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奇
摘 要:近年來,中俄服務貿易合作在各個服務行業不斷迅猛開展,為國家貿易的增長貢獻了很大的力量。但是仍舊存在俄羅斯政府誠信問題、中俄兩國服務貿易對外開放度較低、貿易合作規模較小等問題,因此對兩國貿易合作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問題進行探討勢在必行。
關鍵詞:服務貿易,中俄,問題分析,對策探討
隨著國際貿易分工規范化和精細化,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服務貿易已經成為衡量國家經濟水平的重要方面之一。中國與俄羅斯作為世界上兩個大型的發展中國家,兩國服務貿易合作存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1 中俄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20世紀中葉以來,由于世界各國的服務業的增長速度大幅度提升,全球服務貿易的規模與速度也隨之蓬勃發展,中俄兩國的服務貿易額增速均大于世界平均增速。2010年,中俄服務貿易進口額分別位于世界第3和第16位,同時中俄服務貿易出口額分別居世界第4和第23位。從總體上來看,中國的服務貿易的進出口額大幅度高于俄羅斯,中國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呈穩步上升趨勢,但俄羅斯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也在不斷提高。關于中俄服務貿易合作方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和俄羅斯的《2025年前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中俄雙方目前正在積極地從中俄地區的運輸合作、科技合作、勞務合作和旅游合作等方面開展合作,力求在相互合作,相互借鑒中加強合作,減少摩擦,求同存異,促進中俄服務貿易的雙邊發展。
2 中俄服務貿易合作存在的問題與影響因素
2.1 俄羅斯政府誠信問題
近年來,俄羅斯為大力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吸來引外資,但政策法規制定的并不完善,尤其是在服務產業領域仍舊存在著很多限制,如投資比例、控股權等的限制。所以,可以說俄羅斯政府一直沒有完全開放服務貿易,不斷在本國企業的利益與外資的利益之間徘徊不定。除此之外,俄羅斯各州立法并不統一,法律法規頻繁改動,這些都對中俄服務貿易合作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現實中,種種跡象亦體現了俄羅斯政府缺乏誠信、態度不明,如俄羅斯頻繁變動外來勞務人員配額,中國與蘇塔爾石油天然氣公司談判擱淺等。
2.2 中俄兩國服務貿易對外開放較低
近些年來,雖然中俄兩國的服務貿易都在大幅度的增長,但截至到2010年,中俄對外服務貿易開放度仍低于世界服務貿易對外開放度,中俄在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度有待突破性提高。中國在金融、銀行、電信等壟斷性服務行業的對外開放度較低;俄羅斯雖然將對外開放的服務貿易領域放在運輸、建筑、旅游等傳統行業,但在金融、保險、電信等領域也存在諸多限制。中俄服務貿易合作程度較低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因于雙方低水平的開放程度。
2.3 俄羅斯本國治安及腐敗問題
俄羅斯本國的治安混亂及腐敗問題也將影響中俄兩國的服務貿易合作的發展。其中,治安問題嚴重威脅外來企業和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俄羅斯本土的黑社會組織極其排外,在短期內仍然無法改善,直接影響了中國在俄羅斯的投資規模。腐敗問題也擾亂俄羅斯服務行業的市場秩序,對市場競爭公平性、市場信息透明性造成負面影響,從而限制了服務貿易合作的進行。
2.4 中俄服務貿易合作規模較小
國家間服務貿易增長重要推動力之一是投資,但是在中俄服務貿易發展的進程中,兩國貿易合作規模的比例較小,貿易合作的拉動效果較低。歸結起來,中俄兩國貿易合作規模較小、相互投資較少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個原因是中俄兩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經濟還處在快速發展階段,不具備大規模的資本輸出能力;同時俄羅斯的市場還不規范,政策隨意性強,法律不完善,阻礙了中方企業在俄的投資;再加上中俄兩國服務貿易的主要目標并不是對方,重點還放在歐洲和美國,因此,中俄兩國服務貿易合作規模所占的比重要更小。
2.5 社會文化差異因素
社會文化因素是在長期歷史文化的積淀中形成的,對國家間的貿易和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一方面俄羅斯既需要與中國合作推動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又擔心中國人多,會在貿易合作的同時入侵俄羅斯,會對其進行“經濟擴張”。在蘇聯解體后,中國少數公司便有輕視俄羅斯的情緒,對中俄貿易不夠重視,同時也有部分廠家急功近利,出售假冒偽劣商品,進行毀譽性貿易。總而言之,中華民族和俄羅斯民族在社會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但在中國服務貿易發展中,積極消除誤解、隔閡、猜疑和防范心理,通過人文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信任,以便于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中俄雙方的貿易合作發展。
3 新時期中俄服務貿易合作發展可持續對策探討
3.1 調整服務貿易發展戰略
中俄目前的服務貿易發展呈現出小范圍、低水平、低層次的特征。中國對俄羅斯的服務貿易發展戰略應從長遠規劃,制定中長期戰略目標,實現大范圍、多形式、高起點的戰略目標,積極發展雙邊服務貿易,鞏固兩國關系,協調兩國經濟與安全利益;俄國應加強相關政策法規制定實施和與中國貿易主管部門的政策對話,締結規范貿易秩序條約、確保貿易權益的保障,創造公平貿易環境,努力創建兩國服務貿易合作發展的新階段。
3.2 優化服務貿易商品結構
優化中俄兩國服務貿易的商品結構,不僅可以促進兩國服務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可以大幅度拉近中俄關系,促進兩個各方面經濟貿易的深層交流。兩國雖然一直強調優化進出口的商品結構,但目前目前來看,服務貿易商品結構單一化問題依然很嚴重。中國要發展經濟,需要從國外引進先進的設備技術,但從歐美國家引進技術,價格昂貴,而且受到各種限制,性價比不高,所以可以選擇直接從俄羅斯這個科技力量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科技大國引進技術,盡管需要二次開發,但價格比較實惠,更能促進貿易合作;而俄羅斯可以在核能、航天、化肥工業及高新技術領域與中國開展戰略性合作。雙方根據經濟互補性情況,優化貿易商品結構,完善雙邊協調機制,確保兩國服務貿易合作的健康蓬勃發展。
3.3 積極開展能源輸送、物流運輸合作
中國對能源有著強烈的需求,同時俄羅斯可以提供豐富的能源資源,中俄可以積極開展能源輸送、物流運輸合作。俄羅斯是能源大國,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林業等中國急缺的資源,中俄在現有貿易基礎上也應開展公路、鐵路、管道運輸等領域的合作,逐步提高能源的物流運輸能力。中俄鐵路運輸網還不完善,同時中俄邊界的出海口問題一直阻礙著中俄貿易發展,因此中俄雙方應積極進行相關合作項目的磋商,促進彼此服務貿易的合作和發展,可在物流中轉站、集裝箱、港口碼頭等方面的合作上尋找突破口,提高中俄物流運輸合作的能力。
3.4 加強服務貿易人力資本投資與國際競爭力
加強人力資本積累是提升國際競爭力,促進服務貿易合作的重要因素。俄羅斯人力資本投資不足,故而收益較低,造成了高級人才的缺失,同時也阻礙了俄羅斯通過人力資本促進服務貿易提高競爭力的渠道;而中國的人力資本雄厚,人力資源對服務貿易的促進作用相對明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國際競爭力。因此,中俄應在在進行服務貿易合作過程中建立多元化的人力資本投資方式,注重和優先培養高級的通訊、金融、保險、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服務性人才,以適應服務貿易發展的需要,增強國家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促進中俄服務貿易的雙邊合作。
參考文獻
[1]包艷. 俄羅斯服務貿易現狀分析——基于產業內貿易視角[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11,(2).
[2]張曙霄,孫媛媛.中俄教育服務貿易比較與啟示[J].東北亞.2009,(4):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