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思婭 李娟
【摘 要】大學的基礎是課程學習,課程建設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高職院校的課程與本科、中職教育不同,既要注重課程的實際應用性,又要使學生懂得技能深層次的原理性知識。以《美容化妝品》課程為例,闡釋高職院校課程建設必須滿足市場的需、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等三方面要求,即走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學做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 專業基礎課程 《美容化妝品》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153
課程建設是學校的基本工作,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課程教學質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才培養質量[1]。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既與本科院校不同,它必須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即注重課程的實際應用性;又與中職教育不同,培養出的人才不僅要有較強的操作技能,更要懂得技能深層次的原理性知識,還要有一定的職業素養,體現出高職教育的“高”和“職”。所以高職院校應走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學做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2]。高職課程是一種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針對某一職業群對從業者素質的要求而主動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圍繞某一職業群相關的知識來進行學習并參與實踐活動、體驗現實生活,從而獲得相應職業實踐能力,并豐富內心體驗,促進精神生長[3]。
基于以上要求,醫療美容技術專業培養出的人才必須滿足美容行業的要求,不僅要掌握美容護理操作技能,更要懂得美容護理技能的原理性知識。而在美容護理過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妝品(基礎護膚類、彩妝類和功能類);我們不僅要求學生懂得具體皮膚問題,更要求學生懂如何正確選擇和科學使用化妝品。《美容化妝品》正是為了滿足上述要求而設置的。
一、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一)化妝品行業人才需求標準分析
高職院校開設的課程都必須考慮市場的需求。因此在建設《美容化妝品》課程之前先要考察市場產品的銷售情況,由此判斷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
目前人們對化妝品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但化妝品領域充斥著眾多混淆不清的概念,一般顧客并不能分辨這些概念的真偽,不能辨別產品的好壞,因此在購買化妝品時,往往是憑借自己經驗、朋友的推薦或者導購的介紹,選擇一大堆不適合自己皮膚的產品,而并不清楚自己的皮膚能否適用。相關企業雖然知道化妝品的設計原理,懂得化妝品中各成分的作用,但是缺乏專業的美容護理知識,不能根據顧客的實際情況挑選正確的產品。目前市場上的化妝品導購幾乎是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化妝品和美容護理知識的,只是在被招聘進來后經過公司短時期的培訓就上崗了,所以不能用專業的眼光去指導顧客科學選擇和正確使用化妝品。故而目前亟需既懂得化妝品基本成份、配方設計及功效機理又懂得美容護理知識的綜合性人才,才能根據顧客實際皮膚狀況,用專業知識去指導顧客合理購買和正確使用化妝品。
(二)學生學習能力分析
建設一門課程不僅要考慮市場需求,還需要考慮學生學習能力水平,以及專業要求學生達到的水平。《美容化妝品》課程是所有后續課程的基礎。學生只有認真系統地學習這門課程后,才能正確認識化妝品的配方設計、功能宣稱、作用原理,才能夠合理選擇、正確使用化妝品,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基于上述原因,我們結合市場需求與專業目標,可以確定學生學習后需達到的能力水平,修訂教學大綱。同時,我們亦需要了解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為教學內容和實驗項目的設計做準備;這些信息可以通過新生素質問卷調查以及查閱新生理科文化成績等手段獲得。
二、基于“兩個維度”的課程建設過程
(一)制訂課程目標
根據醫療美容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結合醫療美容技術專業二維三分人才培養模式,我們重新制定科學合理的《美容化妝品》課程目標,使之符合醫療美容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即組建一支由行業專家、企業精英、學院教師三位一體的課程建設團隊,重新將化妝品產品按劑型、功效、成分與人體皮膚問題及使用方法整合,加入最新的市場功能宣稱、質量功效評價方法、發展趨勢、法規,注重實驗操作,形成完整的理實一體化的專業課程。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后具備化妝品的選擇和指導顧客科學選擇和正確使用化妝品的能力。
(二)完善課程內容
1.設計課程內容。《美容化妝品》課程開設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化妝品的基礎知識和發展趨勢,熟悉常用化妝品的制備原理和方法,理解化妝品的質量評估方法,具備正確選擇和使用化妝品的能力,為其它課程的學習和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課程內容必須更加結合專業和市場發展趨勢,并將化妝品產品與人體皮膚及使用方法結合起來考量,以實驗教學為主,并加入最新的市場信息資訊,使課程內容更加專業和完整。如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是將市場上常用的產品劑型(水劑、乳劑、霜劑、凝膠、油劑等)與功能(清潔類、護膚類、彩妝類、特殊用途類等)相結合講解,并以常用的化妝品實物來舉例分析,既能解決專業課程中產品正確使用的問題,也能明確生活中針對具體的皮膚情況而正確選擇產品。
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設計,優化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的連貫性和一致性,提高教學內容的職業性,有利于學生職業素質養成。課程項目設置分為3部分:基礎護膚品(清潔類、保濕類、按摩油等)、功效性護膚品(控油祛痘類、美白祛斑類、抗衰老嫩膚類、防曬類等)及彩妝類化妝品(美甲類、芳香類等),然后將各類化妝品作用機制、原料、配方原則、生產工藝、標簽識別、化妝品評價與不良反應防治融入到各個部分去講解。
2.改進教學方法。課程原來主要采用理論教授與實物演示的教學方法。沒有實驗操作,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激不起學生學習興趣,往往課程學完后,學生對化妝品還停留在感性認識上。而傳統本科大學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方法不適用于高職學校的學生,因此需要通過不斷探索和改進,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
根據學院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其它課程的教學方法,我們對該門課程的教學方法做了相應的改進。改進后的教學方法有理實一體、實物演示、課堂討論與分享、課堂體驗等多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學習興趣。如采取不同形式的課堂體驗:⑴在化妝品配方設計上,通過看一看、聞一聞、擦一擦等形式對不同類型化妝品進行了課堂體驗;⑵通過課堂體驗不同類型香水香味的方式認識香精和香料;⑶通過涂抹不同粘稠度的產品體驗來認識水性粘稠劑;⑷通過涂抹不同油性產品體驗來認識不同油劑原料;⑸通過試用祛痘洗面奶和美白保濕乳來體驗產品不同宣稱和功效;⑹通過皮膚檢測體驗不同產品對皮膚功能的影響。
這樣將理論通過實驗和實例加以驗證,加深同學們對原理的認識和理解。在授課順序上,按照“化妝品基礎理論→實物認識→觀察分析(教師演示)→實驗體驗(分組動手操作)→實驗報告總結反饋→再次理論指導→解決疑問→拓展提高(重點在興趣和認知方面)”的進程進行,突出科學指導下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3.改進評價方式。評價學生學習效果,不能以單一考試成績而要以綜合能力為標準,來選擇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我們需要通過課程建設,探索出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方法。課程評價采取以綜合能力為核心,注重過程性評價,淡化期末考試的比重,調動了學生日常學習的積極性,對以能力教育為核心的項目化教學改革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評價內容有出勤狀況、課堂表現、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小組市場調查分析報告、期末考核等多種形式。
(三)基于課程建設的保障措施
1.師資隊伍的要求與培養。課程負責人要求:熟悉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整體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了解高職教育教學規律,熟知本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明確本專業長期以來在理化基礎和化妝品應用方面的不足,具有較好的學習能力,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具有中高級職稱的“雙師”素質教師。
教師能力要求:熟悉本專業理化基礎原理,有較扎實的化學功底,具有實施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能力,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具有助教及以上職稱的教師。
團隊規模要求:基于本專業“二維三分·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每屆5個教學班的規模,專職教師2名,實驗指導教師1名,行業、企業兼職教師4名。
基于以上師資配置要求,學院組建了一支由行業專家、企業精英、學院教師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師團隊。學校選派對專業非常熟悉,同時一直在擔任此課程教學的老師為課程負責人,負責聯系合作企業和外聘教師。學校選擇與香港化妝品技術資源中心合作,因該企業既有從業多年的行業專家,又有培訓經驗豐富的化妝品學教師,還能提供高品質的化妝品配方和實驗原料,提供與其它化妝品企業合作的平臺等等,解決了課程建設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香港化妝品技術資源中心向學院選派具有豐富行業經驗的企業精英與行業專家參與課程建設,在進行課程建設的同時完成學生課堂教學和學院師資培訓。
包括課程內容、課堂授課、課堂實驗的培訓,同時還提供到廣州化妝品產品研發實驗室對學院教師進行專門的化妝品配置實驗培訓。通過此次培訓,迅速提升了學院教師對化妝品的理性認識,從原理上規范了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2.教學硬件設施及配備。《美容化妝品》課程是一門理實一體化課程,必須要有配套的實驗條件。我們通過到多家化妝品生產企業實地考察學習,向行業專家和企業精英請教,建成了功能設備齊全的化妝品實驗室,包括原料儲備室、更衣間、實驗操作間。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完全能滿足教學需求。
三、課程建設成效
通過此次課程建設,不僅完成對學生的課程教授與考核,而且完成課程檔案資料的建設,建立了課程資源包,極大地豐富了課程信息資源。目前我們的課程信息資源主要有:
1.教學包:課程標準、教學大綱與實驗大綱、教學計劃、教案、課件、實驗指導手冊、學生作業與考核、課程總結、聽課記錄等。
2.課程資源包:課程補充講義、國家各種法律法規、實驗視頻與圖片、化妝品市場調查資料等。
與此同時,我們完成了課程師資隊伍的建設,組建了一支由行業專家+企業精英+學院教師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團隊。學院老師與外聘老師的交流學習,提升了化妝品的專業知識,收獲了行業市場的銷售經驗與技巧;外聘老師通過教學,他們提升了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通過與香港化妝品技術資源中心合作,我們不僅搭建了師資平臺、技術平臺、資源平臺,更搭建了校企平臺、市場平臺,使專業更能緊跟市場的發展。
課程改進后,學生出勤情率較往屆高,總的學習風氣較好,求知欲較濃。《美容化妝品》課程是理實一體課程,將理論通過實驗和實例加以驗證,加深了學生對化妝品原理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小組市場調查報告分析,學生不僅了解了現有的化妝品品牌種類,而且對各品牌的理念、產品類型、功效成分、包裝、裝修風格等有了深入的認識,同時對化妝品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有一定的了解。
四、結語
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的課程建設是高職院校長期的重要的系統工程,是夯實學校內涵建設的重點[4]。《美容化妝品》課程建設與完善需要一直進行下去:
一是教學文檔還需要不斷完善更新。課程文檔雖然建成了,但其內容還需要結合專業需求、市場流行趨勢和學生特點不斷完善更新,如補充講義的完善、課件內容更新等等。二是教學方法還需持續改進。雖然在課程設計中引入了不少教學方法,但學生課程總結中還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需增加課堂的互動和啟發式教育,需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需增加老師們表達的流暢性等等。三是完善課程資源包。搭建課程網絡資源平臺,建立課程APP,老師和學生可以隨時進入查找資料或者上傳最新的化妝品市場信息。四是要把《美容化妝品》課程建立成精品課程,并精心的維護與更新。五是要不斷培養課程師資隊伍,打造雙師型教師,只有高水平的教師才能教授出優秀學生。
參考文獻
[1]趙鑫道.淺談高職院校課程建設[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校報,2006,5(8).
[2]徐漢萍.高職院校課程建設探討[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2008,10(2).
[3]費琳琪,姜豐凱,姚麗敏.加強高職院校課程建設的探討[J].遼寧農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8(4).
[4]范潔,劉伯穎,王佩.對高校課程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