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文俊
【摘要】教學始于提問,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有效提問,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合理有效的課堂提問能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及時調控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因此,教師必須把控好課堂提問的尺度,優化課堂提問的策略,實現有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提問 實效
一、低效英語課堂提問的現狀
教學始于提問,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英語課堂中的有效提問,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合理有效的課堂提問能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及時調控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當前,許多初中英語教師對課堂提問不夠重視,缺乏研究與探索,使課堂提問流于形式。提問膚淺、平庸、缺少溝通,提問方法單調、缺乏應有的主題指向性。在很多英語課堂上,看似有問有答,有大量的“雙邊活動”,但實際上卻缺乏實用價值。提問缺乏對學情的充分考慮,往往忽視學生的心理因素,只按自己所期望的目標來判定學生的答案。教師對提問的反饋失當,不注意自己的態度,對學生的回答反應不積極。提問缺乏應有的后續性思考,不能夠靈活變通問題的角度、難易度,也不會用一些輔助性的問題加以啟發引導,使課堂陷入僵持狀態。如此一來,我們時時刻刻呼吁的有效教學又從何而來呢?因此,教師必須把控好課堂提問的尺度,優化課堂提問的策略,實現有效教學。
二、有效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
1.課堂提問要生動有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趣味性的提問能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積極思維。心理學實驗也告訴我們,精巧的問題,有藝術性的提問,能夠吸引學生集中精力、振奮感情、提高興致,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為此,教師必須從教材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引人入勝、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啟發性等充滿生活氣息的問題,用科學的、藝術的、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課堂提問要與時俱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提出一些實踐性很強的具有時代性特征的問題,學生對這類問題非常感興趣,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技能,豐富其英語知識,增強學生的時代感。
3.課堂提問要情感交融。課堂教學是師生間的心靈溝通,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愿意與教師交流,形成融洽、民主、團結、相互尊重的課堂氛圍。教師只有用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時時體現出對學生的關愛。踴躍發言,氣氛相當活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4.課堂提問要形式多樣。教師要活躍課堂氣氛,駕馭學生思維,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就必須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法。提問的方法有以下幾種:單個回答——由個別學生單獨回答某個問題;小組討論——由小組成員集體討論,最后由小組代表回答,其他成員補充;全班討論——由全班同學共同討論同一問題,各抒己見,相互鼓勵,相互補充,開闊思路,各種新穎、獨特甚至創新的見解就會在寬松平等的課堂氣氛中產生出來。
5.課堂提問要全員參與。“面向全體學生”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理念之一。然而,有不少教師往往喜歡提問少數“尖子生”,而對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總是怕他們答不出或答不正確而避開他們,“尖子生”成了課堂上回答問題的“常客”。這就使得大部分學生在教師提問時不積極思考,不主動參與,而是把自己當作局外人,導致他們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每況愈下,所有這些都是與“面向全體學生”的新課程理念相違背的。因此,在對基礎知識的內容進行提問時,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學生;面對知識難點的提問,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實行有效教學。
6.課堂提問要師生互動。從各種教學觀摩、評比活動中不難發現,在課堂教學中,很少有學生向教師提問,提問似乎成了教師的專利,這是不正常的。南宋教育家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疑。”著名科學家李正道也指出:“什么是學問?就是要學怎樣問。”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答”,更要重視指導學生“學問”。為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師生互動。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就是教師要積極轉換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應以學習同伴者的角色進入學生內心世界,與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在課堂提問中,要注重師生互動,既可以教師向學生提問,也可以學生向教師提問或學生向學生提問。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制約學生發言的心理情緒主要與他人和自己的情緒有關,特別是教師提問時對學生的態度、表情、目光、動作、語言等,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情緒都有著很大的刺激作用。因此,英語教師應學會通過優化課堂提問策略來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提高和收獲。“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提問也一樣,關鍵在于根據教學實際,結合教學實體進行精心設計;在“善問”、“巧問”的同時,還要善于導疑、釋疑,只有這樣才能誘發學生的“內驅力”,充分發揮提問的教學功能,最終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有效教學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