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健
摘要:在樂器中,笛子以它獨特的韻味以及音色成為了人們喜愛的樂器之一。在笛子的演奏經過一系列漫長變化之后,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應地,在笛子演奏過程中,氣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筆者對“氣流速度”在笛子演奏中的重要作用這個主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氣流速度 笛子 演奏 重要作用
在我國教學漫長歷程中,笛子一直是音樂教學中一門重要的課程。隨著時代不斷演變,笛子的教學也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在笛子演奏教學方面,最為重要的就是氣流速度的教學,也是教學的難點所在。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笛子演奏中,很多方面都和笛子的氣流速度息息相關。比如:笛子音色的好與壞、演奏者對相關笛子音樂作品的駕馭能力。在笛子演奏中,把握好氣流速度將會使相應的作品以最完美的姿態展現出來。因此,筆者從音樂教學中關于笛子教學的實際出發,對氣流速度在笛子演奏中這幾個方面的重要作用給與了一定的分析。
一、在笛子演奏中,氣流速度對笛子氣流壓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總的來說,笛子主要是以特有口形的氣流媒介,依靠人體所具有的氣息,對它進行人為的壓力,把它注入到竹管之中,產生振動而發出的聲音。而在這個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便是氣流。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氣流所產生的特有壓力,笛子也無法傳遞出美妙的聲音。所以,在教學中,老師需要把氣流速度對氣流壓力的決定性作用傳遞給學生。要讓他們知道氣流速度和氣流壓力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即在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知道氣流、氣流的壓力、振動的頻率之間的關系。在笛子演奏中,如果氣流速度不斷變快,所產生的氣流壓力也會不斷增大,震動的頻率也會越快,那么從笛子中傳出的笛音也是很亮麗的。如果出現氣流速度不斷減慢的情況,則剛好相反。老師在對氣流速度與氣流壓力這塊知識進行學習的時候,老師需要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練習中去深刻體會氣流速度在這方面的作用。比如:老師在教學生練習吹奏E調笛子,也就是中音笛子的三個音區的sol時候,需要對每個相應的每個音區分別進行教學。比如:在教學生吹低音區的sol的時候,老師需要告訴學生要用極為緩慢的速度,就像平時照鏡子呵氣那樣,使體內氣流的壓力減到最小而相應的氣流量卻不能出現減少的情況。這樣,就會發出準確而渾厚飽滿的低音。老師在相關章節知識內容教學完成之后,要讓學生不斷進行練習,去把握氣流氣壓和氣流速度之間的內涵。進而,在笛子演奏中,能夠對氣流氣壓巧妙地予以掌控。
二、在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氣流速度對笛子音色質量產生的作用
對于樂器來說,音色便是它最好的呈現。好的音色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而不好的音色變成了影響人們生活和休息的噪音。對于具有特色的民族樂器笛子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學中,老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吹笛口形,還需要意識到笛子音色質量的重要性。相應的,對這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便是氣流速度。可以說,在吹奏同一個音的時候,如果運用得氣流速度的不同的話,便會從笛子中傳出不同類型的聲音。比如:在對E調笛子中的中音sol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需要把氣流速度對笛子音色質量的重要性傳遞出來。老師可以對不同氣流下所產生的笛子音色質量在學生面前演示一遍,讓學生去感受不同氣流速度下的音色質量。比如:如果老師吹出的笛音柔和而悅耳,那么他所使用的氣流速度是比較緩和的,也會愉悅人的心情。與此同時,老師在教學中,可以以一些具體作品來對氣流速度對笛子音色質量作用的展現。在對這方面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列舉一些相關的作品來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也可以讓學生對此有更深刻的認識。比如:可以把《牧民新歌》這首曲子中歌頌樂段的前邊部分來進行講解。對于此部分的音色,要演奏出尖銳明亮的感覺,才能體現出音樂的火紅激昂。進而,表達出內蒙古地區的人們在黨的領導下過上幸福生活的愉悅心情。
三、老師要讓學生感受到氣流速度對笛子音樂的強弱、情緒所產生的作用
(一)關于在笛子演奏中,氣流速度對笛子音樂強弱的決定性作用
對于笛子音樂來說,它也需要注重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因此,在教學中,老師需要把笛子在音色上具有粗細、明暗之分,在音樂上,要有委婉起伏、強弱對比的特點呈現給學生。比如:老師在列舉《鄂爾多斯的春天》這部作品的時候,需要把音樂由弱到強,聲音卻由小到大的轉變展現出來。那么,在氣流速度方面,就需要經歷由慢到快,力度由大到小的過程。這樣才能讓學生透過作品知道演奏者想要在作品中傳遞怎樣的情感,表達怎樣的主題。
(二)關于在笛子演奏中,氣流速度對笛子音樂情緒的決定作用
總的來說,決定音樂情緒高漲和低落的不止一個因素。比如:音樂的色彩變化、速度的快慢變化、節奏的松緊變化。與此同時,在笛子音樂的情緒變化中,氣流速度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比如:在列舉《妝臺秋思》這部作品的時候,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演示的時候,需要從開始演奏到結束,都要以一種慢速為主。以此,來表達出曲中主人公王昭君在塞外時,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進而,傳遞出音樂低沉而哀傷的情緒。讓老師在教學中的演示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讓學生不僅僅是掌握一定的笛子演奏只是理論以及技巧,而是能夠賦予自己演奏的曲子以生命和靈性。
總而言之,在笛子演奏中,氣流速度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相應的,在笛子演奏教學中,老師需要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把氣流速度在笛子演奏中的作用傳遞給學生。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笛子演奏的精髓,也有利于培養出新時代下更具實踐價值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石碩.笛子演奏過程中氣息控制運用研究[J].新西部(理論版),2014,(12).
[2]鄭書偉.笛子演奏中的呼吸控制與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4,(09).
[3]毛云崗.談“氣流速度”在笛子演奏中的重要作用[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8,(03).
[4]袁永杰.呼吸方式對笛子演奏中的影響及氣息控制方面的探討[J].音樂時空,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