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才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特別是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美術教育所取得的上述成績更多的還是體現在形式和表面上。目前我國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依然存在著很多制約因素和諸多內在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美術 問題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132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主要包括:美育被提升為提高全面國民素質作為教育方針,美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加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初步建立了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管理、咨詢、教研等機構,改變了過去一直無專門機構和專人管理的自發狀況;中小學美術課程開課率逐年上升,改變了美術教育長期存在大面積空白的狀況;涌現出了一批中小學優秀美術教師,師資隊伍建設初見成效;新課程改革優化了美術教育教學,教學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美術教育所取得的上述成績更多的還是體現在形式和表面上。
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制約因素和存在問題
(一)當地政府和學校決策者對美術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工作開展不利
由于歷史的原因,長期以來美育在學校全面發展教育中的地位問題,以及美育與德育的關系問題一直都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就必然導致人們對藝術課程的價值和目標的理解產生嚴重偏差。具體表現為:只關注藝術課程的外在價值,特別是德育價值,而忽視藝術課程的內在和本質的價值——審美價值;只習慣于把藝術課程看作是學校教育的一種點綴或“飯后的甜食”,而漠視藝術教育在開發潛能、培養創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諸多方面的獨特作用;只習慣于把其他課程的教育目標簡單地移植為藝術課程的目標,而忽視藝術教育自身的審美育人目標;只注重藝術知識技能的傳授和訓練,而忽視學生在藝術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藝術興趣愛好的培養。上述認識上的種種誤區,必然導致藝術教育的審美性、藝術性嚴重喪失。
(二)嚴重違背基礎藝術教育的規律,導致藝術教育的專業化傾向
不顧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中小學生的審美特點,在教學內容和要求以及教學形式和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專業化傾向。現行中小學美術教學大綱和據此編寫的多種版本的美術教材,無論在內容、體例上,還是在要求上,受專業藝術院校的相關影響比較深,內容和要求追求全面、系統、高難度,既超出中小學生的現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超出中小學生在藝術方面發展的需要;在體例安排上,各類藝術知識往往成條塊分割狀態,學生接觸到的大多是一些孤立的知識點,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藝術。
同時,教材編排過分強調自身嚴密的邏輯體系和時序安排,封閉、單一、死板,沒有給教師和學生留下創造的余地,與藝術學科本身的創造性嚴重相悖。在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上,教師承襲專業教育培養專業人才的種種做法,不從學生實際出發,只顧自己成為藝術教學活動的絕對主宰,致使學生無法成為藝術實踐的主人;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主動參與;重知識技能的訓練,輕視對藝術的表現與鑒賞;重被動模仿,輕能動創造;重教學的結果,輕教學的愉悅過程。
(三)藝術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我縣90%農村學校沒有美術課必備的教具,有些連教課書都沒有,更無須說其它輔助材料,教師只有一只粉筆,一本書。學生沒有專門的學習場所,工具不全,學生上繪畫課,不論是什么畫種,教師的示范只能在黑板上畫,在這一點上學校的美術教育是停止不前的。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十分短缺,我們的學生了解不到美術發展信息,致使學校的藝術教育的科研相對于其他學科顯得薄弱和落后,其學科的基本理論仍處于空白狀態。此外,一些前沿課程和教學手段,如電腦美術、電化教學、課件制作在美術教學中很難得到應用。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美術教育的橫向普及和縱深發展。
(四)師資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這是困擾農村學校美術教育開展的最大制約因素。美術教師配備比例按學校需求數量不夠,結構不合理,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學歷不達標,大部分農村學校,仍然沒有專職和兼職的美術教師,許多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還有待提高,不能適應美術課程改革的需要,同時也使學校的藝術教育活動受到限制,各項活動開展不起來。美術教師在學校沒有地位,學科不被重視,任務不明確,被視為后勤人員,缺乏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改革策略
如何加強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工作,首先要全面認識學校藝術教育的作用和價值,轉變教育觀念,順應教育改革的潮流,改變落后局面,要立法守法,要遵循美術教育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規律,促進藝術教育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我們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美術教育管理工作,落實責任到位
各級領導要正確認識美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堅持教育改革,把農村學校美術教育工作作為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努力解決各種不利因素,要有制度、有措施、有辦法、有行動、有效果。
(二)進一步加強農村美術教育課程改革,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四年的實驗,美術教育的課程在這次改革中受到從未有過的重視。我們必須將美術課的教學作為農村藝術教育的工作重點,發揮主渠道的作用,把現代化的光電設備、電腦影像技術、課件制作等引進課堂,輔助教學,增加美術課的科學性、趣味性、民族性和時代感。
(三)加大投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學科結構
我縣屬國家級貧困縣,經濟薄弱,尤其農村學校資金非常困難,但還是要創造條件保證美術教育的設備完善,要在最短時間內使美術教育教學的設備達標,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各學校要保證教師數量的配備,不斷增置教具,合理安排教學任務,保證學科的課節課時數量。加強教師培訓,使美術教師也有機會參加培訓,參加課改,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接觸新的教學理念,用新的教育思想指導學校的藝術教育教學活動,使他們不斷的在實踐中提高自己,保證農村美術教育工作的實施。
(四)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培養一批特長生
教師要從大局出發,要以學生的全面成長出發,以人為本,以校為本,帶動一方藝術教育發展起來。
(五)結合當地實際,開創有地方特色的農村美術教育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教育的最先進的理念,沒有藝術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時代的主流。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充分利用本縣自然資源和鄉土文化,開辟藝術教育新途徑,喚醒學生對藝術、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通過給教師搭臺子、壓擔子、引路子使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工作關系著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關系著美術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計,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責任重大,學校要重視美術教師的發展和培養,充分調動美術教師的積極性,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發揮其特長。教育行政部門和相關學校要切實抓好藝術教育教學工作,按照新課程的要求,進一步深化農村藝術教育改革,為藝術教育的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