 應用研究
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高中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信息技術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帶動了數學教育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深刻變革,為落實教育的“三個面向”注入了活力,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育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的重要舉措。
一、信息技術有力促進了教師的教育觀念
信息技術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的職能發生了深刻變化,由傳統教育的“傳道授業解惑”轉化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協調者和引導者。教師需要改變教育觀念,自覺順應信息時代的需要,善于學習,勤于研究,勇于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首先,教師應沖出“以書本知識為本”的舊觀念的束縛,深刻認識信息技術教育對傳統教育帶來的巨大沖擊與挑戰,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新思想,積極學習新課改理論,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教學觀、課程觀。其次,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掌握一些必要的計算機、網絡、常用教學軟件操作知識和課件制作技術;再次,要練就一雙慧眼,能對網上信息進行選擇和判斷,以最快的速度搜羅到自己需要的資料,要學會借鑒網上的名師教案、課件或科研成果,實現網上協同備課。最后,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多了解一些學生喜歡參加的網絡活動,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做好與學生的溝通。
二、信息技術有力推動了教師的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充分發揮著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良好地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這就要求教學必須打破傳統的45分鐘一堂課,學生都坐在教室中聽課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必須以項目和問題為單位,對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進行重新設計和規劃。在這種情勢下,課堂教學時,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體計算機、投影儀,也可以在網絡計算機教室中進行教學演示。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高中數學知識結構。例如:在講授導數的幾何意義時,利用幾何畫板,在計算機屏幕上輕松地應用動畫形式展現導數的幾何意義。在講授函數的圖象時可以安排學生上機房進行上機操作,學生先利用幾何畫板畫出函數的圖象, 再通過小組觀察、討論、分析從而歸納出圖像變化的規律。運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降低教學難度。另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網絡上建立課程網站,或者通過博客、微博把學習資料分享在網上;學生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方便課后更有效地學習。對于研究性課題可以直接讓學生互助合作,自己在網上或生活中查找答案。課后,為了方便學生的學習,老師還可以利用聊天工具對學生進行輔導,而像YY語音這樣的聊天工具本身就具有這樣的功能。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拉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還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高效課堂。
三、信息技術有力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信息技術可以有力地支持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現在,已經有許多學生嘗試利用計算機軟件和圖形計算器自主地在“問題空間”里進行探索和做“高中數學實驗”。在課后,學生可以利用一些教學軟件來復習和鞏固某些已經學會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利用智能題庫測試答題者對于某些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而智能地調節題型、題量,并在線調出相關知識點的理論講解,復習教學內容。也可以利用智能題庫隨意生成程度不同、內容不同的電子試卷,進行在線考試。提高自己做題的速度和準確性。在閑暇之余,許多人都通過Internet學習、交流,從某種意義上說,Internet可以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學校。學生可以在世界范圍服務器主頁上瀏覽,可以利用E-mail雙向異步交流、通過聊天室雙向同步通話、通過BBS進行雙向同步討論、使用同步多媒體環境的虛擬教室。這樣,可以讓遠方的專家、教師替代計算機有針對性地來幫助,讓學生集體通過交互討論、合作解決復雜問題,不但使學習效果大大增強,還增強了合作的意識。尤其是隨著4G網絡的開通讓我們隨時隨地想學就學!
四、信息技術有助于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龐大的書庫也只有有限的資源。網絡信息為教師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為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開辟了一條捷徑,只要在地址欄中輸入網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下載,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大大節省了教師備課的時間。同時遠程教育網校的建立,給教育工作者創建了一個龐大的交流空間, 各地各級的優秀教師云集在這個空間中,他們為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學資源。通過網絡交流,我們可以學習到他們新的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這就要求教師有相當的計算機使用技能,而作為教師,更應該積極地推動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將多媒體技術用于教學課堂,這樣就能大大提高教師的計算機使用技能。
【參考文獻】
[1]徐小芳.學情分析與學案設計的有效性[J].中國數學教育,2012(09).
[2]張允軍.關于學案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4(22).
[3]陳蓓.中學數學學案教學的研究與展望[J].教學與管理,2012(01).
[4]吳育紅,賈鳳梅.實施學案導學的關鍵點[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