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燕
【摘 要】《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對于教師與學生來說都有一些新內容需要重新認識和理解,為了更好的執行標準,促進體育教學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的提高,筆者選取了部分學生和教師進行了訪談之后,最終確定了呈現真實、循序漸進、授業解惑、積極自主、深度利用等方式來積極應對。
【關鍵詞】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一、前言
國家教育部在2014年7月7日印發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筆者和同事們及時對該標準進行了學習和研讀,為了更好的理解與落實新標準,筆者決定對本校的學生和校內外的體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
二、調查與研究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本文以筆者任教學校的高一、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和筆者任教學校所在區域之內的體育教師對于標準中某些規定的看法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據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從對體育課和健康標準的態度、認知、行為、建議等方面進行調查和訪談。
本次調查問卷共發放學生調查問卷300份,回收300份,其中有效問卷300份,教師調查問卷20份,回收20份,其中有效問卷20份,問卷中的相關數據將作為本文章的研究依據。
(二)調查結果和分析
1.對學生問卷的調查和分析
你是否喜歡體育課: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可知,接受調查的300位學生當中有120位學生選擇了很喜歡,占調查學生總數的40%;80位學生選擇了喜歡,占調查學生總數的26.6%;60位學生選擇了一般,占調查學生總數的20%;40位學生選擇了不喜歡,占調查學生總數的13.4%。由此可知,在學生的心目中體育課的受歡迎程度是不如體育的,一般和明確不喜歡的占到了總人數的三分之一,這說明當前的體育課尚不能滿足絕對大部分學生的需求。
(下轉第72頁)
(上接第71頁)
如何才能使體育課對你的體質健康起到更好的作用(多選題):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可知,有300位學生選擇了增加課時數;有300位學生選擇了增加教學內容;有300位學生選擇了擴大運動場地設施;有25位學生選擇了提高體育教師教學水平。由此可知,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要求是“更多的時間、更多的場地、更多的項目”,教學水平相對受到忽視。充足的運動時間和體育資源,是吸引學生參與體育提高身體素質的最好方式。
你是否會利用禮拜天、節假日等業余時間去參加體育運動: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可知,接受調查的300位學生當中有36為學生選擇了“經常”,占調查學生總數的12%;有260位學生選擇了“偶爾”,占調查學生總數的86.7%;有4位學生選擇了“從未”,占調查學生總數的1.3%。由此可知,學生很少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鍛煉,上學期間的鍛煉是最主要渠道。
如果高中體育成績達不到一定的分數就不能畢業,你是否能夠接受: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可知,接受調查的300位學生當中有80位學生選擇了接受,占調查學生總數的26.7%;有160位學生選擇了無所謂,占調查學生總數的53.3%;有60位學生選擇了不接受,占調查學生總數的20%。根據進一步的訪談可知,選擇接受的學生之中絕大部分體育都很好,而選擇不接受的學生之中絕大部分體育成績不好,選擇無所謂的則絕大部分體育成績還行,這也符合學生正常的心理狀態。
2.對體育教師問卷的調查和分析
測試的內容是否全面: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可知,接受調查的20位體育教師當中有20位選擇了不全面,占調查人數的100%。由此可知,測試內容是不夠全面的,例如對于上肢力量的測試僅提供了引體向上,而引體向上是懸垂類的動作,支撐類的動作未曾考慮。
測試的標準是否合理: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可知,接受調查的20位體育教師當中有5位選擇了合理,占調查人數的25%;有10位選擇了部分合理,占調查人數的50%;有5為選擇了不合理,占調查人數的25%。由此可知,測試的標準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
測試是否會對學生的體質健康起到促進作用: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可知,接受調查的20位體育教師當中有5位選擇了有,占調查人數的25%;有14位選擇了一般,占調查人數的70%;有1位選擇了無,占調查人數的5%;由此可見,測試對于學生的體質健康會起到作用,但是作用的大小因人而異。
你是否認為這樣的標準會使高中體育變得應試化: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可知,接受調查的20位體育教師當中有5位選擇了會,占調查人數的25%;有10位選擇了不好說,占調查人數的50%;有5位選擇了不會,占調查人數的25%。由此可知,高中體育應試化對于體育老師來說是一個非常糾結的問題,應試化之后體育將變得沉重,將增加學生的負擔,不應試化,學生不夠重視,體質健康水平也很難提高。
三、結論和建議
1.敢于露丑,呈現真實
高中學生雖然對于自身的體質情況比較清楚,但是對于在健康標準體系下的分值卻基本上是不清楚的,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將評分標準發放給每一個學生,組織他們對自己疊成績進行預估,預估的成績給了學生們很大的刺激。從單項得分上來看的話,很多學生的引體向上都是零分;從總分上來看的話,絕大部分學生的總分達不到良好,這就意味著不能夠參加學期的評優。預估結果使很多學生感到了震驚。直面現實,敢于露丑,思痛而動,這是標準給學生的下馬威,也是對學生的另類激勵,自此,學生們的內心都或多或少的做好了準備。
2.上下聯動,循序漸進
運動成績和體質健康的提高是一個系統、緩慢的過程。站在當前的位置去評價或者去期望,都必須聯系前后來進行綜合考慮。高中學生的體質健康離不開先天的條件和小學、初中階段的體育學習,初中生的體質狀況因為有體育中考這一指揮棒的作用而可以不用過于關注,但是小學體育卻真的是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利用。
3.扎根課堂,授業解惑
課堂教學有兩大任務:第一是激發興趣和組織練習,譬如在進行引體向上練習的時候,筆者首先使用兩種代表支撐和懸垂的游戲(推小車、爬桿)來激發出學生的興趣,接著讓學生在不同的器械上感受到上肢不同部位的用力和不同部位的酸疼,在學生對自己的現狀和潛力進行自我評估之后教師拋出“直臂懸垂——屈臂懸垂——雙杠斜拉引體向上——過云梯——雙人互助練習——擺動引體向上——標準引體向上”這樣一套循序漸進的練習方法,由學生根據自身實際來選擇練習;第二是技術支持和意識引領,學生們練習之后會有很多的問題,譬如主要用的是那些部位的肌肉?為什么俯臥撐能做30個,但是引體向上一個也做不起來?手臂酸疼怎么樣才能快速緩解?一旦學生的方法和意識都能夠走上正軌,那么引體向上不再是難題,身體素質的增強也就是水到渠成。
4.功在平時,積極自主
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畢竟每周只有兩節課,要想獲得更多的提高那么還需要學生們能夠利用課余的時間來進行見縫插針式的鍛煉。
以練習引體向上(上肢力量)為例:在校期間,可以利用課間、飯間、休息前等時間來進行俯臥撐或單雙杠鍛煉。在家休息期間,可以早上起來做50個(分兩組完成)俯臥撐,午休之前再做50個俯臥撐,晚飯之前做50個俯臥撐,睡覺之前半小時再做50個俯臥撐,假如所住小區內有健身器械的話,可以直接做引體向上。學生因時、因地來開展適宜練習,效果是非常的好。
5.擴大場地,深度利用
寬敞的運動場地,完善的體育設施,這些都是吸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法寶。我們體育教師可以一邊呼吁學校領導進行運動場地的擴建,一邊在現有場地設施基礎之上精打細算,去發現那些不被注意的空間,進行適度布置和改造,使之成為適宜運動的場地。
四、結語
以上是我校在面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所做的一些思考與措施。作為一線體育教師,我們更應該將主要的精力落實在探究新的教學方式和改進教學手段等方面,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夠獲得身體素質和鍛煉意識上的雙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江陰市長涇中學)
【摘 要】英語作為國際化通用語言,是一門重要的語言科目。學好英語對學生未來就業具有重要意義。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有利于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能力,拓展學生學習的知識面,還有利于為學生未來就業提供一個良好的條件。那么,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以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這一問題的思考是職業學院所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職業學院;英語教學;有效性
隨著世界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對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具有重要作用。2001年中國加入WTO,中國已融入世界之中,這意味著越來越需要更多的國際交流人才,而職業學院作為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的一個重要場所,英語教師對學生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要重視對職業學院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的思考,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英語能力。那么,什么是有效性的教學呢?職業學院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什么問題?如何提高職業學院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有效性教學的概念
心理學上認為: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愿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二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二、職業學院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職業學院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由于英語教學中存在某些問題,想要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了解以及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那么,英語教學課堂中存在著哪些問題呢?
1.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學生英語基礎差
偉大的科學家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就說明了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職業學院的大多數學生存在著在學習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學習知識薄弱,以及對學習不感興趣等一系列問題。而使學生對英語興趣的缺乏以及英語基礎差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由于英語本身單詞的千變萬化和語法結構的復雜化,對新學者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這是影響學生對英語興趣的一個外因;第二,學生自身缺乏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是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動力的一個內因。內因是影響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是導致學生英語差的主要原因。
2.英語教師教學模式的單一化
大多數英語教師教學模式較單一化,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沒有考慮到英語作為一種外國語,不應該采取國內統一的教學模式。首先,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多采用口述和板書的形式,沒有把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英語教學中來,不能帶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其次,英語教師能力的下降。英語教師沒有與時俱進的對英語能力的培養。最后,英語教師太過注重對英語進行筆試,而缺乏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下降,畢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掌握這門語言,而不是為了造就“高分低能”,成為考試的工具。
3.職業學院對英語教學不重視
普遍職業學校認為學生是來學習技術的,并不重視對英語方面的教育。第一,英語學習需要長時間的不斷教學,學院過多重視對英語教育會加大投資,影響學院收益。第二,職業學院沒有認識到英語的學習可以增加對學生的就業機會,提高就業競爭力。第三,學院教學管理體制不健全。沒有健全的制度就不能提高辦學質量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三、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的措施
職業學院英語教學應該秉承一切為了學生,一切從學生出發,真正切實做到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為導向,為把學生培養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方向上努力。當今社會正缺乏專業性的人才,而職業學院作為培養專業性人才的重要基地,且英語作為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門語言,也是專業性人才必備的一項能力,因此要加強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應做到以下幾點:
1.融洽英語教學課堂的氣氛
課堂氣氛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一個良好的氣氛能夠提高學習的質量,因為學習環境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有一定的影響。調查研究表明:當一個不喜歡學習英語的學生看到全班同學都在認真聽講,且課堂氣氛融洽,那么,他就會不自覺被帶入這種學習氛圍中,增強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這說明了如果英語教師能夠把握課堂的節奏、活躍課堂氣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做到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發揮。
2.英語教師應“破舊立新”,摒除教學形式單一化,創新新穎性的教學模式
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要想提高職業學院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做到“破舊立新”。“破舊”是指要拋棄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單一化,“立新”是指要敢于改革和創新的英語教學模式。這樣就意味著英語教師必須做到兩點要求:第一,英語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較多的把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來。例如,用PPT進行英語教學,給學生提供聽覺和視覺的享受,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英語,享受英語所帶來的樂趣;第二,教師在課堂上多設置情景對話,讓學生把英語說出來,而不是拘泥于教材上的學習,同樣也能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
3.著重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激情,激情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就猶如學生要學好英語就要有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畢竟興趣是才是最好的老師。有一句話這樣說:心好像一扇厚重的城堡之門,沒有外面的鎖,只有里面的門,別人在外面怎么使勁地踹,不如里面自己輕輕一撥。這體現了英語老師只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外在壓力,而學生自己本身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才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內在動力。要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主要從三個層次上入手:首先,職業學院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和提供良好的設施條件;其次,教師要把英語生動形象化,吸引學生的眼球;最后,學生自己把學習英語想象成自己喜愛的事物,簡單化地學習。
4.職業學院對學生要進行因材施教,分不同層次對學生英語進行教學
我國著名詩人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就意味著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學生英語成績差反過來說明了學生進步的空間很大。要對英語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逐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英語教師還要適當的鼓勵學生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比如在背單詞這一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給不同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任務,對完成任務的學生進行物質或精神上的鼓勵。
結束語
職業學院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是對學生未來就業的重要保證。而教師作為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教授者,要秉承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英語教學方法,為了學生的未來就業考慮,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個敢說英語的人,為學生未來就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先決條件。
【參考文獻】
[1]張玲.影響我校公共英語教學質量的教師因素探討[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03(04)
[2]李蘭皋,鮑德媛.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現狀及對策的思考——河北經貿大學公共英語教學調查[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04(03)
[3]丁小月.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08(41)
[4]吳秀蘭.形成性評價在國內高校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外語界.2008(03)
[5]師煒.試論高職教育目標的定位與英語教學的改革[J].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1)
【作者簡介】
王讓(1980-),女,漢族,遼寧省遼陽市人,碩士,講師,遼寧建筑職業學院基礎部,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作者單位:遼寧建筑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