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剛
摘 要:當今社會,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通訊4G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智能手機等高智能設備的不斷普及,人們正進入到日新月異的“微時代”,表現為層出不窮的微傳播、微應用、微寫作、微設計等,它更多地體現在各種傳播媒介帶給我們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不同領域的變化。我們在享受這種新型的社會文化、審美理想和處處碎片化的生活方式表達的同時,應深入理解“微”時代的微文化及微文化下的微藝術和微審美,把握好“微”時代標志設計的本質和思維,建立自己微時代下的標志設計意識,關注和重構“微”時代下的標志設計。
關鍵詞:“微”時代;標志;設計;審美
1.“微”時代的社會特征
縱觀當今社會,人們已經進入“微” 時代,它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名字上的諸如微博、微信、微電影、微小說等這些新興傳播方式,還包括各種文化社會形態上的特點,還有微貸、微廣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資、微生活等五花八門的微應用。這些給我們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帶來了深刻變化,改變了以往宏大的敘事結構和堅固的社會關系,零碎的、細微的新型的社會文化、審美理想和生活方式的隨之而來,深入理解“微”時代的微文化,及微文化下的微藝術和微審美,已成為藝術設計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時代課題。
當下,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電子產品正在迅猛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形態和消費習慣。我們最基礎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無不能通過手機來完成,通過手機上的一個APP軟件或登錄網站,輕輕一點我們就能挑選來自世界各地的服裝、美食、酒店,不但快捷而且價格往往也很實惠。這一切都是“微”時代的特征,以中心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時化為特征的新興文化形態、傳播方式乃至經濟活動形態,已經潛移默化間重新定義了人們的生活。可以說,“微”已經成為理解這個時代的一個重要關鍵詞。
2.標志設計的時代性、社會性
標志設計是一種具有象征性的大眾傳播符號的設計,它以精練的形象表達一定的涵義,并借助人們的符號識別、聯想等思維能力,傳達特定的信息。標志傳達信息的功能很強,在一定條件下,甚至超過語言文字。標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誕生之前的原始社會,早在文字誕生之前,人類為了生存生活,為了方便勞動,發明了各種圖形符號,這些圖形符號能夠準確而直接地傳達信息、表達思想與溝通感情,中國的圖形藝術不僅起源早,而且不斷得到傳承發展,從未中斷,如商朝時期青銅器上的饕餮圖形,春秋戰國時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漢代漆器上的鳳形,唐代的寶相花紋等。中國傳統圖形資源是極為豐富的,它們在自己的發展和演變中,既有一以貫之的脈絡,又有多姿多彩的風貌,它們以其多樣而又統一的格調,顯示出獨特的時代性。
標志設計作為設計的一個分支,與社會文化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與人的生活方式是相適應的。也就是說標志設計要緊跟時代步伐和文化發展趨勢,要適應微時代的審美特征,并能吸引眼球、引領潮流。
3.微時代下標志設計的幾點看法
(1)結合時代特征、突出標志設計主體性。當今時代,無論是在地鐵、公交車里還是在餐廳里,甚至大街小巷各種形態的人,他們個個都作“低頭看屏幕”狀,通過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時間填滿。這一切都是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新的互聯智能移動設備帶來的現象。與此同時,生活也在改變,消費習慣也在不斷更新,我們通過一部智能手機能方便快捷地了解周邊活動環境,例如,預訂一場電影,團購一頓美食,甚至我們能在購物時通過智能手機掃碼支付費用,所以無數的年輕人迷戀于此。
伴隨著智能設備的運用,對于我們從事設計的工作者不得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新興移動互聯工具中,明顯的,從展示的面積上看有很大的不同,傳統的標志設計以商品實物、廣告宣傳為主要使用范圍。標志展示面積相對較大。而對類似智能手機的新興移動互聯工具,其展示面積要小數倍甚至幾十倍。這就要求標志的設計要更加注重主體的突出,如果我們還以原來的設計思維來定格我們微時代的標志設計,拿著常用尺寸的標志設計理念來設計以手機為代表的新興移動互聯設備,由此產生的效果不言而喻,或許很多特別突出的標志設計在觀看者看來并不是那么地耀眼、無法達到標志設計的功能性。那么如何在這種情況下達到理想的設計效果呢,首先我們要樹立“微”時代觀,在正確的觀念下堅定自己的設計思維,建立自己微時代下的尺寸設計意識,怎么在一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面積中設計出主題突出的優秀作品,突出標志的主體性,起到良好的表現效果。這就要求我們要在一定程度上轉變原有的標志設計思維,以一種簡潔、明了的設計觀念創造清晰而又意義深刻的標志,使標志能夠更好地適應微時代下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各種傳播媒介的視覺傳達要求,取得良好的廣告訴求效果。
(2)注重微時代下的設計元素的完美組合。在微時代下,結合現代視覺傳達對標志設計的基本要求,把速度、準確性、信息量、美感等完美地結合來適應微時代下快節奏、小空間的生活。我們該如何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注重標志元素的組合運用和創新呢,以下結合實例淺談以下自己的看法。
以我們最常用的手機軟件微信圖標為例來分析微時代下設計元素的結合和創新,圖案方面:微信圖標以兩個相似的抽象圖案部分疊加構成,從外觀上看,是我們常用信息氣泡的變形,同時在氣泡中心各有兩個點,代表著人的一雙眼睛,這樣變形的氣泡再次演為人臉的形狀,分別注視著你我,也注視著整個世界,變形的人臉一大一小,代表著男女或老少,說明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渴望溝通和交流的,同時抽象的人臉方向不同也勉強可以理解為兩個字母Q,一正一反但還是“QQ”。從圖案元素來講,它結合了自身功能的特點,簡練、準確地表達了個性,能夠讓公眾快速認識和識記,同時圖標蘊含一定的信息量,使標志簡單而富有內涵。顏色方面,采用純綠色的背景色填充效果,大膽而創新,不但清晰地襯托出了圖標內容,同時讓整個微信標志異常醒目而與眾不同,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和視覺沖擊力,更從側面揭示其創立時的宣傳:便捷、時尚、免費,達到了微時代多重的美學效果,給人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所以,隨著現代社會經濟和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我們的標志設計將會融入更多的設計元素,從而更加地豐富多彩。
(3)結合實際突破創新。標志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公司、產品的外在形象,在微時代下如何設計出既符合時代特征、順應時代潮流又富有創新理念和超前意識的標志,筆者認為,在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底蘊的同時,我們可以吸取各風格流派的精華恰當地為標志設計所用,使現代標志設計擁有更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結合傳統的標志設計的基本要求和微時代的時代特征基礎之上,把時代特征對它的制約轉換成為新穎、獨特的契機,以豐富的知識積淀、發散的創新思維、巧妙的構思順應制約,注重設計元素的創新運用,符合微時代的時代特征要求和大眾審美潮流,關注多種學科的交叉、智慧與知識的交匯、主體與受眾的互動。只有這樣才能站在時代的前沿,甚至站在高于時代發展的角度進行設計,使標志得到相對持久的延續和發展,完美地體現標志所要表達的視覺含義,使其成為一個區別于其他符號的獨立生命,充分展現設計的美學意義和價值意義。
綜上所述,微時代的選擇權更加多樣,更加自主。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產和傳播方式也日新月異的時代,要想在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新興多媒體的微時代下設計具有時代特色的標志圖案,我們首先要把握微時代的時代特征,突出微時代的時代主體,使標志能夠更好地在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微時代下達到良好的設計效果。在設計元素的運用上,不僅僅要關注傳統的標志設計原則,更應該在設計實踐中的綜合利用知識銳意創新。同時,關注各種目標人群的文化認知差異,巧妙地利用有限的設計空間,創作出風格獨特并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現代標志圖案。
(作者單位:東莞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