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友
摘要:本文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實際走訪調查的方式,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對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提出幾點思考。首先,對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意義進行闡述;接著,明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原則;最后,提出幾點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建議。力求凸顯時代特色,促進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與進步,為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略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思考;策略
一、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之意義
一般說來,群眾文化是指由群眾自發形成,精神文化生活的滿足為追求,主要內容為文藝娛樂的一種需求及表現。在當今社會,群眾文化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方面,群眾文化滿足了群眾自身需求,另一方面,群眾文化在宣傳社會主義價值觀、構建和諧社會等工作中也有著重要作用。對其意義概述如下:
(一)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在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因此,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首要意義就是滿足了人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要達到此要求,需要使人民群眾的文化活動與精神文化需求相適應。例如,應當逐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層次,尤其是在一些較為偏遠、經濟不發達的農村。
(二)提升人民群眾道德品質
積極開展健康積極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需求,而且還能夠使人民群眾與更多新型文化、理念、思想進行接觸。并且,通過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傳播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在進行積極健康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摒棄某些庸俗消極的思想,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思想道德品質。
(三)對建設和諧社會有著重要意義
和諧社會的構建,離不開人民群眾,而基層文化活動對于群眾來說又具有十分總要的意義和作用。如果沒有了基層群眾文化,廣大人民群眾將缺少精神上的糧食,缺少信仰和追求。除此之外,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過程中,能夠很好的宣傳黨的思想文化、政治主張,進一步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之原則
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是當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人民群眾而言,在其工作、學習之余,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達到自我參與、自我娛樂的目的。并且,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不同于其他群眾文化工作,因其對象為基層群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特殊性。因此,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時應當堅持以下幾點原則:
(一)基層性
基層性是其區別與其他群眾文化工作最突出的特點,也是開展工作的最基本原則。眾所周知,群眾文化受眾為大眾,一般基層是以學校、街道、鄉村、崗位等單位的組織或機構。而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就需要在這些組織或機構中開展,因此,基層性是其首要原則。
(二)針對性
針對性主要是指,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應當以群眾的年齡、性別、愛好、文化層次、性格特征等方面為標準,針對以上各方面所存在的不同之處進行工作的安排、活動的開展,確保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能夠真正落實到群眾個人。
(三)細致性
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每一處微小的細節,對任何環節都不應懈怠,需認真貫徹每一項決議和計劃,做到讓人民群眾放心和滿意。
(四)公益性
公益性決定了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時,應當首先考慮社會效益,而不是經濟利益。例如,在制定一些文化活動時,應當將群眾喜好、參與度、文化宣傳效應等放在第一位;在建設文化場館、制定文化產業計劃時,也要先遵照文化方面的相關規定,再考慮經濟效益。
三、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之建議
在查閱相關文獻,借鑒國內外專家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如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從思想觀念入手,保持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正確方向
對于基層群眾文化開展單位而言,應當首先提升思想認識,端正工作態度。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時,首先考慮人民群眾需要怎樣的文化思想和文化形式;對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是否滿意;在參與基層群眾文化之后是否富有成效等問題。并且,把群眾需求、滿意及成效作為開展工作的出發點。例如,在舉辦社區群眾文化活動時,應當提前征詢基層群眾的意見,提供多種活動方式、方案供其選擇。在群眾做出選擇之后,讓群眾或者群眾代表參與到方案的討論及計劃當中來,以此確保群眾的滿意。并且將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是否富有成效的檢驗標準。
(二)推進改革,促進基層群眾文化隊伍的建設
一方面,需要對現有的基層群眾文化隊伍加強管理。例如,可以由文化部門和人事部門聯手,對基層群眾文化隊伍工作人員制定考核制度,嚴格控制基層文化隊伍工作人員的準入制度。并且,實行一崗一責任人的工作制度,將工作責任落實到個人。建立獎懲制度,對于工作完成到位、收效甚好的工作人員實施獎勵,對工作完成不到位、做事敷衍的工作人員進行懲罰,實施競爭上崗制度。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優秀人才,豐富基層群眾文化隊伍。有關部門可以采用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的形式,結合實際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薪酬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到基層群眾文化隊伍中來。保障新進人員的薪酬待遇得到落實,引進更多的專業人士、優秀人才。再者,應當充分發揮民間、業余團隊的作用。工作人員可以指派相關負責人,進入到社區、鄉鎮或者單位,對一些業余文藝團和民間文化隊伍進行培訓,傳授一些基本的專業知識,讓其能夠登上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大舞臺。工作人員還可以對常設社區文化志愿者機構,將社區中具有音樂、舞蹈、曲藝、攝影、書畫等各方面業余愛好或者特長的群眾集合起來,形成組織。在一些社區、鄉鎮,可能還有一些退休的專業文化人才,或者是民間藝人,這也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因此,作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應當對所負責的社區、鄉鎮等范圍內群眾文化基礎、相關專業人士等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三)緊跟時代步伐,創新基層群眾文化形式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時代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文化表達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人民群眾的思維方式、審美眼光等一系列對精神文化的訴求也更多的受到了現代化社會的影響。因此,要想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能夠受到人民群眾的接受和喜歡,就應當在文化形式方面有所創新。
四、結語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一項持續時間較長、涉及面較廣、任務較繁瑣的工作。作為一名工作人員,應當在這項工作中盡全力發揮自己的作用,出色的完成任務??梢栽诠ぷ髦胁粩嗫偨Y和探索新興的文化表現形式,把握基層群眾最后歡迎的文化工作形式,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管理,確保其內容積極向上、形式豐富多彩、管理井然有序。
【參考文獻】
[1]劉瑞平.新形勢下如何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J].群文天地,2012(05):9
[2]金亞美.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3(01):21
[3]張勇.新時期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之淺見[J].神州,2013,(12):32