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祝群?オ?
[摘要]進退有度、左右有局的談話技巧是班主任進行思想工作、實施正面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選取中學班主任針對個別學生的談話角度,從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傾心而談,幽默暗示四方面探討師生間的談話技巧,以期能幫助學生“藥到病除,言至心開”。
[關鍵詞]初中生班主任談話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240097
古人云:“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誤國。”言語得失,小則牽系做人難易,大則涉及國家興亡,非常重要。同樣在今天的班級管理中,談話依然是師生之間溝通情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正確引導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要選擇最佳的談話時機,針對個體差異,融入談話智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古時蘇秦憑三寸不爛之舌而身掛六國相印,觸龍循循善誘方能救趙于水火。如何成為一個充滿教育智慧的班主任是我們每位中學班主任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下面,筆者就自己多年的班主任教學實踐經驗,對班主任的談話技巧談幾點看法。
一、避開“審問”,消除“戒備”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有些班主任習慣了用審問的口氣,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與學生談話,讓學生視師生間的談話為訓話,也使學生總是懷著一顆緊張不安的心,小心翼翼地“對付”著教師。這樣的談話不但不能使教師弄清楚學生心中的真實想法,反而會讓學生非常反感,導致實現不了預期的教育目標。
“審問”不等同于“談話”,平等有效的談話應避開審問,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和戒備心理,以平等的心態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談話時,班主任應想方設法地拉近師生距離,比如大話家常,使談話氛圍輕松愉快,減弱學生的排斥性。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生自然就會漸漸地敞開心扉,消除戒備心理,無形之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自然、和諧的氛圍中,談話才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事情也才能向著班主任預先設計好的方向發展。
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告訴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一種重要的溝通與談話技巧。情與理的結合能使道德教育深入人心。
例如,與那些學習上有畏難情緒、怕吃苦的學生進行個別談話時,我慣用哲理故事,再適時適當地引用一些勵志名言,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等,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讓學生從中悟出學習、生活、交友和做人的道理。力求把所談的內容當作一篇篇聲情并茂的演講稿,使每位學生心中泛起陣陣漣漪。
三、以誠相待,傾心而談
找學生談話時,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學生開始時并不注意你講的道理,而是看你的態度和感情。因此在與學生談話時,教師要以誠相待,學生只要不是自甘墮落,班主任就要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的心態去對待他們,讓他們體會到班主任是誠心幫助他們的,這樣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更好地進行雙向交流。
著名心理學家梅拉比在實驗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公式:交流的總效果=7%語言+38%音調+55%情感。情深出良言,談話時班主任應做到推心置腹,讓學生毫無顧忌地敞開心扉,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在和諧、平等、毫無壓力的氛圍下,學生會更加樂意接受教師的勸誡和批評。例如對于班干部,我常以商量的口氣與之相談,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則以親切自然的語調、和顏悅色的表情進行談話,對于性格外向的學生則可直截了當,不兜圈子,用信任促其改正。
四、旁敲側擊,幽默暗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合理的批評對學生的成才和發展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然而,批評也需注意火候,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評,不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不會讓被批評者無地自容。因此,班主任要講究批評的藝術,而幽默暗示不失為“忠言順耳”的一劑良藥。
例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英語作文為課后作業,結果發現班上的A學生與B學生的作文一模一樣。了解情況后,知道是平時就表現不佳的A學生抄襲,一時火冒三丈。但在冷靜下來后,我意識到每位學生都有尊嚴,尤其是男生更是要面子。在與A學生談話的過程中,我旁敲側擊地指出:“第一,你有較強的鑒別能力,幫助老師選出了一篇優秀的范文;第二,你有一顆細致的心,連抄襲都能抄得一字不差;第三,你有一顆上進的心,想得到老師的認可,想擁有好的成績。這幾點,多么難能可貴啊。”一席幽默的話,讓A學生自己也忍不住笑出了聲,但笑過后,他又迅速恢復了嚴肅,主動承認錯誤。自那次談話后,A學生有了明顯的改進,雖然作文寫得還不是很優秀,但能看出,每一篇作文都是他自己認真寫出來的,英語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總之,談話也是一門學問。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捕捉最佳的教育時機,以充滿教育智慧的語言解開學生的思想疙瘩,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以熾熱的情感、真摯的語言,幫助學生“藥到病除,言至心開”,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責任編輯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