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帆
【摘 要】財務管理在鋼鐵企業內控建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研究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間的關系至關重要,本文主要結合企業內控建設內涵以及現狀,深入探討經由企業內控建設引入財務管理的作用,針對其關鍵影響因素提出可行性策略,提出了建立財務管理目標機制,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合理優化的對策,旨在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財務管理;鋼鐵企業;內控建設;作用
一、導語
企業內部控制是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理論界與實務界討論研究的焦點問題。在現階段,企業在管理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強化內部控制建設來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確保資金、資產以及相關財務信息的真實。企業財務管理主要體現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資金的運動規律以及相應的監督措施,對流動資金、資產進行計劃、控制以及核算與分析,旨在保證企業運行的順利,實現增值目的。2008年以來,五部委相繼發布了內部控制的基本規范及其指引,在實踐中如何建設與評價內部控制、具體哪個部門來承接內部控制建設工作,但究竟在理論上如何正確認識內部控制,仍然是需要深人探討的話題。基于此,《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與評價》以企業本質與內部控制的關系作為理論研究的小發點,結合實際操作,系統論述了基于風險導向的企業內部控制需求動因、企業內部控制一般業務及特殊業務建設內容、內部控制評價、內部控制運行機制以及IT背景下、集團公司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等相關問題。
從本質上來講,企業財務管理與內控建設目的具有一致性,財務管理處于企業經濟活動首要地位,但內控是其財務管理的重要發揮機制。一方面,在制定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時,內部控制建設包括財務管理環節。另一方面,企業財務管理各項財務決策、預算、分析、評價等方面受內控制約。由此可知,必須要強化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完善內控建設,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
二、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間的關系
在現階段,立足于財務角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主要表現為資金的流動、保值以及增值等方面,為了確保企業資金、資產以及相關信息的安全,必須要強化財務管理,借助企業內部控制手段,控制資金運動的全過程,合理規劃各項管理活動,進而保證企業資產的完整,最大限度地提高財務報告信息的真實性,提升經營效率。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管理層以及員工共同實行的以期實現控制目標的一個過程,其主要目是保障企業資產的安全,確保財務報告信息完整,旨在促進經營效率以及效果的提高,實現企業發展戰略。
(一)完善的財務管理可以增強內部控制效率,規避經營風險
財務風險管理的主要職責任務是科學評估與有效管理企業實際生產經營時存在的財務風險,良好的財務管理對財務風險的規避具有現實意義實際上,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更好的管理生產經營中的風險.而財務風險管理在企業整體風險管理中占據最高位置。
(二)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能促進財務有效決策
企業構建內部控制制度時,清晰劃分有關工作者的職責義務,應詳細明確規范的企業決策流程及決策方式,確保企業決策的科學合理性,避免決策風險的發生此外,消除或降低企業決策失誤率,倘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中詳細規定了相關執行工作者的任務權限,執行力顯著,達到了預期的決策目標、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存在相一致的目標通常情況下,那么執行中就不會出現彼此推卸責任的情況,企業主要利用增強利潤的手段來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倘若企業的盈利水平要比其他同行業高,那么,能夠促進企業經營水平的提升財務管理在企業內部控制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其內部控制實效性很高,確保維護資產的安全完整性、企業經營管理效率,貫徹落實企業發展戰略目標,提高財務報告真實可靠性,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所以財務管理在內部控制中屬于核心。
三、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間存在的問題
(一)鋼鐵企業管理者缺乏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意識
根據我國目前大部分鋼鐵企業的財務控制情況可以看出,財務控制基木是按照領導者的意愿進行的,管理者根據自身的經驗管理和控制醫院財務.缺乏對鋼鐵企業實際情況的綜合與考察,導致了鋼鐵企業財務管理混亂和低效。
(二)鋼鐵企業缺乏有效的財務預算
許多鋼鐵企業由于缺乏對市場價格波動情況的了解而導致預算不準確問題的出現,常常會超出預算或者預算資金不夠,阻礙了有效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和進行。
(三)鋼鐵企業財務人員內部控制意識欠缺
鋼鐵企業財務部門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欠缺同樣會導致醫院財務管理出現問題,部分財務人員甚至缺乏基木的財務管理知識及工作整體意識,對于會計人員的基木職業素養及相關法規和準則欠缺充分的把握。
(四)鋼鐵企業缺少財務審計監督機制,導致內部控制不力
在鋼鐵企業財務部門的審計工作中,審計監督是一項發揮重要作用的工作內容,對于鋼鐵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目前我國有許多鋼鐵企業將財務會計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簡單的記賬上,忽略了審計監督機制對于鋼鐵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控制的重要意義、鋼鐵企業的審計監督制度缺乏嚴格的審計。
四、建立財務管理目標機制,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合理優化
(一)對財務目標運行機制的建立
在企業正確經營動機的引導下,通過對企業的財務目標的制定,不斷優化企業的財務目標,近期效益向遠期效益的轉變,實行企業的分散效益向規模效益的轉變,變投資性向集約型的轉變,實現內向型效益向創匯型效益的轉變。
(二)從財務管理目標上確保企業利益最大化
通過對企業財務的合理經營,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以追求企業財富的最大化為前提的,采用最優化的財務管理策略,增加企業的價值總量,對企業在經營中的貨幣時間價值和風險進行有效的規避和控制。為此,必須建立以財務最低化的目標機制,通過對成本控制、資金占用、以及對利潤來源的有效分析,以盡可能時候的資金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增值目標。
總之,確保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中引入財務管理的有效監督,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分析與實踐,加強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通過財務制度規避風險,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監控企業資金、資產安全分流,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薇.淺談如何完善預算部門財務管理內控制度[J].財經界(學術版),2013(07).
[2]朱妤.財務管理在企業內控建設中的作用[J].商場現代化,2012(26).
[3]萬春梅.財務精細化管理驅動下的保險公司內控模式研究[J]. 商,2012(17).
[4]楊曉璐.試論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建設與完善[J].中國集體經濟,2012(24).
[5]陸煜,詹驥.基于財務風險管理的內控體系建設[J]. 新會計,2012(04) .
[6]易凡煬.完善預算部門財務管理內控制度的思考[J].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1(03).
[7]張明杰. 提升企業財務內控力度的措施與方法[J]. 現代商業,2011(11).
[8]陳富強.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 現代商貿工業, 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