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莉
摘 要:本文針對當下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及技工學校學生素質普遍偏低的現狀,對一體化教學過程中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及發揮的作用進行分析,并對技校生的責任意識有待提高、職業素養存在較大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 職業素養 責任意識
鄧小平曾經說過:“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只有擁有高素質的勞動者,我們的國家才能繁榮昌盛,經濟才能騰飛,科技才能進步,社會才能全面發展。技工教育是我國人才培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技能型人才也是當今社會最廣大的一線勞動者,他們的素質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水平。在一體化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的培養呢?
一、什么是一體化教學模式
通俗地說,一體化教學就是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得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為一體。以學生為主體,打破傳統的說教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從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也就是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
二、職業素養包含哪些方面
第一,職業意識。無論我們從事什么行業,都要做到有強烈的職業意識,做到愛崗敬業,保證產品質量,認真完成本職工作。
第二,職業技術。技術能力是一個人職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一個人從事本職業的技能水平和業務能力,也是職業素養的最直接的體現。
第三,職業紀律。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每種職業都有職業規范,每個企業都有紀律要求。作為現在的社會人或企業人,我們都在各種規定或者紀律的約束之下。對于企業來說,職業紀律是保持員工凝聚力和企業正常運行的有利保證。
第四,職業道德。這是職業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職業道德,體現在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良好的個人作風。
三、一體化教學中進行職業素養提升教學的必要性
1.技工學校學生的現狀
技工學校學生一般年齡為14—17歲,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大多是中考落榜,思想、行為放任,法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辨別是非能力弱,缺乏自制、自我管理能力;學習缺乏主動性,上課注意力分散,厭學情緒嚴重。但同時,他們也充滿朝氣、活力,思維敏捷、活躍,喜歡參與式活動,發展潛力巨大,有很大的可塑性。
2.根據現狀做出必要性分析
就技工學校學生的現狀,若不加強素質教育,沒有良好的個人習慣和職業認識,他們很難適應當今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最終還會成為失敗者。所以,我們在進行技能教育的同時,要讓學生認識到,他們畢業要做的是一名技術工人,是一個有著專業水平的人、有著良好職業素養的人。
四、進行職業素養培養的具體措施
1.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認知
剛入校的學生對專業的認識很少。在這個階段,我們首先要開展職業認知教學,帶領學生參觀學習環境,使其對今后的教學環節有初步的認識,進而讓學生了解專業的學習內容和專業的前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
2.加強紀律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技工學校學生多是素質較差、自我管理能力較弱的青年人,他們入學后要認真學習《學生手冊》以及校規校紀、法規法制,才能明確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才能自覺地約束自己去遵紀守法,進而在日常教學管理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加強責任意識教育
技工學校生對他人缺乏關心,對父母缺乏感激,對集體缺乏熱情,對學習缺乏自覺性。針對這種現象,首先要進行感恩教育,通過主題班會和學校文化的宣傳,進行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會的教育。其次,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如拔河比賽、籃球比賽等,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體現自身在集體中的價值,增強責任意識。
4.加強校企合作,引進現代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
校企合作是提升學生職業認知、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的重要途徑。通過校企合作,引進現代企業的管理方法,學校根據企業的需求制定培養目標,改善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從而做到學做一體,讓學生快速適應現代企業的管理和生產。
總之,在一體化教學中我們采取的教育是面向社會、面向企業的教育。想要培養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須讓學生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改變就業的觀念,在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的同時注重塑造良好素質品行,提高職業修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激烈的擇業大潮中找到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作者單位:開封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