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靜文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正在不斷創新與改進,利用新型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成為了現代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內容。情境教學法就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該文主要在分析情境教學法含義的基礎上,闡述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的作用,并且探討其實踐運用。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小學英語教學 作用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c)-0144-02
在情境中學習語言,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果,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允許我們事事體驗真實環境,為此,需要構建相應的模擬情境,實現預期的學習目標。英語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際語言,借助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通過情境創設,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情境教學法的運用。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它突破了以往教學方法唯智主義的框框,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掌握知識的內驅力,從而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也可以說,情境教學法是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的有效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學更有實效性。
1 情境教學法含義
情境教學法指的就是教師結合教材內容,用生動的文字、優美的音樂、鮮明的視頻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情境教學法運用中,主要就是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感,在教學活動中增進師生感情,實現寓教于樂的效果。情境教學法的基本精神就是:結合教學內容要求,配合說理,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與教學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而產生情感共鳴,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情境教學,是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創設具體、形象的情景及豐富的情感氛圍,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采用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隨著英語在小學階段的開展,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很多活而又新的教學方法展現在課堂教學中。
2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2.1 有助于學習動力的激發
利用情境教學法營造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顯示出更強的求知欲與表現欲,進而提高學習效果。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學習,在合作過程中,增加學生的交流與溝通,確定組內成員的責任,進而重視教學內容的學習,對提高教學效果有著重要作用。
2.2 有助于師生溝通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就是對英語知識進行口頭講解,而小學生正處在認知意識發展的初級階段,還無法完全理解教師講解的全部內容。通過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情境教學中,可以將英語知識點融入到相應的情境當中,讓學生進行親身感受,深入理解英語語言的運用,進而掌握相應的英語知識。同時,在情境中,學生可以和教師進行相應的交流,對英語知識內容進行討論,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2.3 有助于語言習得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以促進語言習得,對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在以往教學中,教師主要就是對英語詞匯、語法等知識進行機械化的重復,強調死記硬背。盡管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導致學習效果并不理想。而通過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詞匯、語法的運用,強化了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直觀認識,有助于學生語言的習得。
3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3.1 強化圖片運用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詞匯學習非常枯燥,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在記憶詞匯的時候,存在著很大的難度,并且無法長久記憶。為此,教師一定要強化圖片運用,提高學生的直觀認識,加深學生對詞匯的印象,進而予以有效記憶。為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在引入英語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利用直觀圖片進行展示,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進而展開主動學習。比如,在學習“Fruit”這一內容的時候,相關單詞有:kiwi、lemon、watermelon、orange等。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展示相關的水果圖片,之后進行英文拼寫,這樣就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在學習記憶的時候,也會更加方便,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3.2 強化生活化運用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其教材內容很多都是取材于現實生活,是對實際問題的一種簡化或者模擬。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從學生看得見、摸得到的事物入手,讓學生進行具體感知,進而獲取相應的知識,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因為課堂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無法將真實的生活情況引入課堂,但是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的模擬,營造一種接近現實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而觸景生情,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展開積極主動的學習。比如,在學習“Happy birthday!”這一內容的時候,不可能真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舉辦生日party,但是,教師可以組織對過生日的同學進行祝賀,并且進行簡單的交流,如,How old are you?Can you say when is your birthday?等等,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不僅可以完成預期的教學任務,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3.3 強化肢體語言運用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肢體語言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交流手段,是增加師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充分利用肢體語言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At the zoo”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展示各種動物的特征,并且讓學生對動物的動作進行學習,在此過程中,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交流與溝通過程中,逐漸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全面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4 強化趣味游戲運用
小學生還處在愛玩、愛動的階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增加了一些趣味游戲,營造良好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可以在玩樂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知識,有效實現寓教于樂的目標。比如,在學習head、nose、eye、mouth等詞匯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一個比賽,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位代表,到講臺前參加比賽,之后教師在臺下發布命令,如,touch your head/nose/eye/mouth等,學生代表按照命令指對位置,對最終獲勝的學生代表予以表揚,并且給予一定的獎勵物件,激勵學生繼續努力。通過這樣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聽、說、讀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促進了教學內容的全面展開。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深入分析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認知水平,創設合理、科學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趣,讓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切實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綜合利用。
參考文獻
[1] 許慧敏.新課程標準下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2(32):259-261.
[2] 衛玥瑋.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2):148-149.
[3] 徐西華.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0(1):32-33.
[4] 徐群.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2):119.
[5] 馮裕雯.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體現分析[J].成功:教育,2012(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