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慶中
【摘 要】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模式,傳統生搬硬套的教學方法不適用于現代教學理念。在高校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是重中之重,不能夠簡單地局限于文化課程的學習和教育,還要給學生充分的情感教育課程,這是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習。在高校平時的體育課教學活動中,通過情感的學習和寄托,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情感教育;高校;體育教學
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體育課程教學是非常注重實踐的一門學科,教學過程不僅僅包括文化課程教學好包括體育技巧實踐課程。熟話說,嚴師出高徒,在學生學習過中體育教師對于學生的體育實踐中必須嚴格要求,這就容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情緒。在枯燥無味的重復性體育訓練中,以及巨大的競賽壓力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很容易變得緊張起來,如果在這一過程中不能夠很好的調和師生關系,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機會降低,學習成果低下,教師也失去了教學的本意。以此,情感教學在高校學生體育教學中具有潤滑作用,它是學生和老師保持親密關系的紐帶,在文化課程中教師應該刻意地同學生們保持親密關系,關心學生的生活,傾聽每個學生的想法,并多與之進行情感交流。
其次,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情感教育的一個重要點就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如果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敷衍了事,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和過程不聞不問,學生學習起來沒有主動性,如果取得一定進步老師也不去鼓勵,那么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會覺得索然無味,立馬失去進行努力的決心。學生是很情緒化的一類群里,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用心的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不斷施加鼓勵,學生在體育項目學習中會獲得無限的動力,學習成績也會不斷提高。通過情感教學方式,讓學生明白自己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也更加放開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活躍了思維,情不自禁地融入到集體教學環節,氣氛活躍,其樂融融,讓學生在辛苦的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也享受到了樂趣。
一、高校體育教學的情感特點
體育情感的特點與眾不同。首先具有競爭性,其次還具有多樣性。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教師和學生還有互動性和可控性的要求,導致體育情感教學會出現兩極分化,一方面由于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身體承受能力不同,另一方面是情感教學會有制約性和不同傾向性的特點。根據以上的特點,可以總結出高校體育教學的特點體現在一下三個方面:
(1)高校體育情感教學中所表現的特點看起來相互獨立,實際上是聯系在一起的。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之間不斷進行著調整和制約過程。因此,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應該綜合所有特點進行分析,不能夠分割每個特點來把握,目的是推進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成果的順利實施。
(2)高校體育情感教學是全面提高學校體育教學成績的重要環節。高校體育教學科目涉及的科目繁雜,不僅僅包括體育訓練實踐,還包括文化課程的學習,體育訓練科目繁多,例如足球、籃球、橄欖球等注重體能的項目,還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等強調技巧和反應能力的項目等等,文化課程包括體育規則的學習、體育技巧的學習和體育文化的學習等等。因此,學生學習壓力非常大,很容易在枯燥無味和高強度訓練中產生厭學情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價錢情感教學,既是推行素質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途徑。同時,可以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高校體育教學工作者應該密切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特點,因材施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和課后都需要調整學習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走出心理誤區。
(3)體育的情感非常豐富,是提高大學生情感素質的基礎。體育教師在情感教學課程中,要善于發現,創造情景,通過關愛學生,言傳身教,以實際行動去大動學生,激發學生潛力,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高校情感教學方式和策略分析
(1)制定合理的情感教學備案。各個高等學校應該根據學校的教學技術和教學目標,在充分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把情感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來,同時還要通過科學的論證方法,制定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措施。一旦制定好情感教學方案,首先需要在全校范圍內對體育教師進行集體培訓,發現教學方案中的不足和缺點并加以改正。同時,選拔出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與其他體育教師做交流學習。
(2)認真營造適合于情感教學的學習環境。需要高效體育教師不斷收集情感教育素材,認真揣摩學生的心理變化,深入實踐,從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出發,引導學生走出心理誤區,培養體育學習的興趣。總結情感教學的經驗教訓,將好的地方細化,不好的地方分析和改進,統一整理歸納形成新的教案。此外,高校應該鼓勵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情感教學水平,例如涉獵心理學、社會學和情感方面的文獻等等。
(3)提高老師的情感教學水平。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方式是順利實施需要高校教師自身水平的不斷提高。通過兩個途徑,首先是學校培訓,其次是教師的自我學習與提高。此外,在體育教學中要鼓勵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充分體會學生的想法和看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培養老師用實際行動感染他人的能力,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和良苦用心。
(4)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國國土面積廣大,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學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受教育水平。每個學生在自身身體素質、體育學習的接受能力、對于情感的解讀方式存在很大差異。因此,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應該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差異,加強情感教育的滲透。首先,教師要保證具有良好的差異性教學心態,積極發現每個學生的內心想法和看法,尊重學生的個性,不能夠以有色眼光對待學生。最后的目的就是通過個性化的情感教育方法,對癥下藥式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4)充分提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情感交流和互動是拉近學生與教師距離的重要手段,在學生情感交流活動中,教師不能夠一味地給學生灌輸情感重要性,而是要身體力行,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想法,營造學生主動交流的氛圍,提高教學水平。例如,在體育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一起做游戲的方式來加強與學生的感情。
三、結語
高校學生體育課程學習十分繁重,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要進行身體訓練,很容易產生疲憊和厭學情緒,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成績提高不利。通過在體育教學中加入情感教育內容,教師可以與學生加強交流互動,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點,從內心深處關心學生,鼓勵學生克服困難不斷前進。在體育教學課程中如何更好地融入情感教學理念,是我國今后高校體育教學事業改革的重點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中國國民體質監測系統課題組.中國國民體質監測系統的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8.
[2]敖大偉.論專業中長跑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