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
摘 要:大慶市是典型的資源開發型城市,隨著資源的枯竭,其經濟發展受到重挫。而旅游資源的開發有助于促進城市旅游業的發展并逐漸成為大慶市的接續替代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旅游資源開發需要在旅游資源評價的基礎上進行,因此旅游資源評價對大慶市利用旅游業的關聯帶動效應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旅游資源;旅游產業;開發
一、大慶市旅游資源的基本狀況
大慶市旅游業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成長,從90年代中后期逐漸加速發展。特別是2003年以來大慶市重視旅游資源的開發與規劃,希望能抓住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契機加速旅游產業發展。大慶市委市政府相繼制定和發布了《大慶市旅游業“十一五”規劃》、《關于發展大慶旅游產業若干意見》等重要文件,把旅游業作為開展開放型經濟的重點和第三產業的核心,并把“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作為大慶市旅游形象的整體定位,大慶市旅游資源在規模與內涵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大慶市旅游資源優勢概述
(一)景象的地域組合條件較好
大慶圍繞石油、溫泉和濕地三大特色資源,重點培育石油文化、特色溫泉和生態濕地三大品牌,已建成鐵人紀念館、大慶石油科技館、大慶創業追蹤園、當奈濕地人居生態村和杜蒙民俗村等旅游景點,逐步形成包括休閑度假、康體保健、民俗風情和觀光游覽等多元化旅游產品結構體系,特色旅游產品形象已凸顯。大慶市旅游線路開發也卓有成效,黑龍江西部哈大齊黑“情系黑土地”旅游線在2006 年央視評選“中國十大完美旅游線路”中名列第一,該旅游線的開發標志著大慶旅游業在黑龍江省旅游地位的確立,說明大慶已成為黑龍江西部旅游線的重要支撐點。
(二)石油文化特色鮮明
以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為代表的石油文化在全國紅色文化旅游中具有重要地位。基于石油文化而開發的松基三井、鐵人紀念館、油田歷史陳列館、大慶石油科技館和石油之星等都成為獨具大慶特色的旅游產品。這些旅游產品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在全國也占有重要的地位。2002 年大慶石油工業旅游被國家旅游局列為全國推介的十條工農業旅游線路之一,2004 年以鐵人紀念館為中心的大慶石油工業旅游中心被評為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2007 年鐵人紀念館入選中國紅色旅游十大景區行列。
(三)地熱旅游資源潛力巨大
大慶是國內罕見的大規模地熱富集區,是國內最大的中低溫地熱田,靜態儲量達 3000 億立方米。水源充足且埋層較淺,埋藏深度僅在1400-2000 米之間。溫度較高,地熱水出口溫度在 40℃-90℃之間。水質優良,水中含有鋅、硒、鈣等 20 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林甸地區儲水層分布范圍廣并且壓力和溫度高,是開發地熱田的有利地區,具有良好的開發利用前景。豐富的地熱資源使大慶溫泉成為黑龍江省獨一無二的旅游產品,并與哈爾濱冰雪旅游產品形成冷熱旅游資源的優勢互補和理想組合。
(四)濕地旅游資源廣闊
大慶地處松嫩平原,地勢低平,形成了獨特的原始濕地,是除香港外我國僅有的位于市區內的濕地類型。濕地面積 120 萬公頃,占全國已知濕地總面積的 4.95%,接近 1/20,占大慶市土地總面積的六成。濕地發育較成熟,環境基礎為流速緩慢的河溪、池塘、淡水湖泊及相鄰的沼澤地,是具有特殊動植物和大量水禽的有代表性和獨特意義的濕地。濕地景觀類型豐富,除數量很多的湖泊和沼澤外,還有與之共存的草甸、自然次生林、天然灌叢、人工林和沙地等,共同形成陸地上的一系列景觀。相應的濕地觀光和鳥類觀賞旅游線路已得到初步開發。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對濕地社會效益的需求會日益增加,濕地開發利用的前景十分廣闊。
(五)民俗風情游獨具特色
獵奇性是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是省內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樸的民風。傳統的民居、飲食、文化、體育和祭祀活動等形成了杜爾伯特草原獨特的民俗旅游文化。套馬、剪羊毛、駕勒勒車、擠牛奶、做奶干和燒奶茶等勞動場景具有很強的旅游吸引力。蒙族風情園、古典獵苑、那達慕大會、民族歌舞和草原賽馬等是獨具蒙族風情的參與性和體驗型旅游產品。
(六)古文化旅游資源歷史文化價值高
肇源縣白金寶古文化遺址、遼金遺存、青銅文化遺址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先后出土的猛犸象化石、披毛犀化石和東北野牛化石極具研究價值。白金寶遺址、大廟旅游區、衍福寺(雙塔、照壁)、出河店古戰場遺跡和壽山將軍墓等古文化旅游景點歷史文化價值高。
三、大慶旅游產業優勢提升策略
(一)對內培養和對外引進人才
如何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吸納人才是大慶市提升旅游資源產業優勢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大致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解決這個問題。
1.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
對內可采取自行培訓與委托培養相結合的辦法,可以利用市內大慶石油學院、大慶師范學院以及哈爾濱市大中專院校的人才資源,采用高校教育、在職培訓和技能大賽等方式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也可以邀請旅游專家來講授旅游專業知識。此外,還應引入競爭機制逐步推行持證上崗制度,積極開展導游證、領隊證、旅行社經理證、星級酒店人員從業證等多種類型和層次的崗位資格和技術職稱認證。特別要提高大慶賓館、石油賓館以及其他三星級以上酒店服務員的服務意識和業務素質,加強鐵人紀念館等4A級景區一線工作人員以及導游人員的專業教育與培訓。
2.完善人才引進機制
對外可采取擇優引進和柔性引智等方式,積極引進碩士以上和副高以上的中高級旅游專業人才。可制定旅游人才引進的短期和長期規劃,建立大慶市旅游人力資源信息庫,并完善人才引進的配套措施和優惠政策,對特殊的緊缺型高級旅游人才應采取先引進再安置的柔性辦法。
3.創辦旅游院校和開設旅游專業
可以與旅游院校聯合創辦大慶校區或職業學院,也可以在本地大中專院校開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社管理、旅游英語、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生態旅游、森林資源保護與游憩等相關專業。專業院校的建立和旅游專業的開設有利于對外引進和對內培養專業人才。
(二)實施品牌戰略
可依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圍繞石油、溫泉、濕地三大特色資源,打造石油文化、特色溫泉、生態濕地三大品牌,重點建設世界石油公園、北國之春溫泉城、龍鳳濕地游客中心,將其打造為大慶旅游必不可少的“新三點”。通過實施品牌戰略,打造特色旅游精品,提升旅游產品優勢。對這些品牌旅游資源采用以點連線,以線帶面的方式加以整合,擴展原有客源市場,促進大慶市旅游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
(三)加強區域協作和企業合作
旅游產品具有公共產品的一般特征,當單個旅游產品營銷時,會出現個別旅游產品搭便車的現象。因此,增強區域協作有利于弱勢旅游產品對強勢旅游產品的跟進,能夠利用整體優勢提升旅游競爭力進而形成區域旅游品牌,而整體旅游品牌的建立對大慶市的旅游營銷也會帶來一定幫助。大慶市可考慮與省內哈爾濱、齊齊哈爾、黑河、牡丹江等鄰近城市建立旅游聯合發展體系,與省外北京、西安、海南等強勢旅游目的地城市以及國外莫斯科、首爾等大都市旅游客源地確立旅游發展協作友好關系,做好與阜新、焦作等資源型城市的旅游業發展競爭與合作。此外,由于企業之間的互動行為產生的某種信任機制大大減少了信息的非對稱性并促進了信息的流動,大量市場、技術和競爭信息的積累能夠提高企業的生產率。故大慶市報業國旅、國旅、青旅和中旅等大型旅游企業的強強聯合不但可以提高整體競爭力,還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規避中間商拾高價格或違約的風險。通過大慶市旅游企業間的合作,可以形成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的局面,進而促進產業優勢的提升。
(四)重視投入產出比
大慶市旅游資源開發的目標之一就是追求經濟效益,而旅游經濟效益的提高會顯示出旅游產業優勢的所在。因此,在開發時要進行必要的投入產出分析以保證相應經濟效益的獲得。首先,大慶市旅游資源的開發必須服從本市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如果在開發旅游資源方面所付出的機會成本高于它所能帶來的收益,這種開發顯然不經濟,還需要慎重考慮。其次,量力而行,根據對有關開發項目的投資效益預測有重點地分期分批開發,不宜沒有選擇地盲目開發。同時,在大慶市旅游資源開發中,應注意盡量利用本市的人力和物力,這不但能夠節省開支,也對促進就業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大慶市旅游資源開發還應以市場為導向,隨時注意旅游市場的變化,在旅游市場調查和預測的基礎上選擇開發重點,針對不同客源層次的需要進行開發,從而減少開發過程中的盲目性。
四、結語
大慶市旅游資源具有特色鮮明、品質較高和類型豐富的優勢,但是要將這些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產業優勢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發展,可以從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品牌戰略的實施、加強區域協作和企業合作、重視投入產出分析幾方面著手制定具體策略。
參考文獻:
[1]大慶市旅游局,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大慶市旅游資源普查報告[R].大慶:大慶市旅游局,1997
[2]鄔明輝.從城市功能定位看西部資源型城市發展旅游業的必要性[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9,23(1):32-36.
[3]賀伶俐.旅游資源綜合評價的 BP 法與 AHP 法比較分析——以福州市晉安區為例[J].旅游論壇,2009(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