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瑩
【摘 要】在傳統的英語教學和考試中,語法和書面能力是我們思考研究的重點,但聽力作為交流活動的基本形式也越發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同時英語聽力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也隨著引發討論。一般來說,英語聽力學習中的障礙因素很多,本文將從主客觀兩方面出發,進行雙向的分析和歸納。并針對分析結果,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英語聽力;障礙因素分析;應對策略
一、英語聽力障礙因素分析
1.不良的聽力習慣。就目前現狀來看,很多老師和學生并未對聽力教學和學習加以高度的重視。在聽力教學實踐中,仍停留在讓學生聽,讓學生做,然后對照原稿評講的這種機械式的教學模式上。除了強調詞匯量等客觀性知識,我們更應該注意到學生的聽力習慣對學習質量的影響。一部分學生英語聽力理解有障礙,是因為在聽力過程中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有的學生是因為坐姿不當或者文具選擇不恰當而影響了聽力的效果。甚至連老師也存在不良的聽力習慣,例如在選擇聽力材料時自己并未進行仔細的教學研究,以至于選擇的材料發音不準,篇幅不合要求,從來導致了學生心理上對聽力的抵觸情緒。
2.語言環境的缺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聽力前兩題必錯的現象,就像一種“魔咒”一般。然而在對照原稿之后,發現前兩題反而相對而言比較簡單,這說明什么呢?這說明在聽力練習的前半段,學生最大的問題是難以融入英語環境,這也反映了英語語言環境的缺乏。就本研究看來,語言環境的缺乏主要指的是英語語言環境的缺乏,在目前的教學模式,學生很難接觸到一個標準全面并觸及學習生活方方面面的口語及聽力環境,再加上對聽力疏于練習,因此在聽力考試中乍然聽見外語會覺得很難適應,無法順利地輸入英文并對中文的輸出質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就陷入了我們上文所說的“魔咒”的怪圈。
3.消極情緒的存在。在現代教學和考試中,越來越多地要求老師重視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糾正其學習過程中的不良情緒。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曾提到,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因此克服學生的消極畏難情緒至關重要,需要積極引導并將消極被動情緒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在聽力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存在著緊張畏難情緒,很多學生表示做聽力的緊張程度遠遠大于做閱讀等其他單項,首先聽力是考試中最先進行的部分,學生們正處于緊張和期待的情緒當中。另外,對于學生來說聽力不同于其他書面單項,它存在著一種未知因素會增大學生的緊張程度。與考場上的緊張焦慮不同,在日常的聽力學習中,學生大都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動力。在平時的訓練中,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會使學生習慣于得過且過并對自己的聽力學習成績不抱希望,最終考試中就感到無力回天,只能碰碰運氣。最終聽力的進步受到阻礙,進而影響到英語的整體學習質量。
二、針對現存障礙,教師應采取的教學對策
1.目的性地選擇聽力教學材料。上文我們提到,教師也需要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應該有目的地選擇聽力教學材料。以下兩點是聽力選材兩個關鍵:(1)生詞難詞不易過多。在語言學習中,有的家長和老師會一味追求所謂的難度,其實這不僅對學生的成績提高沒有幫助,反而會讓他們產生畏難情緒。一般來說,應挑選符合考綱和學生普遍水平的材料,建議生詞難詞不要超過8個以上。(2)錄音的語速、語音及語調必須符合教學要求。在選取錄音應該挑選正規權威機構出版的影音資料,以確保錄音的質量。更應該選擇由英美國家人士所錄制的聽力材料,使學生更能適應真正外語交流的語音語調。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逐步增加聽力材料的難度,讓學生在慢慢進步的基礎上不斷攀向新的高度。
2. 創新性地采用新媒體教學方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聽力練習往往局限于學生聽錄音和做題,這種練習形式非常單一且內容比較枯燥乏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將傳統的聽力課轉型,升級為視聽說課并配合新媒體教學儀器進行視覺、聽覺全方位的練習,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舉個例子來說,我們曾經給學生聽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一篇演講,由于相關背景知識掌握得不充分和生詞較多,學生們聽完錄音材料后完成的質量較差。在這篇練習后,我們為學生播放了奧巴馬當時的演講視頻,視頻中還穿插了他所提及的各種事件的影像資料,在這種練習模式下,大部分學生的完成質量都比較理想。由于國內極少有考試采取視聽說形式,因此這種方法可以用于訓練使用。當學生們接觸了一個新知識點或難點,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進行聽力訓練。
三、針對現存障礙,學生應采取的學習對策
1.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因素在聽力學習和考試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視,之所以很多學生會陷入聽力障礙的怪圈,一定程度上也是心理素質不夠強。(1)減少焦慮情緒。除了相應的心理暗示外,學生應該平時勤加練習,培養一個良好的、持久的聽力學習習慣,才能真正做到從容鎮靜。(2)激起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克服了畏難情緒后,學生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聽力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多聽多練,接觸一些自己喜歡的話題和材料,平時也盡可能地多用英語相互交流。
2.學習有效的聽力技巧。在聽力過程中,很多學生存在聽得懂,記不住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采用速記的方法。這里的速記不是要求學生像口譯工作者那樣,將全文記下,而是在聽懂大意的基礎上,對一些做題的關鍵信息進行快速記錄。根據聽力的特殊性,我們可以了解到速記是個講究時效性和易懂性的過程,因此學生們在聽力訓練的過程,應該有意識地去簡化一些文字記錄,嘗試用符號進行表示,并形成一定的規律。
總之,影響英語聽力學習中的障礙因素多種多樣,教師和學生應當理性分析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從而使聽力障礙得以清除,最終實現學生聽力水平地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余心樂.學生英語課堂焦慮感與聽力理解成績的關系[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
[2]姚生軍,連忠威.聽力理解能力的構成要素及提高聽力教學質量的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0,(10)
(作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