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作為大學的主要課程之一,有其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性,探索英語的教學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而且通過閱讀和學習,能夠使學生從中提升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因此,對大學英語教學如何在中國文化傳播為導向的基礎上創新改革有必要進行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文化傳播;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本論文為河北省高等學校英語教學改革立項項目最終成果
項目名稱:中國文化傳播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
編號:2014YYJG043
在中國文化傳播為導向的大環境中,如何培養一名復合型人才成為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務。英語作為大學的主要課程之一,有其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性。英語教學中涵蓋了大量的知識信息,包括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中,不僅展現了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價值觀,同時也具有極強的審美價值。可以說,英語是一門重要的語言,而英美文學則是世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的學習離不開英美文學,文學是語言最有力的展現與滲透。隨著中國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英美文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也逐漸滲透到了教育的各個階段。對于高等院校來說,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將英語內容如何更深入有效地植入教學中,尤其是在當前以中國文化傳播為導向的基礎上,如何展現英美文學的獨特價值與視角,使學生在閱讀與學習中有效地開闊視野,深入地理解與掌握英美文學的價值,為語言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使其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受益。對于大學教師來說,對于英語的教學要非常重視,尤其對自身要嚴格要求,掌握大量優秀的英美文學作品,對其有更深入的研究與了解,這樣才能在實際的教學中教授學生知識,從中體會到英美文學的深刻的思想內涵。學生也要通過對英美文學的閱讀與欣賞,學習大量的詞匯語言,擴大知識面,培養自身的思維創造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提升個人的情感內涵和審美修養。因此,對于大學生來說,英語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
1 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1.1 為大學生語言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以后,對于高校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前景越來越好。語言的學習也越來越受到追捧。作為文化的載體,語言正成為各個不同國家與民族之間交流與溝通的重要工具。對于語言的學習,與其自身特有的文化背景與環境都有著重要的關系。在中國文化傳播為導向的大環境中,如何在語言學習中體現其特有的文化背景,也成為語言學習的重要問題。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英語的學習正是通過文學作品展現其文學功底與其重要性的。因此,英美文學的教學是英語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對于教師來說,在實際教學中,首先要對文學的語境特點進行分析與教授,因為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語言詞匯,這些詞匯內容都是十分準確與真實的,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和學習,擴充自己的詞匯量,能夠在不同的語境中體會到語言的特性,有效地提高英語的語感與欣賞水平。比如在《老人與海》、《哈姆雷特》等經典的英美文學作品中,不僅有豐富而真實的語言,而且具有感人又深刻的思想內涵,教師在講解時,就要充分地考慮到作品中所特有的語境和意境,充分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充分地掌握故事的內容及情感,使其對作品有更全面的認知,在閱讀時也會更加容易,體驗更為真實。英語的學習離不開文學作品的學習,而其中最關鍵的是閱讀,任何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閱讀,對于文學作品中的語法、詞句聯系都有所掌握,這樣才能從中增強語感,順暢地閱讀,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
1.2 為大學生就業開闊市場
高等院校是以培養社會人才為主要目標的,以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攀升,給大學生就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對于大學生來說,課程的學習更強調其實用性。對于英語相關專業來說,語言的學習與運用是其未來就業的主要利器。英美文學作為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通過文學作品的學習與熏陶,不僅可以使學生能夠在與人交流與溝通中有更深刻的感悟,能夠更快地融入到社會人群中,適應工作環境,同時對于個人的工作與學習都有積極的輔助作用。
2 探索英語教學的創新
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培養自身的人文素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教授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從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這也是教育的核心內容所在。從目前高校的英語教學來看,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傳統的英語教學形式刻板,內容狹隘,教師單方面的知識傳輸,給學生增加了負擔,兩種不同的文化交織,使學生更難以有一個寬松的語言環境。因此,英語教學的創新對于大學生的語言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如何將英美文學等相關語言的學習融入教學中,勢必會給教學帶來一定的活力。
2.1 加強經典內容的背誦與記憶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背誦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學習方法,這樣不僅能使學生記憶更深刻,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也更加扎實。對于大學生來說,對于這種學習方法并十分認可,他們經常在學習中忘記這一簡單的方法。對于英語課程來說,尤其是一些經典的英美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內容豐富,情感深遠的內容,這些語句都需要學生背誦才能更深刻地記憶,通過背誦可以使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作品的豐富思想內涵,加強語言文化的理解。對于教師來說,如何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成效,在課后,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寫讀書筆記。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使他們在不斷地堅持中,能夠更全面地理解語言的內涵與作品的思想意境,培養對語言學習的興趣,這對于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
2.2 課堂英語教學的多樣化結合
傳統的語言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一種刻板的教學模式使語言課更為乏味。在現代英語教學中,可以提供相應的教學輔助,比如引進多媒體技術,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對于語言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輔助一些新穎又實用的課件,使學生的學習更為直觀、有趣。比如在學習英美文學作品時,可以通過靈活的課件展現,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加強他們對于英語知識與文化的理解,提高對語言的使用,增強人文素養。尤其是一些與課本內容相關的影視作品的觀看,會給學生帶來直觀的視覺沖擊力,能夠更直接地展現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實地感受到語言的藝術魅力,同時也使英語教學更加全面立體化,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
2.3 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只是教師單方面的知識傳輸,學生被動地接受。對于英語這一學科來說,這一現象更為明顯,這對于語言的學習與掌握都是無益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改變這一現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當成主角,把課堂還給學生,使他們真正融入到課堂中來。比如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提前對所學的內容有所了解,找出難點,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與解決,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和創造力。學生也可以通過思考與討論,提高自己的參與性,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使語言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結論
英語是大學的主要課程之一,對于大學生來說,要激發語言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加強學生的積極參與性,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的組合,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融入到語言學習的大環境中來,分享語言的深刻思想內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獲得知識與能力的雙重收獲。
參考文獻
[1]宋達;張佳麗;;關于建立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人機結合教學模式和測試體系的研究[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絡環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高麗萍;;基于“三環一場”教學模式的《開放英語1》導學探討[A];山東省遠程教育學會第七屆遠程教育優秀科研成果評獎論文集[C];2006年
作者簡介
姚琨,河北北方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