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汛燕
【摘 要】體育課堂氣氛的好壞可以決定一堂課是否成功,它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樂于學習。
【關鍵詞】體育教學;主動性;幽默;創新意識
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體育教學也逐步趨向科學化,人們對體育現象的認識也逐步深化。在新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中,體育課堂氣氛的好壞可以決定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教師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只有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才能主動的參與學習,積極的投身于學習當中,這樣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師可以多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
這種方法與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有著不同點,傳統的教學是以體育動作技術形成為重點,以傳授動作技術和某些身體素質的提高為主,進行重復練習以達到鞏固和提高運動素質為目的。而啟發式教學主要是以動作技術形成的過程為重點,以體育實踐活動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團結協作精神,競爭意識、集體主義觀念、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目的。這兩者是有質的區別。在教學中可以多用提問的方式,發揮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多動腦筋,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與實踐當中。如在上籃球課的時候可以問籃球投籃時最佳的出手角度為幾度;怎樣才能讓自己立定跳遠跳的更遠等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找到答案。
二、要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也可以運用游戲法貫穿于教學當中,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游戲化的處理教材,將教學寓于娛樂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游戲始終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也是當代體育課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切忌經常使用同一種游戲,要不然學生就會覺得很枯燥,很乏味。應該根據每堂課的教學任務來設計本堂課的游戲,讓學生從中收獲到喜悅,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掌握一些技能。如可將原本枯燥乏味的“耐久跑”練習游戲化,利用各種各樣的娛樂教學貫穿于課堂當中,教師在課上可以多創設一些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他們會對找到最終的答案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寓教于樂,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教師要將“快樂”帶進課堂
快樂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更是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良好氛圍,教師要將體育教學活動創設到最佳的教學情境當中,要讓快樂伴隨整堂課。大多數教師在上課時都是擺出一副不可靠近的架勢,他覺得學生只要怕他就能上好一堂課,這種“呆板”式的教學只會扼殺學生的個性,學生在心理上把體育課看成是一種負擔,這樣的教學是沒有作用的,也是沒有意義的。倘若一位面帶笑容的老師去上課,通過各種方法教會學生知識和技能,并且能給學生帶來“快樂”的老師肯定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從而對體育課也會產生濃厚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體育教師要學會“幽默”
教師幽默的語言,可以是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在笑聲中改正錯誤。如一位同學趁老師不在意在課上故意搗亂,教師可以運用輕松幽默的語言將現狀得到改觀,并且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是同樣的場面,教師若用強硬的態度訓斥學生,不但場面得不到改觀,效果也會很不理想。還有就是在同學們練習處于疲勞或情緒低落的時候,說上幾句幽默的話,學生的精神馬上會振作起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在這樣歡聲笑語中不但有了很好的課堂氛圍,教學任務、教學目的也會完成的相當不錯。
五、教師要具備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體育教師更要確立創新至上的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和創新能力;尊重學生的人格,允許學生對問題發表不同的、創新性的見解,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六、體育教師還應具備情感意識和審美意識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暗示、每一個眼神都傳遞著不同的感情,都可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巨大變化。在教學中要貫徹“情知”的教學原則,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從而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培養和鍛煉學生優秀的學習品質,發揮非智力因素的積極作用。要避免出現“情”、“知”分離,成為單純性的因為體育鍛煉而鍛煉。要讓學生轉變思想觀念,從“要我練”轉變為“我要練”、“我愛練”、“我樂練”的思想上來,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技能。教師良好的情感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師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教學氣氛活躍了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具備良好的審美意識,要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美。老師在做示范的時候一定要盡可能的顯示出各個項目的氣質和審美特征來,如球類運動動作示范時要表現出敏捷、勇于拼搏的特點;游戲示范時動作要表現出歡快、輕松的特點;體操動作示范時要表現出堅定、勇敢、果斷的特點,以增強動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體育的美,也可增強其好奇心,為課程的實施做更好的鋪墊,也為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做好更扎實的準備。
參考文獻:
[1]曲宗湖.《體育教師的素質與基本功》.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2]陸遵義.《體育教學改革探索》.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