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星
摘 要:當前在煤炭行業經濟效益大幅下降的形勢下,作為煤炭企業的后勤服務部門面臨著新的生存挑戰,是依賴于“主業”艱難度日,還是積極發揮為“主業”輸血的功能,是煤炭企業后勤服務管理者應該思考的問題和肩負的責任,筆者結合多年在焦煤企業的工作經歷和觀察研究,提出了有借鑒意義的管理思路。
關鍵詞:煤炭企業;后勤服務;新形勢
在過去的20年里,華晉焦煤有限責任公司走過了艱難創業、艱辛守業、艱苦興業,由弱小到強大的發展歷程,從當年幾十人的籌備處發展到下屬煤礦、選煤廠、瓦斯電廠、瓦斯研究所等單位,今天成為擁有5000多名職工的集團公司。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后勤服務工作也在不斷發展進步,當前煤炭企業面臨產業結構調整,市場緊縮,經濟形勢日益嚴峻,積極探索企業后勤服務工作規律,以適應新形勢下華晉建設千萬噸級精品焦煤企業的需要,是擺在煤炭企業管理者面前的一項十分緊迫的時代課題。下面就煤炭企業后勤系統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如何適應新形勢下企業發展的需要,談談個人看法:
1 目前企業后勤服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煤炭企業管理體制的不規范
煤炭企業目前部分管理體制不能適應形勢發展,后勤建制或大或小,都是屬于“主業”的附屬體制,從建制設置定位上就把后勤服務定位到“末位”,用行政手段管理經濟,績效考核制度不健全,激勵機制不完善 ,后勤管理人員日常工作忙于應付會議、學習等日常事務,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拓展后勤服務工作的經營業務,進而思考煤炭企業后勤服務發展問題,導致人力物力浪費或服務不能同步。
1.2 煤炭企業和服務對象對后勤服務工作重要性認識的不足
國有大中型煤炭企業通常將優勢資產和主要精力放在“煤、電、瓦斯”等生產一線上,對后勤系統改革發展的關注程度不夠,加之后勤單位自我改革發展意識不強,致使企業后勤管理系統發展緩慢、效率效益低下,不能充分發揮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能力,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和穩定。
1.3 后勤隊伍素質整體偏低,勞務輸出人員多
后勤服務隊伍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后勤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的好壞,故尊重人才、創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對后勤人才隊伍建設十分重要。由于現有煤炭企業后勤工作涉及的內容繁多,包括環境保潔、物業管理、職工餐飲、水電維修、礦區保安、礦區園林綠化等,而從事這些工作的職工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專業技能不夠過硬,因此制約了后勤產業的發展。
1.4 基礎設施老化,民生欠賬多,難以適應改制需要
就拿華晉公司來說,過去幾年,企業注重生產投資,后勤欠賬太多,導致企業后勤服務基礎設施落后,以致于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后勤面臨的是一個設施老化、基礎差、底子薄、又缺乏資金的花錢單位,水、暖、電、房產、食堂、澡堂等后勤服務工作發展緩慢,管理工作難度大、問題多,在修修補補上浪費了很多的人力、財力和時間。
2 樹立煤炭企業后勤服務工作管理新理念
煤炭企業要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必須樹立新的理念。
2.1 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
安全、生產、經營、后勤是煤炭企業的四個基本方面,必須協調發展才能保證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我們應該象對待安全生產那樣高度重視煤炭企業的后勤建設,任何只重安全生產;輕視后勤管理的思想,都不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
2.2 樹立新型的經營觀念
要轉變煤炭企業后勤服務就是依賴于“主業”而生存的觀念,首先需要一個企業行政領導層整體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經營思路來抓后勤服務,從企業機制建立上打破重主業、輕后勤的觀念,要樹立生產、后勤并重的理念,生產經營出效益,后勤經營出政績。后勤經營不僅能為生產經營提供生活保障,更是生產經營的輸血站,要學會兩條腿走路,這樣才能使企業真正與社會接軌,經得起市場風波的考驗。其次后勤管理人員要擯棄傳統的依賴“主業”觀念,勇挑責任,要變“單純服務”為“經營服務”,引入市場經營理念,堵塞“補貼”和“損耗”漏洞,切實按照市場規則經營后勤。
2.3 樹立積極的政策觀念
傳統煤炭企業后勤服務管理手段簡單,職工隊伍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專業技術人員更是很少,華晉公司目前后勤職工隊伍近3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所占比例不到5%,其中物業管理、住房政策、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更是寥寥無幾,公司安排的后勤專業培訓機會相對也少,后勤管理人員缺乏學習國家和社會相應政策、法規的主動性,在落實國家、地方的相應政策文件方面信息閉塞,缺乏主動和地方相關部門溝通和爭取的積極性,工作處于被動和滯后的狀態。要改變這種局面,后勤管理隊伍要樹立政策意識,積極學習各種專業知識,掌握國家在醫療、住房、食品、衛生等方面的政策、法規,積極爭取和落實對職工有利的各項政策,爭取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政策指導和支持,把企業后勤納入到社會化統籌中。
3 后勤服務適應煤炭企業發展的對策
3.1 增強后勤發展戰略的定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后勤工作是“前衛”產業,后勤對全局決定性的影響使后勤服務工作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要做好對后勤管理發展戰略的研究,在后勤服務社會化、產業化方面多做研究和嘗試,尋求更加適合我公司實際的科學先進的后勤管理方式,靠機制和制度的創新為后勤產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過程中,加強后勤在企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后勤才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3.2 堅持服務為本的后勤工作宗旨
后勤工作在企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煤炭企業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堅持服務為本的后勤工作宗旨,就要提供優質服務,嚴格律己,接受監督。制定詳細的餐飲、供水、供電、供暖、維修、綠化、環衛等服務的規章制度和考核細則,逐步使服務走向科學化、規范化。后勤工作必須切合實際,把這些看似簡單又不易做好的工作做好,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為生產作業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從而提升整個企業的形象和內涵,讓職工在工作和生活中處處享受到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產生對企業的歸屬感和為企業奮斗的責任感。
3.3 建立科學的后勤管理體制及編制定位
目前企業中部分管理者是在計劃經濟下學習和成長起來的,仍然存在一定的“人治”思想,依據個人的意志,隨意安排工作,某些工作重復安排多人辦理,一些工作沒人處理,歸口管理部門起不到應有的部門職能。現代煤炭企業建立績效管理制度要堅持客觀、全面、公開的評價原則,要多方面、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考評,并將考評結果公開,接受監督。
在煤炭企業后勤編制定位中,不能重生產、輕后勤,亦不能輕生產、重后勤,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后勤建制,安全、高效的運行,才能真正起到后勤保障作用。
3.4 引入新機制,形成煤炭企業后勤服務社會化發展的持久活力
后勤服務社會化是煤炭后勤服務發展的必由之路是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創新管理理念,要堅持做到在不增加主業成本費用的前提下用好主業的每一分錢,實現后勤管理高效節約標準化管理。例如:我公司正在探索和運用引入專業的保潔衛生、綠化環衛、檢修維護、保安門衛等物業隊伍,既減輕了企業的成本負擔,又引進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的服務模式,對促進企業后勤向社會化轉型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總之,搞好煤炭企業后勤改革、提升后勤服務質量,才能增加員工對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而達到后勤與主業的和諧統一,使煤炭企業各個部門都實現最優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2003年10月第1版。
2、《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改革朝著十八大指明的方向前進》等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
3、《中國后勤》等相關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