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 要】教師與學生相互交流溝通的渠道主要是在課堂。由于學生知識的差異性,每個班級都有幾個學困生,轉化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成了課任教師一項重要的責任。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次交流,或是課堂上幾次表揚就可以見效的,這需要教師有充分的耐心,持久地給予他們的關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把課堂變成孩子們成長的舞臺,能有效轉化數學學困生。
【關鍵詞】課堂教學;學困生;學習興趣
轉化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一項恒久而困難的事情,不是談一次話,或是在講堂上一兩次教育就能收效的,這必要老師始終如一地給予他們關愛。因此,老師愛心與耐心的付出,重點應是學生興趣與細致力的造就,課堂教學尤為重要。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在學困生轉化工作中,轉化工作的難點是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課堂注意力。針對這一問題,在深挖教學課標、深刻理解教材設計意圖、全面領會新課改理念的基礎上,教師應緊密結合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設計符合小學學生心理及年齡特征的教學設計,力求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學科本身的魅力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有效地發揮出來。同時,教師可以利用趣味性的游戲,調動學困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只要教學中有一些能夠引起學生注意的閃光點,他們就會興致勃勃地學習,課堂效率明顯提高。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多媒體進入了課堂,它以其聲、像結合的獨特優勢,很快被師生所追捧。雖然數學教學大多內容不能通過一些影像媒體來呈現,但對于創設問題情境中所用的一些圖片與聲音,以及利用幾何畫板所制作的一些幾何動畫,也足以使學生的眼前一亮,尤其對一些學困生,枯燥無味的數字、字母及幾何圖形讓他們頭痛,但如果將這些數字、字母及幾何圖形,與適當的圖片或動畫結合起來就大不一樣了。
三、有效地合作探究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學習難度較大。特別對于數學學困生,難度就更可以想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滿堂灌、唱獨角戲”的做法,盡量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實踐,在實踐中認識新知、掌握知識,那么學困生就不會覺得抽象難學。
例如,在講“圓錐的側面積”時,如果教師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模式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很乏味,學習就比較枯燥,而且很難理解和記住圓錐側面積的有關知識。教師可以先拿出帶有完整商標紙的圓錐體實物,讓學生用手摸一摸它的側面積和底面積在哪里,然后引導學生沿著一條母線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觀察,并找出展開的扇形的弧長和圓錐底面半徑的關系。這樣,不但能夠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四、習慣性養成的培養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必備的素質,良好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來說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特別是對于數學學困生,要想對他們教育得法,使學困生在學習上能終生受益,教師就必須在學生學習的同時,更要幫助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首先,讓學生學會閱讀。學困生只把教材當成習題集,很少閱讀。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中,我盡量讓學困生閱讀課本,找出知識網絡,弄清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并且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出一些問題。在教學中,我降低起點,分層設計問題,一方面鼓勵學困生提出問題,另一方面從最易處入手,從最淺處引出,循序漸進地引導學困生開動腦筋,認真思。這樣,學困生會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其次,課后作業分層布置,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轉化。我對學困生降低要求,從起點開始耐心輔導,一點一滴地為他們補習功課,讓他們逐步提高。
例如,在布置作業時,我分a、b、c三層設置,以利于學困生自由選擇,通過提高做題的準確度來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最后,用辯證的觀點來教育學困生,對他們不僅要關心和愛護,耐心細致地輔導,還要對他們嚴格要求。有的學困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學習意志不堅定,上課不認真,思想開小差,作業不及時完成或抄襲,根本不知道預習和復習。只有徹底斬斷這種惰性,才能擺脫學困生的學習困境。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學困生的作業完成情況。
在教學過程中,我不僅對學困生嚴格要求,時時督促他們認真學習,而且在課后引導他們按時預習和復習。通過長期的關愛與嚴格要求,在促使學困生克服自卑情緒的同時,將學困生的學習生活與思想意識納入到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軌道中,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時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只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傾注一點愛心、耐心與寬容之心,讓學困生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在被愛中學會愛,從而樹立做人的尊嚴與自信;只要我們在教學工作中多思考,勤實踐,努力探索科學合理且有利于學困生健康成長的辦法與措施,學困生在教師細心的呵護與照料下一定會成為明日自信的高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