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宗

摘 要:學會合作,即學會與他人共同參與活動,在活動中相互協商、相互學習。但現如今,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于社會、學校、家庭、個人等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摻雜,使他們的合作意識非常淺薄,并且在我國傳統的教育思想中,往往是“一切行動聽指揮”,這也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影響了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該文主要對西北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九年級的50名學生關于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數據統計分析,并得出了相應的結論。
關鍵詞:九年級學生 體育教學 合作意識 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b)-0140-02
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Survey of Ninth-grade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Normal two High School
Li Chengzo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Sports Institute, Lanzhou Gansu,730070, China)
Abstract:Learn to cooperate is that learned with others to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 at the event we consultation with each other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But today, most students are the only one in their family, due to the social factors, schools, families, individual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mutual doping, their sense of cooperation is very shallow, and in our thought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we often think that "every action obeys to order" which also seriously hindere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impact the equal exchang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50 students of grade nine in NO.2 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on the issue of cooperation in PE Teaching Awareness conducted a survey,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and draw the appropriate conclusions.
Key Words:The students of grade nine;Sports teaching;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Comprehensire development
當今社會,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各種知識、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競爭日趨緊張激烈,社會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在很多情況下,單靠個人的能力已很難完全處理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并采取切實高效的行動,因此需要大家組成團體,共同合作。但是,反觀我國的教育狀況,情況并不樂觀。學生被各種各樣的負面因素包圍著:為了得高分,為了升學,為了找到好的工作……在這樣一種被扭曲的思想中,學生的合作意識逐漸被磨滅,形成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缺乏與人的相處和交流。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考慮,如何讓學生改變這種不良的價值取向,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對學生的合作教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西北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九年級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仔細閱讀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心理學、體育教學論等對該研究具有指導作用的書籍;查閱了大量關于學生合作學習及合作意識的論文,這些文獻為該文的寫作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理論依據。
1.2.2問卷調查法
該文采用了問卷調查的形式,對西北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九年級的50名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其問卷的發放與回收結果見表1。
1.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所獲得的大量數據進行統計整理,通過對問卷的數據進行分析,獲得相關的統計結果。
1.2.4觀察法
主要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及在課外體育活動中的合作情況進行觀察了解。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學生對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的認識。什么是合作學習?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如合作學習的主要代表人物斯萊文教授認為:“合作學習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托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現代社會,學生被各種各樣的競爭觀念包圍著,傳統的合作觀念已受到嚴重的挑戰,學生的價值觀念發生嚴重的偏差。根據調查顯示,在50名被調查的學生中,有24人認為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競爭對手關系,占總人數的48%;有7人認為是利益驅動關系,占14%;有19人認為是真誠協作的關系,占38%。因此,價值觀念的轉變是導致學生合作意識薄弱的原因之一。中考是每個學生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面對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如媒體的大肆渲染和大眾輿論的傳播,學生的行為意識也會發生相應的偏差。據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有20人認為中考對自己與同學之間的合作沒有影響,占40%;有21位同學認為有較小影響,占42%;認為影響較大的有9位同學,占18%。由此看來,面對中考,學生的行為觀念發生偏差也是致使學生合作意識發生轉變的原因之一。教師的角色定位不a準確:教師角色定位不準確主要表現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扮演旁觀者的角色。調查中也反應了這個問題,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有近80%的學生反應教師在合作學習中對學生的指導不夠。課堂評價方式:體育教學評價是依據體育教學目標和體育教學原則,對體育教學中的“學”與“教”的過程和結果,所進行的價值判斷和量評標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的評價仍然是當前體育合作學習教學評價中的主流,學生為主體的評價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得很少,特別是小組之間的互評和學生的自我評價。因此,教學評價方式的單一性,也是造成學生合作意識淺薄的重要原因。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方法的選擇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影響,據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50名學生當中,有26名同學認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選擇的學習方法為教師講解練習,占52%;有21位同學認為應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占42%;有3名同學選擇獨自練習,占6%。由此可以看出,在學生的潛意識里,合作學習的方法還并未發揮主導作用,學生所接受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并沒有主動地采用合作思維。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合作意識差,對學生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首先是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影響。學生的合作意識差,會使其缺乏對合作觀念的理解,取而代之的是競爭意識,利益驅動關系。這種嚴重的偏差對學生人生價值觀念的建立是極為不利的。
3 結語
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發育階段,情緒易于波動,媒體的渲染,大眾輿論的傳播,使學生在無形中都受到種種無形的影響。因此,學生正確看待中考,就能改善學生現有合作意識的狀況。學校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合作意識的有效途徑。學生要真正形成合作意識,就要學校正確引導。家庭成員應團結協作,以身作則,對孩子采取正面啟發的教育方法,增強孩子合作的意識。要想增強體育合作意識,學生首先應該放平心態,多與同學進行溝通,加強自身的修養,增強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體驗運動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積極向上的心態。這樣有助于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孩子們合作學習的意識太差,學校與家長在從小培養和鍛煉孩子的合作意識上多給孩子指導與建議。
參考文獻
[1] 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3-246.
[2] 黃漢升.體育科學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0-173.
[3]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7-41.
[4] 移潔.高中體育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12.
[5] 徐巖.論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D].遼寧師范大學,2002.
[6] 王麗.論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D].山東師范大學,2008.
[7] 劉越超.中小學體育合作學習的應用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2.
[8] 邱良武.中小學體育課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