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余
【摘 要】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談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現狀并進行簡要分析,探討“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力求找到一條指導高中學生學會作文,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提高寫作水平的同時,達到提高語言技能及交際能力的目的,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智力和相關綜合能力。
【關鍵詞】閱讀與寫作;現狀分析;以讀促寫;教學策略
引言:語言學家舒伯特在Reading is writing?中指出:教科書所編的課文是寫作素材的聚集地,是語言現象的展示廳,是語言規則的剖析室,是文章體裁的示范本。閱讀是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更是寫作的基礎。然而在教學中,許多老師將閱讀與寫作教學嚴重分離,相互割裂,由于課中不太涉及寫作的指導,從而使得學生僅僅停留在語言點層面,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這一目標被束之高閣。那么,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如何通過以讀促寫,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建構閱讀與寫,使學生“文思泉涌”,習作“清澈如斯”是廣大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探索的課題。我校英語課題組課題《高中英語以讀促寫的行動研究》通過了福建省十二五規劃課題研究的審批,立項編號為:2013XB1316. 旨在針對常態課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現狀展開分析,探討“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常態課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現狀
在常態教學中,很多教師把以閱讀為基點的寫作課上成了閱讀課,致使學生的寫作出現了令人擔憂的傾向,學生的寫作水平普遍比較低。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由于課時的緊張,學生課堂寫作的機會被一次次地剝奪了。教學中出現了“讀歸讀、寫歸寫”的脫節現象,其不足主要體現在詞匯、語法和語篇組織方面,其中語篇方面的不足尤為明顯,?散亂而缺乏連貫性。不管老師還是學生關注的只是寫出的東西,而不是寫作的過程;老師批改作文、評分也往往是從內容、詞匯和語法的角度,通常忽略了語篇。
二、常態教學中“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
“以讀促寫”就是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融為一體,把語篇結構的分析、語言知識的傳授和寫作知識的灌輸以及寫作技能的訓練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相得益彰的統一體?!耙宰x促寫”可以將讀和寫緊密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寫帶讀,通過閱讀培養語感、通過語篇分析培養建構篇章的能力、通過寫作層次訓練培養寫作能力。這樣既能從更高層次上對閱讀材料進行準確、深入的理解,又能使每一篇閱讀材料成為學習寫作的良好范文,從而保證學生在大量閱讀中有充分的寫作模擬訓練。通過閱讀,學生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相溝通,學習寫作技巧,獲取寫作經驗,領悟見解,掌握信息,從而激發學生去思考、感悟,并開拓思路,擴大視野。從面強化學生的英語寫作技能訓練,扎扎實實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為了更加進一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效果,在學習和查詢相關資料后,我校英語課題組開始摸索將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優化組合的有效策略,并在教學中不斷地研究、論證,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提煉文本篇章結構,進行寫作篇章思維訓練
新課標高中英語“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意在將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尤其是Main task課型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在每一課中都將閱讀作為寫作的基礎,將寫作作為閱讀的深化。教師把寫前的閱讀文本作為寫作教學的一個重要研究范本。它既可以促進學生儲備豐富的語言知識,詞匯句型應用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訓練學生的語篇領悟能力。從不同層面和不同角度解決學生寫作上的難題。同時,在此基礎上,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分析、篩選、優化組合, 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總結歸納,同時給學生類似寫作材料,加以仿寫,舉一反三,寫作中要求學生使用連接詞為文章錦上添花,真正實現英語學科上以讀促寫的策略,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新課標初中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依托文體話題,進行寫作話題拓展
牛津譯林版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展開,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話題內容。借鑒閱讀材料中的話題,進行拓展性寫作。教材中出現的課文是語言信息的載體,也是寫作素材的聚集地,是表達方式的模板,也是學生寫作的話題源泉。教師要立足課文,引導學生在把握課文所提供的材料內容的基礎上,積極地吸收和運用,進行適當的同話題延伸與拓展,開展續寫活動。
如:Unit3 Module5 Life in the FutureReading 。文章主要講述李強乘坐時空艙,到3008 年的所見所聞,向讀者展示未來變化。文章第三段關于將來環境變化。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三方面歸納:air quality, traffic, means of transportation。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描寫這三方面的語句,并用形容詞來歸納。如, 文章用 “driven by computer” 來hoveringcarriage, 可見此設備“computerized”。同時“by bendingand pressing down”, 可見“easy to handle”。在第四段,描述王平的屋子,我們同樣可歸納出將來的房屋也是“computerized”。同時,在這兩段作者也描寫了將來的一些壞的變化。從而,挖掘出寫作內容:高科技帶來了既有好的也有壞的變化,是一把“double-edged sword”。就科技的這一話題,學生便可“有源頭”可循。
三、借鑒文本詞匯句型,進行寫作詞匯積累
在閱讀文本中一些實用的詞匯和句型,思想性極強,而且大多使用漂亮的詞語、規范的表達,語句間銜接自然、地道,這些都是以后學生寫作的“源頭”。閱讀課文為學生寫作提供了語言材料與語言圖式,學生要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感悟語言的特性,獲取語言信息,吸收語言材料,并把他們轉變成寫作的內容,以疏通從讀到寫之間的通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善于模仿,最后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積累。
以Unit3 Module5 為例。在Using Language 中,作者描寫“thoughtpad” 的優點時, 用了“You place…,clear…, press…, think…and the next instant…. ”來描寫它“quick and efficient” 和“No more typistworking on …. No more….”來描寫它“environmentallyfriendly”。教師可以用另外一種想象物,如“helicoptercap”叫學生仿寫。如,學生可以寫成這樣的句子:“Youplace the cap on your head, clear your mind, pressthe flying button, think about where you go, the nextinstant you are flying in that direction.”和“No morecars running on petrol. No more drivers.”。便把飛行帽的快捷環保描寫得栩栩如生。
結語
讀寫的關系密不可分。讀是根本,寫是核心,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師把寫作前的閱讀文本作為寫作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可以促進學生儲備豐富的語言知識,培養語感,又能為學生英文寫作提供廣泛的素材,培養學生語篇領悟能力,詞匯句型應用能力,從不同層面和不同角度解決寫作難題,從而使學生的習作“清澈如斯”。
【參考文獻】
[1]《科學教育》.中的《提高學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幾種有效途徑》.2010年01期
[2]《科學教育》.中的《淺談英語閱讀和寫作》.2010年01期
[3]《英語讀寫》.中的《課程改革實驗研究》.2010年02期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永春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