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培林
摘 要:選擇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存在身體條件差異大、學習成績差、缺乏自信、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這給日常教學帶來了困難。筆者作為學前教育專業一名舞蹈老師,在此就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舞蹈課程的積極性提供一些方法及建議。
關鍵詞:舞蹈 積極性 學前教育
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對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這充分說明了國家對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心,也促使更多的初中畢業生選擇職業教育。與此同時新的問題也不斷涌現出來,如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身體條件不一,在學習舞蹈課程時往往感覺力不從心,學習積極性不夠。筆者從事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已有五年,在此總結一些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積極性的舉措。
一、因材施教
筆者認為,教學的首要任務是了解教學的對象,根據教學對象的知識儲備情況、身體條件、舞蹈基礎確定教學內容。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并非舞蹈院校的學生,與高等院校舞蹈專業學生相比存在著身體條件差、底子薄、心理素質差、班級人數多等問題。故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過程不能照搬舞蹈院校的教學模式。筆者所教班級人數為50人左右,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很難做到統一。筆者根據實際情況降低教學難度,先從單一動作,再到復合型動作進行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從而實現舞蹈的美育價值。
二、教學方法多樣化
舞蹈較其他學科相比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專業,學習過程枯燥乏味,尤其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又處在學習舞蹈的入門階段,長時間的基本功訓練單調而乏味,讓人承受著身體上的痛苦,導致學生興趣日益消減,常常萌生厭學甚至放棄的念頭。因此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交替進行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了視頻教學法、游戲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案例分析法、說唱跳結合法進行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
三、提供觀摩學習的機會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舞臺表演的機會不多,舞臺經驗欠缺,因此,帶領他們觀看相關的舞蹈表演非常重要。觀摩可以激發學生表演的欲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今后學習舞蹈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例如筆者曾帶一個班觀看河源市舉辦的中央御府杯舞蹈大賽。比賽結束后,學生紛紛表示節目很美、視覺效果好、表演過程中很有感情、想參加類似比賽等。潛移默化中,學生學會了如何欣賞舞蹈、評價舞蹈、通過舞蹈表達情感。筆者驚奇地發現,參加觀摩的班級與未參加觀摩的班級相比,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領悟性、自覺性明顯要高。故為學生提供相關觀摩機會是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積極性的重要舉措之一。
四、提供表演舞臺,進一步增強自信
觀摩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舞蹈和熱愛舞蹈,提高學生上臺表演的欲望。為了站穩講臺兼顧舞臺,為學生提供上臺表演的機會是必不可少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的崗位是對接幼兒園,因此,利用上臺表演塑造其氣質豐富舞臺經驗是十分重要的。筆者借助各種平臺讓學生施展才華,不斷成長,如以賽促教,利用河源市每一年舉辦一次的全市幼師技能大賽,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借助五四晚會、元旦晚會、社團表演、送戲下鄉等多元化平臺為學生搭建成長通道。
五、增設實習環節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開設了學前教育專業,但很多學校沒有開設實習。實習是幼師學生學習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實踐環節,也是學校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可以通過實習的平臺近距離接觸到今后教學的對象,也能更清晰地明確在今后工作中哪些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如彈唱跳說是幼兒園每日課程中最常用的,學生通過實習直觀地察覺到這些技能的重要性,從而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
六、職業生涯的規劃
當前,社會對幼師的需求量很大,但普遍存在收入低,工作壓力大等問題。有些畢業生工作半年或因收入低或工作壓力大相繼離開幼師這個行業。筆者認為學習學前教育這個專業的出路是有多個方向的,前景是可觀的,重點是學生在中職生涯中學習的情況如何。學前教育專業是一個特殊專業,包含了舞蹈、聲樂、鋼琴等多項技能,畢業后學生有些選擇幼兒園上班、有些選擇歌舞團、有些選擇繼續讀大學,前提是他們能把某個技能學習好。所以,筆者認為,舞蹈老師除了教授學生舞蹈技能以外,還要與其一起規劃未來發展,鼓勵學生把技能學習好,在今后求職的道路上多一些職業選擇,這也能使學生在學習舞蹈時積極性大大提高。
(作者單位:河源理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