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應孝
【摘 要】新課改對初中英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初中英語教師把新的理念引入課堂教學,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要實現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就必須優化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英語 高效課堂 構建
英語課堂是學校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是一個在實踐過程中很值得反思的問題。如何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讓有限的45 分鐘課堂教學時間煥發出無限的生命活力, 是廣大英語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打造英語高效課堂進行探討。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營造氛圍
興趣是克服困難的一種內在動力,興趣和熱情是學生學好功課的前提。因此,在呈現新內容前,如果能巧妙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導入新課,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英語教學中,能否真正有效地實施“和諧快樂教育”,導入新課是第一環節。新課導入設計得好、安排得恰當,整個教學過程就會起到先聲奪人、勢如破竹的效果。我經常采用下列方式創設情境導入新課;①圖片或電影片段;②溫故知新;③快速提問;④duty report;⑤小組討論;⑥音樂渲染;⑦動作游戲;⑧圖表分析等等。當然導入的形式由課文的內容決定。因此教師應充分運用課內外的知識,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精心設計一些新穎別致、不拘一格的課堂教學引言導入新課,創設一種和諧快樂的學習環境,營造一種歡快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引發學習欲望和沖動,使學生為之所感,為之所樂,樂于學習,實現“和諧快樂教育”。
創設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活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使課堂生機勃勃,趣味橫生,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這些情景的引入使學生上課如飲醇酒,沉醉其中,從而產生了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
二、以精心的教學設計保障有效英語課堂
精心的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及教學環節等的設計。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應考慮: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指向哪些領域、哪個層次,應該注重學生學習的行為以及學習的結果。教學設計必須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確定一節課的教學起點。教師還要考慮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和可實現性。教師還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使語言環境和背景知識合理地滲透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每時每刻都沉浸在濃厚的語言氛圍中。教師在教授語言知識時,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有重點地采用多種操練形式進行強化和鞏固,為學生運用所學語言設置合理遞進的臺階。教師要對新舊知識進行有機串聯與整合,使學生每分每秒都在課堂上使用所學語言,將學與用在同一個進程中和諧地交織在一起。
三、充分開發課程資源,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
1. 利用投影烘托情景,熟悉會話內容。英語課程資源指的是“英語教材以及有利于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因此對課程資源的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就是要對英語教材和相關的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的積極開發和合理運用。
2. 利用錄像展示情景,激發會話興趣。例如圖畫語言所創設的情景與現實生活差距甚遠。為了更加貼近生活,使靜的情景動起來,筆者自行設計,聘請班上學生為演員,結合教材將以前教學中出現過的有關飲食文化題材的會話情景作了適度地綜合,攝制了一小段內容為邀朋友來家做客并共進晚餐的無聲教學錄像。
四、轉變角色,優化課堂
自主合作的優質高效課堂是指在教師組織指導調控和目標引領下,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合作和自主展示為基本學習方式的優質高效課堂。要建立自主合作、優質高效課堂模式,必須實現教師與學生兩個角色的轉變:教師必須從傳授者、監控者和主宰者轉換成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當導演,學生當主角;學生的學習方式要由過去被動地接受、自我封閉、等老師教轉變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增強了實踐性與創造性,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每一堂課都要有一個重點,而整堂課的教學都是圍繞著這個重點來逐步展開的。為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師在上課開始時首先展示教學目標,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講授重點內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教師可以通過肢體語言或應用模型、投影儀、多媒體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抓住學生的眼球,抓住學生的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興奮起來,將所學內容在大腦中深記得地記憶下來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
五、優化作業設計,減輕學習壓力
練習題的設計應形式多樣,有層次。課堂習題的設計很重要,平時自己的教學設計不能十足地吸引學生,沒有了興趣談何“高效”。一節課要上好,提前就應該把課堂中會出現的各種情況、問題想周全,使自己運籌帷幄,還應該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不要為了傳授知識而教學,應該發自內心地尊重、保護學生。好的課堂作業的設計,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的鞏固和訓練,而且是給學生創造出再學習、再實踐、反思所學、探究問題的空間。作業的設計和布置不能為訓練而訓練,而必須著眼于學生的認知、情感、能力的協調發展。課后作業主要是檢測學習目標是否達成,在注重學習目標的基礎上,不僅要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還要注重所學知識的重難點的突破和鞏固。
有效的課堂教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每一位英語教師都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授課水平,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創新課堂教學的思路和方法,使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不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