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超
[摘要]黨校作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主陣地,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培養了大批領導干部,在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推進黨的理論創新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特別是推進改革開放發揮了重要作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敗關鍵在黨,關鍵在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以此次黨校體制升格為契機,基層黨校必將進一步加強理論、培訓和教師三方面能力的建設,不斷提升干部教育工作績效,充分發揮干部教育“主陣地”的作用。
[關鍵詞]體制升格;黨校;干部培訓;主陣地;作用
黨校肩負著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重任,是黨委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要充分挖掘潛力,發揮干部教育培訓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和隊伍保障。縣委黨校體制升格評審工作的開展和落實,為縣級黨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加強了縣級黨校對辦學理念、教學建設、教學管理等軟件設施和教學基礎、教學設備等硬件設施的建設。通過縣委黨校體制升格評審的東風,基層黨校不斷抓好硬件和軟件建設,大大提高了師資隊伍水平,加大了科研項目探究;不斷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立足規模抓好教育,彰顯培訓陣地特色;全面提升了學校管理水平,搶抓區域發展機遇,跨越趕超創新局面,不斷為基層干部職工提供著高水平的培訓。 以此次縣委黨校體制升格評審為契機,基層黨校必將進一步推動和加強基層黨校干部教育主陣地作用,推進各縣委黨校各項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一、加強師資力量,注重教學科研隊伍建設,提升師資素質能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理論精通、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
教師的發展,就是學校的發展,黨校教師隊伍的素質的提升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訓質量的重要保證。要建立包括各級領導干部、專業技術人員、黨員骨干、各方面優秀人才、黨校教師在內的專兼職師資隊伍。要開拓創新,礪煉一支既具有一般優秀教師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征的教師隊伍,為打造干部培訓品牌奠定堅實的基礎。要根據教育培訓工作和黨校發展的需要,及時充實和加強教學科研隊伍。擴大教研人員的比例結構,確保教研人員占職工總數的50%以上。上級黨委部門應切實增加對黨校師資、培訓教材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經費投入,逐步提高黨校教師工作環境,改善教學條件。創造條件,做好教師引進工作。基層黨校要通過向社會公開招考,從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擇優選聘畢業生,充實師資力量,改善教師隊伍的文化層次、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鼓勵教師創新。基層黨校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提升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如,對具有較強創新性的課題,給予教師人力、財力、物力全方位的支持;給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讓教師能夠專心教學和科研工作,努力早出創新性成果。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基層黨校應制定并落實教師進行知識更新、繼續教育的方案,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參加理論培訓、學術交流,使教師積累實踐經驗,增強授課的前沿性、通俗性和科學性。基層黨校可根據培訓對象和培訓內容的特點,通過“專題競標”的方式來確保精品課程進培訓課堂。通過所有教師對中標課程集體進行思考、整合、打磨,最終實現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精品課程。通過黨校體制升格評估,許多基層黨校補充了新教師,師資力量大大加強,有一支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此次,中共長順縣委黨校專職教師由2名增加到7名,師資力量大大加強。
二、改善辦學設施,提高科研水平
目前,縣級黨校現代化教學設備匱乏,校園一片破敗景象,教學條件落后,黨校成了“說來重要,干時次要,忙時不要”的怪現象。社會上甚至有人說黨校是“出生入死的地方”,基層黨校這樣的教學條件、教學基礎設施等等,遠遠滿足不了對現代黨員干部培訓的需要。因此,要更好的對黨員干部進行培訓,必須加大對縣級黨校的投入力度,建設滿足培訓需要的教學樓,配備適合教學要求的教學設施,建設黨員干部培訓生活需要的宿舍、食堂,配備滿足黨員干部學習的圖書和文藝設施。這些情況,都將在縣委黨校體制升格中得到解決和落實。以此次縣委黨校體制升格評估為契機,師資力量將進一步得到加強。縣級黨校要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開展研究,通過研究,形成教學出課題、科研出文章、成果進課堂的互動機制。改進培訓方式,積極推行“模塊式”、“菜單式”教學,綜合運用講授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積極嘗試把課堂教學、異地培訓、外出考察、本地調研、理論和現實問題的研討、內心自省感悟和學員相互交流有機結合起來,促進黨員、干部素質能力的全面提升,不斷提高培訓效能。緊密結合縣域經濟發展要求,要針對關系地方改革發展穩定的理論和存在的形式問題開展,自覺提高主動意識,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服務。
三、突出“黨校姓黨”特色,充分彰顯黨校干部教育“主陣地”作用
黨校是黨的學校。黨校姓黨,就是黨校的一切辦學活動都要堅持黨性原則,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為立黨、興黨、強黨發揮特有作用。堅持黨校姓黨,是辦好黨校、保證黨校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障,也是黨校保持黨的純潔性的基本要求。黨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考核機制,具備了良好的辦學條件和社會聲譽。基層黨校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武裝黨員干部的同時,在黨員干部培訓的過程中融入黨性教育。因此,基層黨校作為黨員干部培訓的主陣地,擁有理論武裝、干部培訓和黨性鍛煉的獨特優勢。
堅持黨校特色。黨校特點在于“黨校姓黨”,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黨校姓黨的原則體現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認真學習和正確領會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省委、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及其工作重點,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地、不折不扣地、創造性地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黨校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在干部教育培訓市場化的趨勢之下,教研成果是否有特色,能否出“精品”以及能出多少“精品”決定黨校競爭力,事關黨校生存和發展。因此,黨校教學和科研的內容設計必須凸顯地方特性,提升質量,做優做強做精教研工作。黨校最主要的學科特色就是突出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課地位,強化科學發展觀教學內容;突出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和優良傳統;突出學員的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
總之,以縣委黨校體制升格為契機,基層黨校必將迎來發展的大好機遇,必將大大加強基層黨校干部教育主陣地作用。成為我們黨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領導干部的主陣地,成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基地。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的講話》,2013年3月1日。
[2].中共上海市宣傳黨校創新教學管理模式 完善學校培訓機制,李偉強,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網,2012-8-13
[3]. 朱喬森、李玲玉、柳建輝主編:《中國共產黨歷史與經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錦濤:《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5].《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學習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