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萍
【摘 要】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在英語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考試中,閱讀也占據了最為重要的部分,閱讀教學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何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學一直是教師們思考的重要問題。高中英語閱讀考察了學生的基礎語言知識,還考察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分析能力以及對文章提供的信息進行整合的能力,讓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水平成為了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本文主要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相關辦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閱讀能力
對文章的閱讀能力不僅體現出了學生對于基礎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還涉及到了學生對于問題的處理能力,對于文章信息的綜合分析能力等等,因此,閱讀和英語寫作不同,但也是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考察。如何做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必須要在學生薄弱的地方下手,從他們在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下手,掌握了學生薄弱的地方,就可以通過具體的教學辦法去引導學生改進自己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啟發他們形成正確的閱讀思維。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基礎知識的欠缺
閱讀中最為基礎的還是詞匯、單詞的含義等內容,但是學生在詞匯量,語法,單詞的含義等知識方面的欠缺對進行閱讀造成了嚴重的阻礙。在閱讀時,沒有足夠的詞匯量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材料所表達的含義,就現在的學生而言,他們在詞匯的積累上是不符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的,而在實際閱讀訓練之中,學生在碰到了生單詞多的閱讀材料的時候就會表現出無奈、厭煩、困惑的情緒,也是學生基礎知識欠缺的重要表現。
2.閱讀教學中并未注意到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在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之中,很多學校仍然采取的是填鴨式的教育,教師單方面的知識灌輸的現象仍然廣泛存在。在閱讀教學之中,除了學生在訓練時完成要閱讀的材料和材料給出的問題以外,剩下的便是教師講解閱讀材料,學生出耳朵聽這樣一種閱讀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完全處在被動的地位上。機械地教與學,也讓學生在思維方式上產生了依賴心理,這對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而言產生了很大的阻礙。不注重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具有十分不利的影響。
3.未能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閱讀訓練中表現出的閱讀技巧的缺乏,信息整合能力的低下正是教師未能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的表現。高中英語閱讀應該是一個創造性的、主動性的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才是其中的主體,通過保持主動、積極的狀態去進行閱讀的訓練與學習,以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但是教師在實際閱讀教學中并未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加以培養,而只是采取了題海戰術,這種不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不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做法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相關辦法
1.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
(1)基礎知識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不用再提,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果學生掌握的詞匯量越大,對單詞的含義把握更為精準,那么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能力也會更強。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還應該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量,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水平。教師在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量的時候可以采取以下辦法:一、通過聯想記憶詞匯,例如利用同義關系、反義關系等等來進行單詞的聯想記憶,還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二、引導學生將詞匯放在句子和文章里進行記憶,通過語境和上下文的關聯來進行詞語的記憶。三、在文章中遇到生澀的單詞的時候,可以采取推斷的辦法,根據上下文來進行推測詞義。
(2)除了對詞匯的記憶以外,還需要豐富學生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識。英文閱讀中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的文化知識、社會生活知識等方面的考察。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的時候有時也會產生一些理解的誤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挖掘教材內容所隱含的文化內涵,通過比較中西方文化差異,讓學生對西方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在進行閱讀時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其中去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和內涵。
2.挖掘教材資源,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教育工作者精挑細選的適合學生題材的范文,這樣的文章正是可以利用來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將教材來作為我們的閱讀材料,培養學生分析文章的能力,綜合理解文章的能力,以及猜測詞義,推斷文章的能力,讓學生在教學中就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一Unit 2《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時候,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并回答問題:How many parts can this passage be divided into? What does each part mainly tell us? Read and 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這樣的問題是為了讓學生在閱讀時,首先去把握文章的結構,然后更好地去進行閱讀。然后還可以問一些有關細節的問題,如:When did English begin to be spoken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Which country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English learners in the world? 通過這樣類型的問題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一些文章中的關鍵細節,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
3.以互動為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辦法,應該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上,把課堂還給學生。在教學中我們應該以互動為手段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將閱讀分成幾個部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去進行合作性、互動式的閱讀,讓學生分工完成對一篇文章的閱讀,同時,教師以適當的啟發和引導去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內涵。在分工閱讀活動中,可以讓每個學生把握一部分內容,再進行交換,如A閱讀B的選段,而B去閱讀A的選段,在閱讀之后交換看法,再結合教師設置的問題,看彼此的想法能否達成一致。通過這樣的辦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4.認真選好閱讀材料
讀物的選擇對閱讀的效果起著重要作用。如果讀物選擇不當,就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我在選擇讀物時盡量選一些內容健康、思想性強的文章。使學生在發展閱讀能力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所選讀物內容廣泛、新穎,體裁和題材多種多樣,語言質樸生動,引人人勝,寓學習于消遣之中,所以學生讀起來愛不釋手,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最重要的是我所選材料適合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難度與課文相當,內容盡可能與課文相聯系,生詞率控制在2%~3%,難易適當,使學生讀得輕松愉快,在快樂中獲得知識,增強了他們閱讀的信心。
5.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效率體現在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兩個方面,讀速的提高與讀量是密切相關的。閱讀要以量求質。我給學生定的閱讀總量為40萬個詞左右.每天堅持10分鐘。讀速定為60詞每分鐘左右。要求準確理解率達70%以上,實踐證明,一般水平的學生通過努力是不難達到這個指標的。
6.落實對學生的閱讀輔導
閱讀基本上是在課外進行,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但是沒有得力措施就很難保證持續地開展。為了扎實地搞好閱讀。除對讀量、讀速嚴格要求并記錄在案進行評比以外。我主要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行了指導。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落實對學生的閱讀輔導:
第一,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注意力分散,做小動作,不能有效把握文章內涵等不良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改變這些不良習慣,提高閱讀效率。
第二,可以讓學生通過先閱讀文章后的題目,再根據文章題目進行英語文章的閱讀,以此來從提綱上進行閱讀材料的把握,可以在閱讀時更具有針對性,提高閱讀的效率。
第三,在閱讀中難免會碰上生詞,這不僅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幫助學生進行詞匯的積累,在實際的閱讀訓練和考試中,還要注意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訓,讓學生可以通過略讀、跳讀等手段,以及結合上下文猜詞義等方法來進行輔助閱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更好地完成閱讀訓練和考試。
關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師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了解每一個學生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學生在詞匯量上的缺乏、閱讀技巧上的錯誤還是閱讀方法、解題方法的問題,教師在逐步解決各種問題以后,相信學生的閱讀水平會有較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房新梅.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6)
[2]身后坤.論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J].繼續教育研究,2002(5)
[3]蘇志東.通過單詞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J].考試周刊,2013(41)
[4]莫曉萍.新課標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3(41)
(作者單位:浙江省天臺縣平橋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