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寶勇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民營企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給社會發展提供了很大幫助和貢獻。新形勢下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建立和發展就顯得十分重要,不斷研究和分析黨建工作的運行方式,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力量和作用,利用先進黨員的作用以及提高企業黨建的力度都是民營企業新形勢下發展的重要問題,同時也是基層黨務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合理的選擇黨建工作的路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企業的發展和進步。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勢下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新形勢 民營企業 黨建工作 路徑選擇
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想要全面發展以及鞏固具有一定先進性的活動,應該大力建設黨建工作。隨著新社會組織和新經濟組織新形勢的發展,成為建設黨建工作的新領域,也是比較薄弱的部分。隨著改革的深入,民營企業迅速發展,明顯增加了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社會效益,民營企業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市場經濟的主導力量,充分分析黨建工作路徑,可以有效的提高民營企業的發展水平。
一、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可以合理維護相關從業人員的權益,保證經濟可以健康的發展。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就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保證員工與老板可以和諧發展,是黨建的主要工作。在建設黨建工作的過程中,需要老板充分了解企業想要發展是與員工密切相關的問題,民營企業發展的主體就是員工,也是新形勢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保護員工的權益和尊重員工人格是企業發展生存的法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載體[1]。
第二,不斷提高建設黨建工作的力度,保證黨組織具有一定先進性。在進行先進性教育的時候,首先解決黨組織在建設中存在的與之不符合的問題。從當前形勢分析,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存在難組建、難開展以及難發揮的問題,對于企業健康發展形成阻礙,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民營企業的發展,想要合理的解決上述問題,就需要不斷提高黨建工作[2]。
二、新形勢下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路徑選擇
黨的十六大提出需要始終堅持開拓創新、與時俱進、順應客觀發展形勢的需要,第一次明確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設黨組織問題的規定并且適時地歸納到黨章中,明確規定非公有制經濟中黨組織的職責、作用以及任務,明確非公有制中黨組織的指導方針,不斷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凝聚企業所有人員以此來合理維護各種權益,保證企業能夠健康的發展,并且從理論方面合理地確定了非公有制企業建設黨組織的定位和目的,對于企業發展具有一定指導性作用。在目前發展的新形勢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路徑選擇:
第一,拓展路徑一。創建新的黨建工作的管理模式,不斷豐富建設黨建工作的主要載體。大部分民營企業存在虛化黨建工作的基本原因就是具有十分嚴重的形式化黨建工作活動,不能合理的激發相關企業黨組織成員的積極性和熱情。充分分析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目前的繁忙狀態,需要適當的創新黨建工作的模式。針對具有比較少的黨員人數的私營企業,可以聯合相關企業共同建立一個黨支部,并且在眾多企業黨支部前提下形成黨總支。此外,不斷創新黨建工作的載體方式,把傳統的三會一課變為新三會一課,黨會課不僅可以培訓政治理論,也可以不斷促進人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利用黨課合理的培訓相關人員的交流和職業技能。黨建活動具有多種多樣的娛樂活動、技能競賽等方式,利用業余活動來豐富員工的生活。民營企業建設的黨組織工作主要內容就是建設企業文化,建立具有良好企業文化的氛圍,通過不斷建設企業黨建活動和文化建設,為企業合理樹立良好的員工意識,讓每一個工作人員都參與到企業建設中來,不斷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3]。
第二,拓展路徑二。提高指導工會的力度,盡可能維護企業員工的相關權益。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是十分重視黨建工作最基本原因實際上就是企業大部分員工認為建設企業黨建工作和自己沒有多大關系,在侵犯自身合法利益的時候,企業黨組織不能實際的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支持。不斷提高員工認識黨建工作的力度,需要以員工基本權益為發展和維護的出發點。隨著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擁有更多法律來保證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但是企業員工在維護自身權益的時候,還是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民營企業在建設黨組織的時候,需要提高指導工會的力度,保證能夠給予一定支持和保障,通過企業工會來合理來維護員工的權益,黨建工作可以適當的作為維護員工合法權益的基本保障。企業對員工的硬性保護和關懷就是法律,然而企業黨組織的建設就是對員工合理的進行軟關懷,例如在員工生日的時候,送上一定生日祝福等,讓員工切實感受到企業的溫暖,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4]。
第三,拓展路徑三。確定黨組織的主體地位,不斷培養黨務工作人員。黨建工作屬于系統性工作,需要具有相關經驗的人員來進行組織,企業需要為黨建工作人員提供活動場地和資金,增加相關責任人在企業中的信任度和地位,完全發揮黨組織的作用,大力發展民主,提高公開廠務,保證企業員工的監督權、知情權、選擇權以及建議權等,促使企業員工都有可能參與到管理和經營中,定期培訓黨員技能以及先進性教育,保證黨員能夠起到一定的模范作用。從具有一定豐富經驗的黨員中選擇出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不斷提高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熱情,促使企業員工可以共享企業的發展成果,從而促使企業能夠科學規范的進行發展[5]。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加入世貿組織,不斷提高民營企業在社會中的地位,成為接納最多就業人口的組織以及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保證和前提。站在新的起點,面對新的形勢,黨的十八大對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層黨務工作者要立足實際,著眼于鞏固黨的基層基礎,著力于擴大黨在非公企業中的組織、工作和凝聚力“三覆蓋”,努力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參考文獻:
[1]白萬義.淺議新形勢下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路徑選擇[J].法制與經濟(下旬刊),2012(6):129-130.
[2]凌志存.新形勢下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7(11):240-241.
[3]朱志.黨的建設是民企發展的助動器——淺談民營企業黨建工作[J].經濟師,2010(7):284-284.
[4]付永輝.淺探新形勢下改制企業的黨建工作[J].東方企業文化,2012(17):97.
[5]林煥群.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民營企業黨的建設工作[J].科技信息,2010(5):762,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