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增加
【摘 要】初中數學是一門最基礎的學科,也是一門趣味性較強的工具學科。初中數學與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整合,能夠產生一種全新的信息交流的手段,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富有時代動感的數學學習環境。打破了粉筆加黑板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實現了教與學的多元化,給數學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初中數學是一門以發展學生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為主的學科。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把現代化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有機的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究、共同發展的廣闊的空間,使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速度、深度和廣度上更上一個層次。多媒體色彩鮮艷、圖文并茂、直觀形象、新穎生動,特別符合初中生的心理,能夠把枯燥的課本知識形象化,吸引學生課堂的注意力,建立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發展觀念,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讓課堂學習達到“如魚得水,融會貫通”的最高境界。
1 創設媒體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1.1質疑引入,激發欲望
“疑”是初中數學學習的起點,學生有疑才有問、才有探究,才會有所成就。質疑導入就是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喚起學生的好奇心理,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是學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教師要選準問題的切入點,用充滿吸引力的動畫去調動學生的興趣,以求對所學的數學內容產生共鳴,引“生”入情、入境,課堂教學的效果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利用Flash動畫展示小白兔乘坐裝有各種輪子的小車游玩的場景,小白兔在乘坐的裝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橢圓形車輪的小車時,車身上下顛簸,小白兔嚇得戰戰兢兢,害怕極了;而小白兔在乘坐圓形車輪的小車時,小車平穩行駛,小白兔悠然自得地欣賞風景,并且伸出大拇指不停地說小車舒服。同學們,你們覺得車輪子應該做成什么形狀的合適呢?車輪為什么要一定做成圓形的?圓具有怎樣的特點?學生的腦海中呈現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教師及時導入新課,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長生了追根溯源的興趣,他們躍躍欲試,思維迅速活躍起來,爭著想揭開這個問題謎底。
1.2線段圖示,啟迪思維
線段圖示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時常用的一種思考方式,利用課件把題中蘊涵的數量關系以形象、直觀的線段圖方式表示出來,能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等多種感官,使他們更加興奮,啟迪學生的積極思維,優化了教學過程,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一節課時,教師運用動畫出示問題:“行駛中的甲乙兩輛汽車,甲乙相距600米,兩車速度都是30米/分。由于慣性作用甲車在剎車后要繼續往前滑行15米才能停住,這段滑行路程大約需要2分鐘。而乙車繼續前行,求兩車相遇時的路程”。通過精彩的動畫演示后,再用幾何畫板畫出線段圖示,幫助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使每個學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師生在合作交流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煥發了課堂活力。
2 營造媒體氛圍,彰顯數學魅力
2.1 動手操作,求異創新
現代化信息技術輔助初中數學教學,促進了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落實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改理念,撥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之弦。課堂上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指導學生動手操作,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添學習樂趣,加深對所學如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學生求異創新,加強記憶。利用Authorware和幾何畫板制作課件,讓學生對動態的教學對象進行“跟蹤”,把該對象的“軌跡”準確地顯示出來,讓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讓課堂教學充滿靈性。例如:在教學“動點運動軌跡”時,教師鼓勵學生動手操作,用鼠標在屏幕上移動一個點、線和面,然后保留它們移動后留下的動點軌跡,使學生能清楚地看到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經過,讓學生在做中發現問題,主動獲取數學知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2經歷建模,數形結合
初中數學模型是對現實世界的一個特定對象,根據數學特有的內在規律,做出必要的簡化,運用適當的對媒體數學工具,形成合理的數學結構。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用積累的經驗來感受其中隱含的數學問題,把數形結合起來,從而促使學生準確地抽象出數學問題,感知數學模型的存在。教師用幾何畫板繪制一幅幅有形有色的、會運動的“活”圖形,實現數形的有效結合,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中。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y=ax2+bx+c的圖像”時,根據題目的特點,選擇用幾何畫板的形式演示y=ax2+bx+c的圖像,建立數學模型,讓學生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認識過程,學會正確推理。教師再給定a、b、c的值(a=6;b=4;c=3),讓學生真實地觀察到函數圖像的變化過程及相互關系,讓學生經歷發散思維和聯想最后確立“y=ax2+bx+c”更多的模型意義,運用多媒體向學生滲透了建模的數學思想,培養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總之,初中數學與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能為學生營造一個愉悅的探究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為數學課堂改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調動了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對知識的體驗,讓課堂教學精彩不斷。
參考文獻:
[1]李芳.新課改下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2(12): 142
[2]王開勝.淺談“多媒體”如何輔助數學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 2015(01): 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