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娟
摘 要 職業素養是職業教育的靈魂,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就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職業技能以及職業意識的培養進行粗淺探討。
關鍵詞 中職語文 職業素養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3.046
On Train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ANG Zhenjuan
(Guigang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Guigang, Guangxi 537100)
Abstract Professionalism is the sou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on how to penetrate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in voc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vocational skills and to develop career awareness made superficial discuss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hinese; professionalism; training
1 文道結合,提高中職生的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素質的好壞,主要體現在對待工作的看法、態度、行為、操守等方面,它是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化,每個從業人員不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要遵守道德,如此,才能確保社會秩序和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筆者曾聽聞,一些汽修專業的學生在擰螺母時擰不動就把腳踩到扳手上用力蹬,一些機械專業的學生把卡盤鑰匙插在卡盤上就離開機床,以上種種,都是不良的職業道德行為,對學生的就業形象造成影響。良好職業道德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的,一切職業道德要求都基于個體自身的人格,中職語文教材選文均為古今中外的名篇,有著豐富的思想內容和人文因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握課文,充分挖掘文中所蘊涵的道德素養,從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出發,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奠定基礎。以荀子《勸學》為例,其并非簡單地勸人向學,而是包含了深刻的道德理想,如“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短短十六字道出了一個人生哲理:人必須端正自身的品德修養,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切忌偏離道德準線,唯有如此,才能消除一切禍端,真正做到修身立命,在社會上站住腳。同時,文章還特別強調了德行的培養并非一天二天就可以辦到,而是需要點點滴滴的日積月累,“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圣心備焉。”積累小事、善事越多,知識、精神境界就會更豐富,從而成就高尚的道德人格。在教學時教師應不斷挖掘其中的閃光點,讓學生深入領悟作品豐富的內涵,實現語文教學“潤物細無聲”的熏陶功能。
2 靈活多樣,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職業能力主要含專業技能、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等等,是勞動者從事職業活動所必備的技術素質和行為能力的總稱。雖然不同的職業其要求具備的專業技能不同,但有的素質應是所有職業者共同具備的,如語言交際能力、應用文寫作能力等,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巧妙運用教材,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課題。以汽修專業為例,學生就業方向主要是汽車修理廠或汽車4S店修理車間,工作崗位有接待員、小組長、維修工等,還有一些可能從事汽車整車銷售行業或者汽車配件銷售行業的銷售工作,以上崗位對語文素養都有一定的要求,如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普通話規范標準、一定的書面表達、表格制作的知識與技能、能了解并運用足夠數量的專業術語,等等,都強調學生相關基礎知識的培養和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而有調查發現,多數汽修專業學生往往重專業技能輕基礎文化,語文素養能力欠缺,在語法、修辭、邏輯等方面掌握不足,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和思維能力總體較差,甚至還有一些學生不能好好運用規范的語言文字,說話、寫作動輒“網絡體”,嚴重制約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不但直接影響了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更對今后的職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專業特點,有意識地將一些崗位任職要求引入課堂教學,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職業素養。如,在進行《自我介紹》(《語文》第八單元口語交際訓練)這一教學時,可結合相關專業課程為學生創設口語實踐的機會,如設定這樣的學習任務:如果你是一名汽車銷售人員,如何將一款五菱SPK0.8的轎車推薦給客戶。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尋找和把握廠家所標示的汽車參數指標中的關鍵字句及信息,并運用最為恰當合理的語言組織形式進行表達,如“它每百公里油耗僅3.5升”“頭頂的前后空間分別為995毫米和962毫米,車廂總容量達145升”,等等,通過巧妙設計與學生專業相聯系的推銷實踐模擬情景,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和空間內不斷地學習、演練,如此,既鍛煉和提升了語文學習能力,又強化了專業技能。此外,應用文能力也是工(下轉第129頁)(上接第86頁)作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文字工具,同樣以汽修專業為例,在進行《說明書》教學時,可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討論“汽車發動機的拆裝”,一組討論“汽車底盤的拆裝”,并由各組代表進行現場解說,由學生自己點評,看看哪組的解說通俗易懂、邏輯嚴密、專業性強。同時,教師還可趁熱打鐵,給學生布置相關作業,如撰寫一篇關于“汽車發動機的拆裝/汽車底盤的拆裝”的說明文,從而很好地將寫作訓練與專業知識融為一體,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又鍛煉了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此外,在進行《合同》教學設計時,可先出示規范的《勞動合同》、《房屋租賃合同》、《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等合同樣本,讓各專業學生對合同的基本理論知識有一種直觀、感性的認識,再結合不同專業進行重點教學,補充各專業所需要的合同文本,如汽修專業的汽車維修合同、會計專業的借款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電子商務專業的經濟洽談合同,等等,最大限度地為學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3 創造職業情境,提升學生職業意識
職業意識是指從職業的角度去考慮做任何一件事情,是職業素養中的顯性素養,是提升職業素養的基礎,中職教育的辦學宗旨即是為社會培育各種合格的初、中級技術人才,因此語文教學應避免以往單純的理論教學,而是有意識地創造一些職業情境和職業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語文能力訓練,提升學生的職業意識。同樣以汽修專業為例,教師除了積極挖掘語文中的有用素材,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素養,還可通過情境教學加強學生顧客意識和服務意識的訓練。如新生剛入學時,教師可先帶領學生到校企合作的汽車修理廠或4S店修理車間進行參觀學習,邀請企業主管向學生講解企業文化、員工錄用要求、企業運作方式、汽車保養維修基本操作要求、具體工作崗位要求,等等,再讓學生以“汽修專業學生為何要學習語文”為方向,讓學生自行撰寫一篇調查文章,以此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企業對員工的具體要求,從而從一開始就樹立學生良好的職業意識。但需要指出的是,中職教育強調實用性、應用性、崗位性,但語文教學由于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現場實踐性教學的機會幾乎沒有,即便偶然能實施也僅限于簡單地參觀學習,因此,教師除了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一個“準上崗”的實踐機會外,還可邀請已畢業的成功校友或學校的專業老師為學生開講座,就未來社會和就職行業對學生的素質要求與學生進行交流,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意識,讓學生有意識地豐富和完善自己,為今后的職業生涯做好充分準備。
總之,職業素養是職業教育的靈魂,中職語文教學應積極承擔起“育人樹人”的重任,在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積極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高艷.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職業素養的培養[J].現代語文,2014(10):99-100.
[2] 彭子路.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途徑[J].心事,2014(6):29.
[3] 吳惠云.發揮中職語文在提高學生職業素養中的作用[J].語文學刊,2013(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