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蕊
摘 要:高技能人才指的是“在生產和服務等領域崗位一線的從業者中,具備精湛操作技能,并能夠在工作實踐中解決關鍵技術和工藝的操作性難題的人員”,包括技能勞動者中取得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及相應職級的人員。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陣地,越來越重視開展高級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本文根據當前高職院校開展高級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現狀,分析主要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鑒定
一、高職院校開展高級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現狀
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杭州市財政局文件《關于切實加強在杭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高職院校要在畢業生中大力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要以培養高級工為重點,對接需求,豐富專業種類,完善教學設施,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強化技能培養,不斷擴大證書覆蓋面。至2015年,我市各類高職院校畢業生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取證率要達到 60% 以上。”
二、高職院校開展高技能鑒定工作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
1.高職學生申報高級技能證書鑒定有一定的難度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經過兩次培訓、考試才能獲得高級工證書,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經濟負擔,打擊了學生參加考證的積極性,還與學生大三的企業實習時間產生沖突,影響教學安排。
此外部分專業對應的是行業特有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這些鑒定站只在北京等某些大城市有,學生參加這類職業證書的培訓和考核存在著培訓點遠、費用高的問題。還有一部分專業對應的職業證書只有初、中級,沒有高級證書可考,這些也是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參加高級職業證書考核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2.學校及學生對高級職業技能證書的重視度不夠
高職學校對于高級職業證書鑒定沒有強制要求。目前,高職院校一般都執行“雙證書”制度,即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但是,“雙證書”中的職業技能證書一般為中級,沒有把高級職業技能證書培訓和考核列入人才培養方案中,只有少數學生通過參加高級職業技能的考核或是技能比賽獲獎獲得證書。
學生對參加高技能證書鑒定的積極主動性不夠。鑒定制度的制約使得學生要獲得高級職業證書考核資格不便,并且學校對高級職業技能鑒定沒有強制的要求;學生對自身技能提高也不重視, 對高職三年的學習只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等,這些原因制約了學生參加高級 職業技能證書鑒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企業對高級職業技能認可度不高
目前很多工種高級職業證書的知識、技能含量落后于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企業在招聘人才時,并不看重職業資格證書,工資待遇也沒與職業技能證書等級掛鉤。
4.高級職業證書質量有待提高
(1)高職院校鑒定機構管理不夠規范。高職院校鑒定機構一般掛靠于教學管理部門或實訓管理部門,沒有專職的管理人員,沒有明確的組織結構和職能,沒有明確的質量方針和目標,也沒有完善的管理和監督制度,整個鑒定工作組織實施比較松散,缺乏規范性。
(2)高職院校鑒定機構實行“考培分離”的制度不夠到位。如果一個職業鑒定機構既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又組織職業技能鑒定,那職業鑒定的質量一定無法保證。而在現實中,高職院校的鑒定基本依托于相應的專業,里面的管理人員、考評人員往往是教學管理人員和專業教師兼職,鑒定和培訓一套人員,導致職業證書鑒定過程有失公允,證書含金量低。
(3)考評員隊伍比較薄弱。考評員是職業技能鑒定的實施直接和評判者,其考評行為直接決定著鑒定的質量,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考評員的隊伍是確保高職院校開展高質量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重要保證。
目前,高職院校每年都推薦符合條件的專業教師參加相應的考評員培訓班,但是現有的考評人員人數還是難以滿足日益擴大的職業技能鑒定需求,特別是高級考評員極度缺乏,制約了高職院校開展技師及以上等級的高級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開展。
此外,考評員的素質優劣直接影響著職業技能鑒定的質量。有些考評員職責意識不強,缺少奉獻精神,不熟悉鑒定標準和考核方法,嚴重影響了鑒定的公正、公平性,損害了職業證書的信譽和權威性。
(4)鑒定題庫建設跟不上現代行業的發展。隨著我國生產力的發展,新的行業不斷地出現,各行業技術發展也日新月異。有的工種沒有形成題庫或缺少高級技能題庫,有的工種題庫存在著滯后、質量偏低的現象,不能很好地反映和體現行業主流技術與要求,與大中型企業的生產實際、核心技術之間存在差距,一些職業的試題資源內容陳舊過時,久未更新等,這些現象導致考學脫節、考用脫節,嚴重影響了職業技能鑒定的質量。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1.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鑒定等級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因此有關部門應在高職學生報考職業技能鑒定時去掉必須經過中級職業技能鑒定才能參加高級職業技能鑒定的“門檻”,使其能夠直接報考高級工,與他所接受的教育層次相對應。這樣既方便了學生,提高學生參加高級職業技能考核的積極性,又推動了高職院校高級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開展。
2.加強教學改革,使其與高級職業技能鑒定緊密結合
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高職院校將相關工種的國家職業標準融入到課程體系中,促進課程建設與高級職業技能鑒定有效銜接,以職業能力為主線,強調知識和能力的融合,并且將課程考核與學生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
3.主管部門、行業企業、高職院校合作,提高高級職業技能證書的“含金量”
主管部門應聘請行業企業專家、高職院校專家,一起參與到職業標準和鑒定題庫的制定和修改中,將企業認證標準內容和行業主流技術和要求融入到職業技能鑒定中,使得職業技能鑒定更能反映出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只有這樣的證書,才能真正得到企業的認可,成為學生就業的“通行證”。
4.完善鑒定管理體制,提高鑒定質量
(1)高職院校要重視職業鑒定工作,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和各項制度建設。①高職院校要重視職業技能技能鑒定所(站)的建設,為其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配備人員,建立完善各項工作制度、規范管理服務,推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健康發展。②加強職業技能鑒定管理體系建設,建立質量督導和信息反饋制度。
(2)加強考評員隊伍建設。高職院校不僅要選拔出具有相關高級以上職業資格和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資格,并且有著良好職業道德的教師參加上級主管部門的考評員資格培訓,來擴充考評員的隊伍,還要不定期地對考評員進行職業道德、政策法規、本職業的職業標準、考評技術的再培訓。
參考文獻:
[1]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質量管理體系教程[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
[2]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鑒定中心編. 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教程[M].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09.
[3]丁建洪.高職院校試行高級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思考[J].機械職業教育,2012(03).
(作者單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